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舉行首次戰(zhàn)略對話
8月1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佐利克率團在北京展開中美戰(zhàn)略對話。這是中美兩國1979年建交以來雙方首次舉行此類高層定期對話。中美戰(zhàn)略對話是兩國元首2004年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1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達成的共識。今年3月,在美國國務卿賴斯訪華期間,雙方確定將定期舉行戰(zhàn)略對話。8月2日,中國外交部部長李肇星會見了佐利克。進入7月份以來,中美高層接觸頻繁。繼7月10日賴斯訪華之后,美國助理國務卿希爾到北京參加朝核問題六方會談;7月26日,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訪問美國,并得到布什總統(tǒng)的接見。在軍隊方面,美國國防部接待了7月16日來訪的中國廣州軍區(qū)司令員劉鎮(zhèn)武上將……有學者指出,雙方官方密集往來表明,中美之間正在致力于建立一種全方位的溝通機制,以應付兩國不斷深化、復雜化的關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判,增強兩國關系的活力和穩(wěn)定性。
日本2005年度版防衛(wèi)白皮書:中國、朝鮮和恐怖活動是三大威脅
8月2日,日本內閣通過了2005年度版防衛(wèi)白皮書。該白皮書把中國和朝鮮視為“前門之虎”,把恐怖活動視為“后門之狼”,并表示要強力推進應對上述威脅的具體措施。在“特別關注”中國的軍事力量時,白皮書刻意渲染臺海兩岸的軍力對比,稱2006年以后,中國(大陸)將慢慢取得軍事優(yōu)勢。據臺灣媒體報道,該白皮書還煞有其事地分析兩岸軍力的優(yōu)劣:一、中國陸軍雖擁有壓倒性的兵力,但對臺灣本島的登陸攻擊能力有限;二、中國??哲姷臄盗侩m占壓倒性優(yōu)勢,但臺灣在質的方面占優(yōu)勢;三、中國擁有短程彈道飛彈,對臺具有飛彈攻擊能力。并為此指出臺灣的基本戰(zhàn)略是“有效遏阻及固守防衛(wèi)”。白皮書指出日本當前面臨的三大威脅是:海軍和空軍的力量顯著增強的中國;推進核武器和導彈開發(fā)的朝鮮;以及成為“新威脅”主體的恐怖活動。
日本如此強調中國威脅,公然挑撥兩岸對立,其意不言自明!
孔泉:日本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沒有前途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就在距離8月15日“終戰(zhàn)紀念日”到來的8月2日,日本自民黨、民主黨和公明黨等朝野黨派又聯合起草了一份“戰(zhàn)后60年國會決議案”。該草案稱,日本“由于其國家行為對在過去給亞洲及其他國家人民帶來的巨大苦難表示深深道歉,并對所有死難者再次致以真誠悼念”。但要是就此認為日本對二戰(zhàn)進行真誠與徹底的反省那就大錯特錯了!與1995年村山富市執(zhí)政時日本議會通過的一份類似草案相比,該草案刪去了“殖民統(tǒng)治”及“侵略行為”的字眼。同時又專門提到了“日本作為惟一的核武器受害國”,表示要為“建立新的國際和平秩序做出貢獻”!這種強調自己的受害而無視包括中、韓在內的周邊國家的民族感情和漠視侵略歷史的態(tài)度,實在讓人憤慨。再聯系到此前1日,日本《讀賣新聞》及《產經新聞》均刊登整版廣告,呼吁日本全體國民到靖國神社進行參拜,反對外國干涉內政。除欲發(fā)動全國參拜行動外,該廣告最大目的在于鼓動小泉首相在8月15日進行參拜。2日300多名日本議員也發(fā)表聲明,慫恿小泉首相在戰(zhàn)敗60周年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為此,我外交部發(fā)言人孔泉表示:日本應深刻反省軍國主義侵略歷史,認真汲取歷史教訓,妥善處理歷史問題。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的行為是沒有前途的。
中俄舉行首次聯合軍事演習
根據中國國防部和俄羅斯聯邦國防部2004年7月簽署的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備忘錄,中俄將于2005年8月18日至25日舉行“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事演習。演習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和中國山東半島及附近海域舉行。演習的主要目的是深化中俄互信、增進彼此友誼,加強兩國兩軍在防務安全領域的合作與協(xié)調,演練兩軍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應對危機的組織協(xié)同,提高共同應對新挑戰(zhàn)、新威脅的能力。演習不針對第三方,不涉及第三國利益。中俄雙方派出陸、海、空軍和空降兵、海軍陸戰(zhàn)隊以及保障部(分)隊近萬人參加演習。8月18日,中俄兩軍總參謀長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共同宣布演習開始。兩國已邀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上海合作組織觀察員國代表觀摩聯合演習。
“基地”實施“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略?
