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法棠書記的辦公室大而簡樸。座椅左側的矮桌上,5部電話整齊地排列著,其中一部連通中南海的“紅機子”顯示著這里主人的身份。
9個書架占據了整整一面墻。粗粗看去,有《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資治通鑒》、《全宋詞》、《危機處理手冊》、《人生感悟》等等,還有一本反映貪官李真最后自白的書《地獄門前》。
報架上有5份報紙: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黑龍江日報和大眾日報。
大眾日報是宋法棠家鄉(xiāng)的報紙。他說,這一方面是關心家鄉(xiāng)的動態(tài),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借鑒山東的經驗。
黑龍江省委機關的干部用“儒雅”來形容他。在接受采訪中,他喜歡使用富有文采的比喻和描述。一位干部說,“宋書記的個人修養(yǎng)好,從不隨便沖人發(fā)火。”
一位熟悉宋法棠的官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主政黑龍江的最初日子里,他的秘書瘦了4公斤,秘書長瘦了3公斤。“宋書記工作節(jié)奏太快?!边@位官員說。
黑龍江一位廳局級官員告訴我們,宋法棠上任以來,黑龍江的大小官員在春節(jié)和元旦兩節(jié)期間走動大大減少,“大家都在自己家里團聚多好,不用考慮該去向誰拜年,也不用擔心誰不請自來”。
千位曾在宋法棠身邊工作過的官員說,有些官員為了升遷,就到處托人在宋法棠面前說好話。但說得多了就會引起他的警惕,他反而會在心中對這個人打一個問號,“他最近起用了一批年輕、知識層次高的干部在地市主要領導崗位任職,被重用的都是那些不跑不要的實干型干部?!?/p>
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他身邊的人都介紹到他的家庭十分和睦?!八蛉嗽瓉硪彩钦刹浚瑸榱酥С炙崆巴诵萘?。她特別善良,書記身邊的工作人員有時陪書記忙過了飯點,就一定要留在家里吃飯?!?/p>
這些零零星星了解到的印象,一下子拉近了我們和一位黨的高級干部的距離。在整整兩個小時的對話中,他語速不快不慢,思維清晰。整個采訪中,他甚至一口水都沒有喝。
《瞭望東方周刊》:宋書記,首先謝謝你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過去都來過哈爾濱,這次在丁香花的濃郁香氣中,我們都感受到了這個城市的巨大變化。你能回憶一下當初來黑龍江時的第一印象嗎?和現在做一個對比,你覺得有哪些變化呢?
宋法棠:我到黑龍江工作是2000年1月。黑龍江給我的印象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一個是“大”:疆域面積大,企業(yè)塊頭大,產品個頭大,雪大、冰大。當時的困難也很大,四大國有煤礦基本停產,煤礦工人,林業(yè)工人發(fā)不出工資,省政府的前門后門都有上訪者堵著,馬上就面臨穩(wěn)定的問題。第二個是“多”:糧食多、土地多,糧食庫存當時670多億斤,賣不出去,壓力很大。第三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好、空氣好、糧肉蛋奶的品質好,尤其是黑龍江大米的品質好。
如果說來黑龍江這幾年感覺到的變化,“大”還是沒有變,但是困難比過去小了。經濟發(fā)展、形勢好了,煤礦工人、林業(yè)工人工資全部發(fā)下去了,還發(fā)了拖欠。生產形勢好,安全事故也少了。社會穩(wěn)定,城市面貌變化也很大,哈爾濱變得更美、更清潔了,更大氣、洋氣、秀氣了。
《瞭望東方周刊》:就是說和你剛來的時候比,頭疼事少了。
宋法棠:對,頭疼事少多了。我來的時候,經常出不去門,上訪的人把政府前門后門都堵著?,F在沒有這種情況了。開始的時候,糧食怎么能賣出去,工資能不能發(fā)下去都是問題?,F在好多了,社會比較和諧了。
《瞭望東方周刊》:我們知道你是山東人,在孔子故鄉(xiāng)曲阜讀大學。和你手下的官員談話,他們對你的評價是“儒雅”,那么你如何評價自己?你覺得在你這個位置上,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
宋法棠:我覺得最重要的四個字,勤奮,誠信。先說勤奮,既然黨給了你這個擔子,你就要竭盡全力為黨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沒有服務好,就會感到寢食不安。二是誠信。一個領導干部,一個政府,說話要算數。要么不說,說了就要兌現。當然,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是基本的東西。
《瞭望東方周刊》:有人說市場經濟實際上就是誠信經濟。我們就此談談東北人。東北人講感情、義氣,有人說是優(yōu)點,感情和義氣意味著誠信。也有人說這是缺點,感情和義氣不能代表市場規(guī)律,容易吃虧。你怎么看東北人的這種個性特點?
