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又稱陳皮,是一味中藥。其性溫,味辛,有理氣化痰、除燥祛濕的功效。橘皮入饌,不僅可以增加食欲,還能祛除胸腹脹滿、惡心嘔吐、咳嗽痰多等癥狀。下面幾種做法不妨一試。
橘皮粥熬大米粥時(shí),在燒滾前,放入幾小塊干凈的橘皮。煮熟食之,不僅芳香可口,生津開胃,對(duì)胸腹脹滿或咳嗽痰多者,也能起到食療作用。
橘皮湯做肉湯或排骨湯時(shí),放幾塊橘皮,不僅湯味鮮美,而且還有一股淡淡的橘子香,可消除油膩。
橘皮茶把清洗干凈的橘皮切成絲、丁或塊,用時(shí)可以單獨(dú)用開水沖泡,也可以和茶水一起飲,不僅味道清香,而且有開胃、理氣、提神的功效。
橘皮菜吃過橘子后,把新鮮的橘皮收集起來,清洗干凈,在清水中浸泡2天,然后切成細(xì)絲,再用白糖腌至入味,就成了可口的下酒菜,不僅吃起來甜香爽口,而且還有解酒的作用。
橘皮餡把新鮮的橘皮除去蒂,用清水洗凈,瀝干后切成小丁,放入蜂蜜或白糖浸腌入味,可做糖包、湯圓等甜點(diǎn)面食的餡料,吃起來清爽香甜。
五香橘皮把干凈的橘皮在清水中浸泡一晝夜,除去蒂、頭后放在開水鍋里煮30~40分鐘,然后瀝干水分,再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按500克濕橘皮加20克食鹽的比例在鍋中煮30分鐘,撈出后,趁濕撒上一層甘草粉,每500可用甘草粉15克左右,曬干后即為甜、香、酸、咸并略帶苦味的五香橘皮了。
橘皮果醬橘皮做果醬,干鮮均可。先將橘皮用水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后數(shù)分鐘,將水倒出,另加新水再煮沸數(shù)分鐘,如此進(jìn)行3~4次,直到橘皮水苦味不太重時(shí)為止。然后將橘皮擠干,剁成碎末,重新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紅糖或白糖,并加水少許,煮沸后用文火熬成稠糊狀,就成了可以佐餐食用的橘皮果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