“基地”組織最近活動十分猖獗。在繼7月7日與21日對倫敦實行兩次恐怖襲擊,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之后,“基地”組織又于7月23日對埃及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實施三起連環(huán)爆炸,造成至少83人死亡,200多人受傷。死傷者中除埃及人外,還有來自英國、意大利、荷蘭、科威特等國的游客。一個自稱“阿卜杜拉·阿扎姆旅”的組織聲稱對這起事件負責。西方媒體認為,兩國爆炸事件均是系列爆炸,顯然經過長期策劃。并斷言:“基地”組織正在實施“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略。就在人們驚魂未定之際,卡塔爾“半島”電視臺8月4日播放“基地”組織二號人物扎瓦赫里的一段錄像。扎瓦赫里威脅說,“基地”組織將對英國倫敦發(fā)動更多的襲擊,并稱英國首相布萊爾要對此負責。他同時警告說,美國人也將面臨更多的恐怖襲擊,這些恐怖襲擊將讓美國人“忘掉越南戰(zhàn)爭留給他們的恐怖感”。目前英國警方加大了倫敦市的安全警力,在市區(qū)主要交通樞紐和政府要害部門部署了大約6000名警察。
伊朗啟核“巧找時機”,美歐盛怒:“你找死”
正當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在北京艱難進行之時,平息了一段時間的伊朗核問題又起波瀾。8月1日,伊朗高級核談判代表、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穆罕默迪宣布將于當日晚些時候對位于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鈾轉化設施實施拆封(鈾轉化是指將鈾礦轉化為六氟化鈾氣體,該氣體注入離心分離機后便可提煉出既可以用來發(fā)電、又可以用來制造核武器的濃縮鈾),并于當日致信國際原子能機構。美國白宮發(fā)言人麥克萊倫當即發(fā)出警告。他說,如果伊朗恢復鈾濃縮活動,美國將把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反對武力解決伊朗核問題的英、法、德三國也對伊此舉大為惱火。8月2日,三國外長和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索拉納共同致信伊朗,警告伊朗不要“輕舉妄動”。法國總理德維爾潘更是同美國一樣,威脅要將伊朗核問題提交安理會。伊朗也毫不口軟。伊朗外交部回應道,威脅和恐嚇手段已經過時,歐盟正確的做法是履行2004年12月與伊朗在法國巴黎達成的協(xié)議。根據協(xié)議規(guī)定,伊朗在談判期間中止一切核活動,作為回報,歐盟為伊朗提供政治、貿易和核能合作。由于歐盟始終沒能拿出令伊朗滿意的合作方案,歷時半年多的談判多次陷入僵局。伊朗認為,你歐盟“失信”于前,我伊朗“重啟核設施”于后合乎情理。8月2日,我外交部發(fā)言人孔泉表示,中方支持繼續(xù)通過外交努力,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盡早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8月3日,伊朗決定推遲重啟鈾轉化活動的時間。
愛爾蘭共和軍:放棄武裝,走向和平