宋法棠:誠信肯定是一個好的品質。重感情和講義氣也不錯。但孔子說過,過猶不及。什么事情都要恰如其分。過了或者不到都不好。比如東北人講義氣,重感情,但你的承諾要慎重,哥倆好了什么事都可以拍胸脯,可到時候如果做不到就不好。我總的感覺,東北人好交往,心底都看得很清楚,但不那么細,少數人把這種豪爽任勇的性格發(fā)揮過了。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發(fā)脾氣。我認為好的方面應該發(fā)揚,不足的地方要注意克服。
《瞭望東方周刊》:那你如何評價在這種亞文化下成長起來的東北官員呢?和其他地方的官員比有什么特點呢?
宋法棠:東北的官員總的來說,絕大多數是好的。盡管最近兩年來,黑龍江出了一些案件,引起震動,但干部絕大多數都是好的。他們非常勤奮,不怕困難,勇于進取,熱情豪爽,過去不僅創(chuàng)造了物質財富,且創(chuàng)造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對困難是非常藐視的,“藍天當被地當床”、“頭上青天一頂,腳下荒原一片”,那種豪邁的氣魄和寬大的胸襟,那種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是很感人的。大慶生產的石油占全國陸上石油的46%,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這都是黑龍江的干部群眾在黑土地上創(chuàng)造的。
黑龍江曾經有過很輝煌的時候,為國家貢獻的糧食、林木和石油份額很大。現在遇到困難,干部待遇低,生活條件差,但是他們能負重工作,負重前行。從這一點來說,他們還是比較值得敬重的。
《瞭望東方周刊》:現在很多人也都在問,這么多高級官員涉及腐敗的動蕩為什么會發(fā)生在黑龍江,原因到底在哪里?
宋法棠:近幾年黑龍江省連續(xù)揭露出黨員領導干部腐敗案件,主要是少數領導干部世界觀出了問題,從組織上總結經驗教訓,一是黨風廉政建設教育不夠有力,要求不嚴,沒有做到警鐘長鳴。二是發(fā)現問題沒有及時嚴肅處理,積累起來,“小洞不補,大洞尺五”。還有一個客觀的原因,就是人文環(huán)境,剛才說到黑龍江人比較重感情,有些人開始是人情往來,后來發(fā)展到權錢交易。所以我們在總結教訓中,也提出提倡健康的禮尚文化。群眾包括官員之間不是不要禮尚往來,而是要健康的禮尚往來。我們正在全省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瞭望東方周刊》:黑龍江的官員有沒有什么特別讓你感動和著急的地方
宋法棠:黑龍江的官員最讓我感動的是奉獻精神,是相信黨和人民群眾的這種忠誠精神。特別是去年有些干部一方面在接受組織審查,一方面響應省委號召在奮力作,可以說負重工作,負重前行,不僅沒有撂挑子,工作還做得挺好。這種相信組織忠于組織的表現非常令我感動。令我著急的問題,有兩條。一是節(jié)奏慢。搶抓機遇搶不上來。二是工作粗??赡芎托愿裼嘘P系。工作標準不夠高。
我接任省委書記的第一件事,就是抓黨風廉政和干部作風這“兩風”建設。第一條就是解決用人問題。干部想進步是很正常的。關鍵是通過什么渠道、怎么樣來要求進步。我們明確提出堅持德才兼?zhèn)涞臉藴?,用肯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清正廉潔、群眾公認的干部。第二個問題就是解決廉潔從政問題。第三,作風上要求真務實,講求實效,雷厲風行。
這三個問題解決了,干部都扎扎實實做事了,我們才能發(fā)展,黑龍江才能有希望。事實證明,我們抓“兩風”抓對了?,F在大家都比著千。為什么出了“兩案”后,黑龍江的形勢還這么好啊,是因為我們的干部在做事,在實干。
《瞭望東方周刊》:能不能具體談談你喜歡提拔和鼓勵什么樣的干部?
