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蝎酒
配方:白附子20克,白姜蠶20克,全蝎20克(去毒,并生用)。
制法:將上三味藥研粉末,每次取3克,以熱酒一杯調(diào)服,不拘時間。
功效:治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風冷失音。
來源:《中藥大辭典》。
二、金蟬脫殼酒
配方:土茯苓150克,大蛤蟆1個(去內(nèi)臟),醇酒2~3千克。
制法:將上藥同入甕罐中,器口嚴封,重湯煮40分鐘左右,有香氣溢出時就取出,去渣備用。
功效:主治楊梅瘡結(jié)毒,全身筋骨疼痛,消瘡癰、解毒。
用法:預先炮制,次日酒涼,飲之,以喝醉為度,無論夏天或冬天,蓋被取暖待出汗水有甚效。余酒,次日隨量飲之,酒盡瘡愈。(切切注意,忌房事)。
來源:《中國醫(yī)學大辭典》。
三、無花粉酒
配方:無花粉18克。
制法:將上一味藥入黃酒一碗,約浸泡6個小時后,以慢文火煎滾即取下,夜間露一夜。
功效:主治偏疝疼痛。
用法:次晨用低凳坐定,兩手按膝,將酒全部飲肚,慢慢見愈效。如果未見效,再接著服一服。
來源:《本草綱目》。
四、獨活酒
配方:獨活18克,杜仲36克,當歸55克(切焙),川芎55克,熟地55克(焙),丹參36克。
制法:將以上6味藥細銼,用好黃酒4千克,入干凈壺(瓶)內(nèi)浸泡,密封5~7天,待澄清取酒汁液即得。
用法:溫飲,不拒時間,隨量飲之。
來源:《盛濟總錄》。
五、豆淋酒
配方:黑豆300克(文火炒焦),黃酒1千克。
制法:將炒焦的黑豆研細末,趁熱以酒淋之。
功效:破血、祛風、益腎,能治男人中風口歪,陰毒肚痛和小便尿血癥;婦女產(chǎn)后一切中風諸病。
用法:去豆飲酒,隨意服之,不拒時間。
來源:《本草綱目》。
六、華佗屠蘇酒
配方:赤木桂心23克,防風30克,菝葜15克,蜀椒17克,桔梗17克,大黃17克,制鳥頭8克,赤豆14粒。
制法:上8味藥研細末,以棉麻白袋裝入,放進砂鍋,投米酒1千克許,煎數(shù)沸,去渣收貯備用。
功效:辟疫癘一切不正之氣。
用法:農(nóng)歷正月間起開始服,每天晨起洗漱后,溫飲一杯。
來源:《本草鋼目》。
七、靈芝酒
配方:靈芝30克(中藥店有售)。
制法:將靈芝切碎,入瓶中,加入黃酒或白酒500毫升,密封瓶口,浸泡5~7天即可。
功效:養(yǎng)血安神,益精悅顏。能治失眠、消化不良、老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神經(jīng)衰弱等。
來源:《民間驗方》。
說明:沒有野生的,家培植的靈芝也可用。
八、天門冬酒
配方:天門冬1千克,糯米5千克。
制法:將上藥搗碎,用8千克水煮藥汁,連同藥汁將糯米煮成飯,待飯涼透后拌上酒曲適量,釀如常法,待酒熟后過濾裝瓶備用。
功效:令人無病,能補五臟,調(diào)六腑。
來源:《木草綱目》
說明:凡自己愛好泡藥酒者注意中草藥配齊后,先在一張大紙上把藥鋪開,揀去藥中含的雜質(zhì),然后快速用涼水沖淋去灰土,爽干配酒,利于干藥草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