7月28日,長期以暴力手段爭取愛爾蘭統(tǒng)一的愛爾蘭共和軍宣布:將下令該組織所有成員從格林尼治時間28日15時開始放棄使用武器,從今以后所有成員只通過和平的政治和民主的方式達到目的。對此,英國首相布萊爾表示歡迎,他認為聲明是“北愛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步”。他同時也希望這是北愛爾蘭建立民主政府的開始。作為回應,英國政府在8月1日宣布了從北愛削弱駐軍的計劃。但愛爾蘭共和軍的政敵、北愛爾蘭新教派政黨統(tǒng)一黨對聲明表示謹慎歡迎,認為重要的是盡快將聲明付諸行動,實施解除武裝的行動。的確,只有最終放下武器,才會有和平。愛爾蘭共和軍在北愛爾蘭進行長達30多年的武裝斗爭期間,愛爾蘭共和軍與英軍警以及新教派的沖突導致約3600人死亡。1998年,在英國、愛爾蘭和美國等國的共同努力下,北愛各方簽署和平協(xié)議并成立地方自治政府。但此后,由于愛爾蘭共和軍拒絕解除武裝,和平進程陷入僵局。
臺軍舉行年度“漢光”演習
7月27日,臺軍開始舉行年度例行的”漢光21號“演習。臺灣“國防部”軍事發(fā)言人劉志堅表示,漢光演習分成兵棋推演和實兵驗證等階段,這次操演是以海軍艦隊為主,康定、錦江、濟陽級軍艦均將出動,并以空軍兵力為輔。海軍操演項目相當完整,包括戰(zhàn)力保存、聯合港口反封鎖、聯合截擊,以及聯合防空作戰(zhàn),并同時實施水雷、深水炸彈,以及對空和對海實彈射擊。在演習開始的當天,陳水扁、呂秀蓮和謝長廷等人悉數到場,特別引人關注的是,美國國防情報局官員、日本軍事顧問以及新加坡星光指揮部人員也出現在觀禮臺。這進一步印證了媒體“美、日兩國首度聯合介入此次演習”的相關報道。有專家認為,美、日方面此舉的主要目的是推動美、日、臺實現“聯合戰(zhàn)區(qū)階層仿真系統(tǒng)”的聯機,使太平洋司令部將能同步指揮駐日美軍協(xié)助臺軍和日本自衛(wèi)隊進行戰(zhàn)區(qū)聯合“兵棋推演”和司令部指揮所演習。
陳水扁:拋出所謂“中華民國”四段論
當前,兩岸同胞正在努力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發(fā)展,并且盼望盡快實現兩岸客運和貨運包機、大陸居民赴臺旅游,促進兩岸關系朝著和平穩(wěn)定的方向發(fā)展。與此相違背的是,臺灣當局領導人再度拋出“臺獨”分裂言論——8月2日,陳水扁在“總統(tǒng)府”接見“美國福爾摩沙基金會”青年親善大使時,提出“中華民國四個不同演進階段”,聲稱要“厘清中華民國與臺灣的關系”,即:1912年中華民國在大陸成立,1949年之前,“中華民國與臺灣沒有任何關系”;1949年以后,“中華民國到臺灣”;前“總統(tǒng)”李登輝時代,“中華民國在臺灣”;2000年政黨輪替后,“中華民國是臺灣”。并再次聲稱“國家主權與臺灣前途的三段論”:“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國家主權屬于2300萬臺灣人民,臺灣前途的任何改變,只有2300萬的臺灣人民才有權決定”。對此,我國臺辦發(fā)言人強調,盡管兩岸目前尚未統(tǒng)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大陸和臺灣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家園。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全中國13億人民共同決定。我們將一如既往,繼續(xù)和廣大臺灣同胞一道,堅決反對任何“臺獨”分裂活動,積極推進兩岸關系朝著和平穩(wěn)定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