宋法棠:前面談到了提拔干部首先要端正用人導向。干部想進步要靠工作,不能靠運作。我在大會上說,你想進步,就要干出來,我鼓勵和提拔干實事的干部。二是嚴格執(zhí)行中央選拔任用干部條例。三是我們結合黑龍江的實際制定了一些規(guī)章制度。包括醞釀、提名、考察、公選公示、競爭上崗及工作實績考評等,我們建立了整套的考核機制。我們還在探索公開、公平選拔干部的新渠道,通過獵頭公司招聘。我們委托國家人事部人才招聘公司招聘招商局副局長,計劃招兩人,結果報名 500多人,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高管人員,在跨國公司工作的人員,連外交部也有人報名。大家對黑龍江還是有信心的。
《瞭望東方周刊》:我們特別感興趣的是,你如何做到在消除官場的震蕩中保持社會和人心的穩(wěn)定,保證經濟的發(fā)展?
宋法棠:過去兩年雖然黑龍江發(fā)生了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領導干部腐敗案件,但全省政治安定,社會穩(wěn)定,經濟形勢空前的好,主要是因為我們堅決貫徹中央確定的“既要懲治腐敗又要維護社會穩(wěn)定,既要堅決打擊少數嚴重腐敗分子,又要爭取教育挽救大多數”的原則。第二,我們始終緊緊抓住發(fā)展這個第一要務,突出經濟發(fā)展這個中心。人民群眾最希望的就是發(fā)展,在反腐敗中也始終突出抓發(fā)展,就能人心凝聚,我們的事業(yè)就能前進。第三,正確把握政策,妥善處理犯錯誤的干部,做到既反腐敗,又促發(fā)展,既處理了犯錯誤的干部,又能穩(wěn)定人心。
《瞭望東方周刊》:現在這種官場震蕩是否已經停止,黑龍江是不是已經走出了田鳳山、韓桂芝、馬德等案件的陰影?現在還有沒有余震?
宋法棠:馬德等案的揭露,首先是給黑龍江干部一個很好的教育,也是黑龍江黨風廉政建設的轉折點,從長遠看,對促進黑龍江經濟發(fā)展有好處。但是案件的揭露給黑龍江干部群眾很大壓力,對外的形象也蒙上陰影。經過這一段工作,應該說黑龍江的干部基本上已經走出了這種陰影,我說基本上,但在外面,影響還要有相當一段時間才能消除。
《瞭望東方周刊》:我們剛剛聽說又有一位副省級干部被免職。這里面有什么內幕?外界傳言還比較多。
宋法棠:他應該是韓案牽涉出來的,也是經濟方面的問題。沒有更深的內幕。
《瞭望東方周刊》:馬德并不是你提拔的干部,但是馬德案后你曾向全省表示道歉,你為什么要道這個歉?
宋法棠:馬德2000年2月5日由市長改任書記,我2000年1月3日到黑龍江任省長,已是省委領導班子一員。所以我不是一點責任沒有。我2003年3月底任職省委書記后,第一件事抓“兩風”建設,重點解決用人問題,到馬德原任職的綏化市去調研,聽聽大家講如何防止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我開了幾個座談會,其中兩位在當地有影響的老同志提的意見很尖銳,說馬德和王慎義都是省委派來的干部,這兩個干部也是省委管理的,省委有什么責任,應該有個態(tài)度。我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用人失察和監(jiān)督不到位省委是有責任的。我作為省委現任的主要領導人,我應該對干部的批評有個態(tài)度,所以就代表省委做了檢討。
《瞭望東方周刊》:這是否也算是開了省委書記公開道歉的風氣之先?
宋法棠:媒體是這么說。實際上我是在內部干部會議上講的,并沒有打算讓媒體報道,但是媒體覺得這是新聞。
《瞭望東方周刊》:你這樣承擔責任的效果如何?道歉對穩(wěn)定局勢和民心有沒有作用?
宋法棠:我看效果是好的。首先,我道歉后,干部群眾對省委提出的“兩風”建設有了更多的認同。領導敢于承認錯誤,說明是要誠心改正錯誤,人們對省委的信任度高了,穩(wěn)定了人心。其次,這次道歉后,沒人再對這個問題提出批評了。黨的實事求是作風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傳統(tǒng)還是管用的。
《瞭望東方周刊》:不久前,中直機關派出94人到東北三省掛職鍛煉或調任東北三省任職。其中,有26人到黑龍江工作。在此之前,中央也下派了一些副省級官員到黑龍江重要崗位任職。你對此怎么看待?目前這,26人的工作情況如何?
