古戲中的大將作戰(zhàn),每每在將敗之際會使出一絕招———回馬槍,且往往會有出奇制勝的效果。思維也是如此,殺它一個“回馬槍”,就會收到意料不到的收獲。
美洲的新墨西哥高原地區(qū),有一位靠種蘋果為生的農場主。有一年夏天,一場冰雹把他的那些即將成熟的蘋果打得通體是傷,坑坑洼洼的,十分難看,這樣的蘋果無法出售,農場主懊喪不已。
一個星期過去了,這些蘋果的傷痕漸漸愈合并成熟了,但是這些蘋果實在太難看了。農場主隨手摘下一個,心疼不已。忽然他心中閃過一個念頭,何不將錯就錯,換種辦法出售呢?他把蘋果全都采摘下來,并向商人們說:“今年的蘋果終于有了高原地區(qū)的標志———用冰雹打過的痕跡。這些蘋果不光從外表看而且從口味上都體現(xiàn)了高原蘋果的特色?!?/p>
這就是思維的“回馬槍”,當按正常的思維辦法沒有出路時,就回過身來,給思維換一個方向,或許問題就能得到解決。這樣的例子,生活中是很多的。
日本有一家企業(yè),生產(chǎn)圓珠筆,但是銷路不好。原因在于圓珠筆芯中的油墨沒有使用完,筆芯上的圓珠就壞了。這是一個致命的質量問題。廠家找了許多專家對筆芯中的圓珠質量進行攻關,設法進行改進,但是做了很多努力,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圓珠的質量還是徘徊不前。如果采用新材料,質量會大幅提高,但成本也會激升,消費者無法承受,攻關工作陷入困境。
但是這家企業(yè)的一個工人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辦法很簡單,他把筆桿截去一段。這樣,沒等“圓珠”報廢,油已用完了。這個辦法簡單得不可思議,但卻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這是典型的逆向思維,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在生活中,我們不妨也來點這樣的“回馬槍”,這看似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有時可能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