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搏擊》上尤志心先生談了一些有關一代武林宗師孫祿堂先生的往事,恰好筆者手中亦收集有一些此類的資料,愿就尤先生所談補充一下。
尤先生在文章中提到“孫知內家拳首推太極拳,故又想學太極拳。當時在京的太極名家要推楊露禪了,于是他拜會了楊,講好以自己的形意拳與他的太極拳交換,約好第二天晨于某廟前相會,但該日楊并未如約,孫于是知道楊并不愿意,只得作罷”。此段文字中“楊露禪”為楊澄甫之誤。關于此段往事,平江不肖生在所著《俠義英雄傳》中,顧留馨在《太極拳研究》之《郝為真?zhèn)鳌分芯刑峒?,時為清末民初,楊露禪早已不在人世,楊之孫澄甫以太極享譽京城。孫祿堂與楊澄甫、張秀林三人義結金蘭,欲在前人形意八卦合一的基礎上合太極通臂為一家,然由于此段往事及孫祿堂當眾技挫張秀林,使張蒙羞,負氣出關,以致孫祿堂四門合一的夢想破滅。至于孫祿堂后來從郝為真學太極拳后創(chuàng)形意拳、八卦、太極合一,則是后話了。另外,張秀林亦曾被小自己34歲的孫存周打倒,堪為武林佳話,至今仍為一些孫氏門人津津樂道。
另外,尤先生在文中提到的孫祿堂在上海遭人打傷一事,上海太極拳家葉大密先生(1888—1973)亦多次對門人談及此事。葉先生師承于田兆麟、楊澄甫,又曾求教于孫祿堂,與孫之次子存周義結金蘭,并創(chuàng)辦“武當太極拳社”。據葉先生生前向門人口述,孫祿堂和一些弟子、朋友在上海大新公司游玩,時游人眾多,當孫祿堂擠在人群中正準備上電梯時,突覺腰上的穴位被人點中。由于公眾場所,人山人海,所以無從尋找真正的兇手(事后據說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所做)。當時孫祿堂知道不妙,立刻趕回家中打坐行功,并請精于推拿的葉大密先生幫忙治療。經過推拿導引后吐出來一些似豆腐腦一樣的東西,不知是什么。由于治療及時,總不致于當時送命。即使這樣,孫祿堂向自己的不少弟子學生說自己大約能再活兩年,結果事實證明其果然于兩年后去世(以上葉先生的口述據其弟子曹樹偉先生于1983年1月16日香港《明報》上發(fā)表的《太極拳的奧秘》一文)。
葉大密先生的口述與陳健候先生的口述盡管在時間、地點上有所不同,但基本事實還是一致的。筆者復述此事,并不是提倡這類蓄意報復,不擇手段的做法,然事出必然有因的,試想孫祿堂如果武德高尚,不去踢同行的場子,不搶同行的飯碗,別人還會不會暗算他?反觀武林界,為了名利,江湖大師大打出手,明著打不過,便玩暗的。著名的八極拳大師李書文便是因為打死了人,被仇家一包老鼠藥送上了不歸路。至于其它,可謂比比皆是。舊中國的這類不正常的現(xiàn)象之所以屢屢發(fā)生,是因為法制不健全。對于今天的武人,如果自感功夫高深,不妨去拳擊、摔跤、散打等合法的擂臺上去驗證一下,千萬不敢再去私下和人打斗。在擂臺將對手打死打傷可以不負法律責任,而私下的打斗弄不好會使自己和他人身陷牢籠。
回顧前人的舊事,將有助于今人正確理解武術的境界。前幾年有人為了神化孫祿堂,妄言孫先生“武技已臻至空,至虛之化境,能有不聞不見之知覺,雖驟臨不測,亦能從容應變,感而遂通”,又說:“孫祿堂所表現(xiàn)出的許多奇跡異能已遠遠超出了武術技擊的形式,達至通過自身生物場的超距(非身體接觸)感應而使他人無法近身的境地。故被當時武林界視為一個半人半神的異人”。孫先生的遭人暗算使此類謠言不攻自破。
攻防之道,有心打無心,有意打無意,古今往來,不知有多少習武之人在不及提防的狀態(tài)下被對手打傷打殘甚至打死,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遭受過意外傷害,對于這些目所能及的現(xiàn)實,就是有些人視而不見,大肆向世人宣傳一些沒肝沒肺的神功,為了錢,神功大師可以不要臉,為了錢,神功大師什么都不顧了…… (責編: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