宋法棠:東北的建設發(fā)展和人才的聚集是分不開的。1945年,中央派了21名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帶領二萬干部,十萬官兵到東北,那是東北的第一次人才大聚集。新中國成立初期,蘇聯援建了26個項目,十幾個在黑龍江,那時又調集全國人才到黑龍江。60年代,主震同志帶領十幾萬名官兵開發(fā)北大荒。還有大慶會戰(zhàn)。每次東北開發(fā)建設和大發(fā)展,都和人才聚集分不開。
這次中央決定派出一百名干部來東北,這是中央對東北振興的關心和支持。這次來黑龍江工作的26名干部,是中央人才支持東北振興的一部分戰(zhàn)略。這是配合東北振興的,不是外面有些人所說的東北的干部要大換血了,這和田韓案件無關。
《瞭望東方周刊》:目前他們的工作情況如何?
宋法棠:今年年初,中央向黑龍江省選派了6名同志擔任正副省級領導職務,這6名同志是中央按照能力強,作風正,形象好的標準精心挑選的,他們原來都在中央國家機關重要崗位擔任領導職務,這充分反映了中央對黑龍扛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巨大支持。此后,中央又于今年3月份給黑龍江省選派了26名地廳級、縣處級任掛職干部,從幾個月的工作情況看,這批同志政治上比較強,工作勤奮,作風深入,進入角色較快,工作比較好。
《瞭望東方周刊》:有人說黑龍江人似乎比較“黑”——在東南沿海一些地區(qū)的社區(qū)就有過不許東北人租住房屋的規(guī)定。提起東北人,有些人的感覺是:“打架很厲害,敢動刀子,敢下死手。”你怎么看這種偏見?東北人如何為自己正名?
宋法棠:首先我得說明幾點,我們黑龍江在北京干保安的比較多,不是因為黑龍江人能打打殺殺,而是因為黑龍江人個頭比較高,形象比較好。還有前幾年做保安的干得不錯,所以,黑龍江在北京的“保安”牌打得比較響,好些受獎勵的多是黑龍江人,包括社區(qū)的、企業(yè)的、飯店的保安。
對于勞務輸出,我們是有組織地派出去,就是說這邊的政府給你選、培訓,那邊也有組織,加強聯系、管理和考核。你剛才說的廣東等地曾發(fā)生過不出租房子給東北人,后來我知道他們道歉了。這是一種地域歧視,這是不對的。
另外回過頭來說,東北人確實也有他的缺點。東北人俠義、坦誠、直率、敢愛敢恨、喜形于表,這確實是東北人的特點。但少數人把這個發(fā)揮過了頭,就成了缺點。而且黑龍江地域偏遠,真正到這里的人比較少,都是通過人言相傳、媒體報道了解的。少數的、影響大的事就傳得比較廣泛,有時形成一種偏見,說東北人好打架,好動粗。
最近幾年,我們一直抓環(huán)境建設。我們從2001年開始在全省開展新世紀黑龍江人的大討論。專家,學者,群眾,干部,大家都來討論新世紀黑龍江人到底應該是什么形象。黑龍江人的優(yōu)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怎樣發(fā)揮優(yōu)點、克服缺點。討論本身就是教育。經過這個討論、教育,經過我們抓投資環(huán)境的建設,現在好多了。
最近哈爾濱舉辦國際醫(yī)療器械博覽會,15萬人齊聚哈爾濱,上上下下反響都非常好。前幾天我們到綏化走了幾個縣,許多到當地投資的企業(yè)也一致贊賞。
我想,隨著黑龍江人素質的不斷提高,黑龍江人的形象將會越來越好。隨著黑龍江對外交往的擴大和深入,黑龍江人一定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所接受、所喜歡。
《瞭望東方周刊》:有人說,在東北,正當的游戲規(guī)則常被感性取代。理性關系喪失的結果,使東北人有門不走專跳窗戶。明明通過正常途徑完全可以解決的問題,但在東北你要找人,要找關系,不找就心里沒底。這種風氣導致了對權力的崇拜,也成為滋生腐敗分子的土壤。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宋法棠:相當一部分來東北辦事的人確實是有這些想法和做法,我說這是不正確的,也是很危險的。誠然,黑龍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的時間最長、程度最深,市場機制發(fā)育相對滯后,因此權力崇拜和腐敗現象是有的。黑龍江的禮尚文化中也有不健康的成分,把人情往來、人際關系看得過重,對法律、規(guī)則重視不夠。應該說這多是過去的情況,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2003年“兩風”建設以后,尤其是田、韓案件揭露以后,我們大張旗鼓地開展了警示教育,廉潔從政,高效服務,依法辦事,努力加快發(fā)展已蔚然成風。我們還將繼續(xù)抓“兩風”建設,進一步改善發(fā)展環(huán)境,情況將會變得更好。
《瞭望東方周刊》:那你怎么看振興東北先振興東北人的說法?你覺得東北人的改變對振興東北有多大的作用?
