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駕車隱患隨,
加餐食物隨身備。
飽食宜稍息片刻,
定時定量成規(guī)律。
睡眠充足精神爽,
營養(yǎng)調(diào)節(jié)情緒佳。
飲食多樣有選擇,
食品安全第一位。
城市馬路上的車越來越多,而安全問題也越來越令人擔憂。司機們都知道,避免交通事故要有合適的天氣、良好的車況和嫻熟的技術(shù),而最為關(guān)鍵的身體狀況卻往往被人們忽視。調(diào)查表明,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士司機都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其中心血管疾病、胃腸疾病及頸椎病等職業(yè)病的高發(fā)病率令人咋舌,而這些疾病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長期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造成的。因此,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重視科學飲食,在行車時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對司機們來說是勢在必行。
小劉是一名的士司機,每天早晨不到6點鐘就要上路,由于起得早,感覺沒胃口,經(jīng)常不吃早餐,往往不到10點鐘,就感到頭暈心慌,渾身沒勁,甚至一次過路口時因剎車不及時,險些釀成一起交通事故。小劉的種種表現(xiàn)正是低血糖的發(fā)生癥狀。清晨空腹上路的司機,經(jīng)過一夜睡眠,大約十幾個小時沒有進餐,腸胃空虛,體內(nèi)血糖濃度下降,而腦細胞沒有血糖供應,思維活動就受到抑制,人的定向力和識別能力減弱,會出現(xiàn)心神不定、反應遲鈍、精神恍惚、頭昏眼花、疲勞倦怠等癥狀。在這種情況下行車,司機往往會因應變能力差、判斷和操作失誤而導致事故的發(fā)生。因此,空腹時應避免出車,一頓營養(yǎng)豐富、熱量充足的早餐是絕不可省略的。其它時間途中饑餓時,應及時停車進食或吃些餅干等甜食,稍事休息,待體力恢復后再行車。
與小劉不同,長途汽車司機老王每天早餐都要吃很多東西,包括油餅、油條或煎餅,外加一份加蛋餛飩,把胃口填得滿滿的才開車上路。用老王的話說:下一頓還不知啥時吃咧!老王的做法可能是很多司機的典型代表,一餐吃飽,一跑到底,以便能爭取更多的時間拉生意,三餐不定時,也無定量,什么時候餓得不行了,再大吃一頓補回來,并且偏好于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孰不知這種過饑過飽、暴食暴飲的做法對身體的危害極大,長此以往,將增加患各種胃腸疾病及高血脂、糖尿病、膽結(jié)石等疾病的幾率。因此,司機應盡量定時定量進餐,同時避免高油脂膳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食品為主,除主食的米飯面食外,可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蛋類、瘦肉、魚蝦及適量豬肝、花生、核桃等,以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此外,飽餐后較多血液供給腸胃以消化食物,大腦及四肢的血液供應相應減少,人往往會覺得困倦、四肢乏力,并且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此時出車同樣增加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幾率,長期下去還易患胃下垂、消化不良等腸胃疾病。因此,飯后不要急于馬上出車,給自己20~30分鐘的休息時間,或利用這個時間檢查一下車輛。
當然,除了要保證足夠能量攝入,科學地選擇膳食還是增強體質(zhì)、調(diào)節(jié)情緒的好幫手。如選食蔬果、豆制品、乳制品、海藻類等堿性食物可解除精神疲勞;盡可能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獼猴桃、鮮棗、番茄等可平衡心理壓力;多吃牛奶、奶酪、蝦皮、芝麻等高鈣食物具有安定情緒的效果;補充肝臟、胡蘿卜、紅薯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則對保護視力大有益處。
另外,不要因為圖方便或省錢而隨便在路邊小攤兒湊合一頓。的士司機郭師傅就曾經(jīng)有過因在路邊攤兒吃肉串涼菜而腹痛腹瀉3天的慘痛教訓,不僅損害了健康,而且因為在家養(yǎng)病誤了好幾天的生意,真是得不償失。就餐時應盡量選一些衛(wèi)生條件好的餐館,或可提前預備一些不易變質(zhì)的食物,如餅干、洗凈的番茄、黃瓜、蘋果等,以備不時之需。
除合理飲食外,司機們還應注意平時要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定期體檢,防治頸椎病、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常見職業(yè)病的發(fā)生。總之,要想開好車,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飲食多樣化,是攝取全面營養(yǎng)素的基礎(chǔ);進食規(guī)律,注意飲食衛(wèi)生,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是充沛精力和良好狀態(tài)的前提。為自己的身體加油,才是行車安全最有力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