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霜,是曬制柿餅時隨著果肉水分的蒸發(fā)而滲出的糖分的凝結(jié)物,主要成分是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柿霜為淡黃或白色粉狀物,細膩,味甘,性涼,入心、經(jīng)肺。功擅清熱、潤燥、化痰,李時珍稱其“乃柿中精液,入肺病上焦藥尤佳。”柿霜對肺熱痰咳、喉痛咽干、口舌生瘡、吐血、咯血、痔瘡出血等癥均有顯著療效。對老年人尤為適宜,久食還可消除面斑。本文提供數(shù)則柿霜藥膳,供讀者參考。
珠玉二寶粥
原料:生山藥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霜餅24克。
制法:將柿霜餅切碎,生山藥、生薏苡仁搗碎。將山藥、薏苡仁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文火熬煮至熟。將柿霜餅倒入山藥、薏苡仁粥鍋內(nèi),拌勻,文火繼續(xù)熬至熟爛即成。如用純白柿霜,止咳效果更強。將柿霜加入已煮好的粥內(nèi),即可服食。每日1~2次,每次1小碗。
功效:清補脾肺,甘潤益陰。適用于脾肺氣陰虧損、午后低熱、骨蒸盜汗、咳嗽等。
杏仁果凍止咳方
原料:(1)杏仁25克,枇杷葉10克,川貝母10克,柿霜15克,紅棗5粒去核。(2)瓊脂1/4條,鮮奶1/2杯,冰糖3大匙,杏仁露1大匙。
制法:
1.將原料(1)中除柿霜外的各項原料置鍋內(nèi),加水2杯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后,加入柿霜拌勻、備用。
2.將瓊脂剪碎,加入4杯水和上述藥汁,把它煮至溶化,再加冰糖,融化后過濾。往汁液中加入鮮奶和杏仁露,拌勻,倒入小布丁杯中,待涼后使其凝固,倒在盤上即可食用。亦可放入冰箱冷藏。
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適合感冒后期咳嗽不愈時食用。
柿霜粥
原料:柿霜1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將粳米加水煮粥,臨熟加入柿霜,攪勻即可。每天1~2次。
功效:可治小兒肺熱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瘡。但脾胃虛寒、痰濕內(nèi)盛的小兒忌食,風寒咳嗽慎食。
蘆根洋參柿霜粥
原料:鮮蘆根100克,西洋參10克,粳米50克,柿霜30克。
制法:將鮮蘆根切成細段,加清水適量煎半小時,去渣,取汁備用。將西洋參切細片,粳米洗凈;用蘆根水煮西洋參、粳米成膠粘稀粥,溶入柿霜。隨意飲用。
功效:清胃止嘔,益氣祛痰。
清咽茶
原料:干柿霜餅10~15克(勿洗)、羅漢果10克(1枚)、胖大海1枚。
制法:將柿霜餅放入小茶杯內(nèi)蓋緊,隔水蒸15分鐘后切片備用。羅漢果洗凈搗爛,與胖大海、柿霜餅同放入陶瓷茶杯,沸水沖入,蓋5分鐘后飲用或含服。
功效:清咽茶味甘甜微苦,滋潤爽口,有清咽止痛、止咳消腫之效。適用于咽喉炎、喉痛喑啞、咳嗽、便秘等癥。
木耳柿霜茶
原料:黑木耳26克,柿霜餅30克。
制法:將黑木耳、柿霜餅以清水浸泡半小時,再加水適量,煎沸后泡悶15分鐘,取汁代茶頻服,1日內(nèi)服完(木耳、柿霜亦可食之)。可連服10~15日。
功效:滋養(yǎng)益胃,和血養(yǎng)營。主治痔瘡出血、大便干結(jié)。
冬瓜柿霜湯
原料:冬瓜200克,柿霜10克,白糖20克。
制法:水煎冬瓜,取其湯液化開柿霜、白糖,1次服用。每日1~2次。
功效:適用于白內(nèi)障、夜盲。
白果梨柿膏
原料:白果汁50克,淮藥汁120克,秋梨汁120克,柿霜餅120克,鮮藕汁120克,生核桃仁120克,甘蔗汁120克,蜂蜜120克。
制法:先將需取汁的各藥取足量汁水,再將柿霜餅搗如膏,生核桃仁搗如泥。將蜂蜜溶化稀釋,與柿霜餅膏、核桃泥、淮藥汁一起攪勻,微微加熱,融合后,離火稍涼,趁溫(勿過熱),將其余四汁加入,用力攪勻,用瓷罐收貯。每日3~4次,每次2茶匙。
功效:清虛熱,止咳止血。適用于肺結(jié)核低熱、咳喘、咯血、喑啞、口渴、咽干等癥。(請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