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授課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緒和反應,靈活、適當?shù)卮┎逡恍┝闼閰s生動幽默的話語,往往能調整教學節(jié)奏,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對知識的理解。尤其是以理性見長的數(shù)學課,不妨也在教學中適時地幽上一默,讓學生樂上一回,這對學生理解與掌握數(shù)學知識均有好處。最近,有幸走進幾位“數(shù)學大師”的課堂,在賞析他們教學語言藝術的同時,我也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和收獲。
幽默是一種“柔化劑”,可以消除緊張
[案例] 平均數(shù)—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
課前談話,流露真情。
師:小朋友們好!(深深地鞠躬)
(學生可能因為好奇和陌生,也可能因為等的時間稍長了些,一時沒反應過來)
師(誠摯、真情地):親愛的小朋友,你們好!(再次深深地鞠躬)
生:老師好!
師:終于睡醒了。小朋友們,我姓吳,來自北京,見你們的第一句話應該說,對不起,請原諒我。
生:沒關系!
師:這么寬宏大量!謝謝你們!今天吳老師上午從北京趕過來,因為北京的天氣大霧蒙蒙,所以飛機稍稍延遲了一會兒才起飛,到這里晚了,讓你們等這么久,真對不起,請你們原諒我!
生:好!
師:謝謝,讓我跟聽課的老師們說一句話。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非常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讓我來向各位老師作匯報。今天不管是什么原因,我遲到了,真對不起,我再說一次,原諒我吧!(深深地鞠躬)謝謝老師們,謝謝!
師:上課的鈴聲馬上就要拉響了,請你們大聲地告訴老師們,上課好,還是玩好?
生:上課好!
師:那玩好不好?
生:不好。
師:你們說的是實話嗎7(不相信地看著學生微笑)讓我說呀,玩最好。上課好不好呢?這事我們得體驗體驗,40分鐘以后再來談你們的體會,好嗎?
生:好。
[收獲]面對著這么多聽課的老師,面對著一個陌生的上課老師,學生的心里一定充滿了緊張與好奇。吳老師以幽默風趣、繪聲繪色的語言,惟妙惟肖的動作進行第一次的會面和交流,為數(shù)學課帶來了春的溫暖,讓數(shù)學課充滿了生機活力。這樣不僅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還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令聽者強烈地感受到大師高尚的人格魅力。這對學生來說,更是一種平等對待的態(tài)度。
幽默是一種“強化劑”,可以亢奮思維
[案例] 24時記時法——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黃愛華
對比教學,深化認識。
1認識和比較兩種計時法。
8:50
16:40
19:00
上午8:50 下午4:40 晚上7:D0
2.討論和命名兩種記時法。
師:我們現(xiàn)在找到了兩種記時法的不同之處,讓我們給它們取個名字好嗎?
生1:我給上面的一行取了個名字叫數(shù)字計時法,下面的叫漢字計時法。
師:可以啊,可是下面一行好象有文字也有數(shù)字啊!再想想,怎樣稱呼它們才能更準確一些。
生2:我給它們起了一個名字,上面的叫它懶人計時法,下面的叫它聰明人計時法。(學生自己都說得笑了起來,聽課的老師們也都笑了)
師(很驚訝地):為什么上面的叫它懶人計時法?下面的叫它聰明人計時法?
生2:因為上面的沒有寫清楚,而下面的上午、下午、晚上寫得很清楚!
師:啊。就因為沒有寫上午、下午和晚上就懶呀?
(雖然名字取的不是很準確,但卻實實在在地體現(xiàn)了兒童的語言和想法)
生3:我反對,我覺得上面一行雖然沒有寫上午、下午和晚上,可是也很清楚呀,能想出這種計時法已經很不錯了。
師:那你知道怎樣的不錯嗎?
生3:我認為上面的方法比下面的更簡潔一些,一看數(shù)字就知道是上午還是下午。
師:聽到沒有?他在夸上面的一種計時法簡潔啊,不要寫什么上午下午了。除了簡潔,它還有什么特點呢?
生4:它可以讓我們知道數(shù)學知識,還可以讓我們思考!假如現(xiàn)在到了14:00,我們就知道這一天過了14個小時;假如現(xiàn)在到了19:00,就表示這一天過了19個小時。
(看,學生多聰明,看到時間都能想到數(shù)學并進行思考了!這說明前面的談話對這個學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師:怎么辦呢?這個名字取不好,不如我們就叫它A方法和B方法吧。
生:不好!
生5:老師,我發(fā)現(xiàn)上面一行是從1至24來計時的,下面一行是從1至12來計時的。
師:是啊,可不可以在24和12上想名字呢?
生6:我們就叫它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吧。
師:可以啊!上面的我們叫它24時計時法,下面的叫它12時計時法(分別板書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這樣稱呼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收獲]教師盤活了學生的爭辯現(xiàn)象,并進行二度開發(fā),使爭辨成為教學資源,成為學生探究知識、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新起點。這樣教學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又正確引導了價值觀,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多種能力,非常有效地落實了新課程的先進理念。你們看,孩子們的爭辯還蠻有大學生辯論的味道呢!經過黃愛華老師別具匠心的創(chuàng)設,課堂變得妙趣橫生,真讓人佩服至極。
幽默是一種“催化劑”,可以化解矛盾
[案例]長方體的認識——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劉德武
認識相對、相交的位置關系。
師:請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向前來與我們共同上課的老師表示歡迎。(學生鼓掌)
(研究鼓掌動作)
師:鼓掌動作看似簡單,人人都會,但要認真研究起來還真有學問呢!比如這樣鼓掌行嗎?
(教師只用一只手在胸前煽來煽去,學生竊笑)
生:不行,要用兩只手才行。
師:兩只手就一定能行嗎?(教師用兩只手前后交錯地在胸前煽來煽去,生大笑)
生:不是這樣的。(有好多同學做出鼓掌動作)
師:哦,原來鼓掌時,兩只手的位置應該做到掌心相對。(板書:相對)
(隨后教師通過手勢使學生認識上下相對、左右相對和前后相對的位置關系)
師:我們再繼續(xù)研究鼓掌動作,你們看這樣行嗎?(教師用兩只手在胸前不斷地做十指交叉的動作)
生:不行,這叫交叉。
師:兩只手互相交叉,我們可以稱之為相交。(板書:相交)
師(小結):相對和相交是兩個物體間,或物體中某些部分間的兩種十分重要的位置關系。這兩種關系在研究鼓掌的動作中有,在我們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中也有。今天。我們要在學習長方體的過程中進一步研究“相對”與“相交”的位置關系。
[收獲]教師語言、動作的幽默應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學生在笑聲中領悟其中所蘊涵的豐富知識。劉老師在夸張的動作中加入了幽默“夾心”的數(shù)學知識,通過情趣盎然的表述、精辟入理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處的點撥,把學生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開啟心智,這同教師反復叮嚀或進行反復練習相比,學生記得更輕松、更有效。
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數(shù)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可以使教師的講課變得生動、詼諧、睿智,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這些大師之所以能非常出色地貫徹新課程理念而又揮默如金,絕非一日之功,這是一種極高的教育藝術境界,是集多種素養(yǎng)于一身的結果。相信只要我們勤奮學習、積極探索、反復實踐,揮動幽默這支“神筆”,也一定會把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點綴得活靈活現(xiàn),神采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