宋法棠:非常關鍵?!罢温肪€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睘檎?,貴在用人。振興東北,關鍵在用人。用人根本在于體制創(chuàng)新和機制創(chuàng)新,這也是溫家寶總理對振興東北提出的基本要求。
《瞭望東方周刊》:你到黑龍江后做了很多實事,我們也了解到你最近又有了一個大手筆的規(guī)劃——哈大齊工業(yè)走廊。你的部下都說你工作節(jié)奏非??欤窈茱枬M,你每天這么忙,怎么還能保持這么好的工作精力呢?
宋法棠:每一個人都有潛力,關鍵看你發(fā)揮的程度,看能不能激發(fā)潛力和活力。你心里有一個奮斗目標,想盡快達到這個目標,你就有干勁。所以人的生活目標是非常重要的,精神面貌是非常重要的。越是無所事事,就越是萎靡不振。
我想,既然中央把我派到黑龍江來,就要把黑龍江的工作做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很有發(fā)展?jié)摿Φ氖。彩怯泻芏嗬щy的省。我經常和沿海、和發(fā)達省份比,一比,就比出差距來,就要努力縮小這個差距。老是感到很多工作做不完,感覺潛力沒有發(fā)揮出來。有時候,我身邊的工作人員、我愛人都說我,你不要這么拼命了。但心中想著黑龍江如何加快發(fā)展,如何使群眾盡快富裕,所以覺得有做不完的工作。
當然,保持好的精力還要有好的身體,注意身體的調節(jié)。我平常也有一些體育活動。我的愛好比較廣泛。什么都會一點,什么都不太精。打打乒乓球、籃球、羽毛球。另外散步、跑步,目的是使自己始終保持一個好的精神狀態(tài)。
《瞭望東方周刊》:我們還是想對你多一些了解。我們聽到很多官員對你的印象,說工作是你的第一愛好,是不是這樣呢?
宋法棠:是這樣的。我腦子里整天想的首先是工作,看材料、找人談話,一坐就是半天,要么就出去調研。原來我比較愛看書,但現在看書的時間很少了。有的時候也陪一陪家人,就是看電視、看新聞的時候,和家人談話的時候就很少了。
《瞭望東方周刊》:那你夫人會不會對你有意見呢?
宋法棠:有意見,但他們也理解。他們知道,在黑龍江這樣一個比較困難的省,擔當主要領導不容易。他們聽到大家對我的反響還比較好,他們也很高興,覺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瞭望東方周刊》:聽說你的家庭非常和睦,你也談到家人比較理解你,是他們主動理解呢,還是你有一些辦法讓他們理解?你的秘訣是什么?
宋法棠:就是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他們尊重我,我也很尊重他們。他們主動照顧我,我有點時間也照顧照顧他們,你比如說做家務活,有時我看到了哪個地方沒做到的,我也動動手。我拖過地,打掃過衛(wèi)生,都做過。有時候他們發(fā)點牢騷,有兩句埋怨話,我都不吭聲的。過后再給他們做點解釋。
《瞭望東方周刊》:黑龍江曾經發(fā)生過影響很大的寶馬撞人案,這主要是通過網絡傳播和產生影響的。你平時上網嗎?
宋法棠:我上網不太多。有時我需要上去看看新聞,看看網上怎么說。網絡時代,網上信息量太大,看不過來。我辦公室能上網,網上的東西應該重視。我了解新聞的渠道比較多。電視新聞,我每天必看:廣播我每天必聽,報紙也天天看。但網絡我只是瀏覽一下,報紙電視上有的新聞就過了,沒有的我看一下,作為信息來源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