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英國、日本和智利的考古學家證實了《魯濱遜漂流記》一書中的主人公原型、蘇格蘭水手亞力山大?賽爾柯克,的確一個人孤獨地在一個島上生活了4年零4個月。
一支由日本探險家高橋大介率領的探險隊,經過13年的搜尋,他們已經辨認出了這個18世紀的水手宿營、做飯和孤獨地守望的地方。關鍵性的突破是發(fā)現了賽爾柯克使用的一個航海設施上的部件。
這個現實生活中的魯濱遜漂流到的地方,是在屬于智利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中的瑪撒?蒂耶拉島,那里距離智利海岸470英里。這個海島的特殊性早就為人們所知,智利政府已把它改名為魯濱遜島,借以吸引游客和丹尼爾?笛福的小說的愛好者們。但人們一直不知道賽爾柯克到底在島上的什么地方居住,是否確有其人。
去年1月,探險隊在那里發(fā)現了使用火的痕跡、動物的骨頭以及地上鑿出來的洞,看來是賽爾柯克搭棚子用的。其中,他們發(fā)現的最有價值的確鑿證據是一個銅質碎片,并確認是17世紀的一個六分儀的指針。探險隊員考德威爾博士說:“賽爾柯克是個航海家,顯然他一直帶著自己的航海設施。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你能夠得到的最好的證據?!?/p>
亞歷山大?賽爾柯克,1676年出生于蘇格蘭東部的法夫,在受到猥褻行為的指控后一氣之下跑到了海上。他加入了擁有武裝船只的英國海盜和航海家威廉?丹皮爾的船隊,但不久他又與其中一個高層頭目鬧翻了。他懷疑他們駕駛的船只能否經受住風浪,在1704年10月,經他自己要求登上了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他相信會有其他的船只來把他接走。
他對那艘船的擔心是有根據的,不久那艘船果然沉沒了,大多數水手喪生。但他認為能夠很快被其他船只搭救的樂觀想法卻出現了偏差。直到1709年2月,一個英國船長才發(fā)現了他。
賽爾柯克在島上以野生水果、蔬菜以及一群山羊維系生存。與魯濱遜不同的是,他可沒有那樣的好運氣,有個叫星期五的當地人陪著他。他一直苦苦地掙扎在無人島上,待到獲救的時候,已經不會說英語了,盡管身體狀況良好。
考德威爾博士今年在島上度過了一個月。他說:“如果你是個遭遇了船只失事的人,那里是你該去的地方。這里全年氣候溫暖,有可以放心食用的漿果,有大量的魚和其他能夠維持生命的東西?!?/p>
賽爾柯克出生在一個鞋匠的家庭里,制革的經驗幫助他用山羊皮來做衣服。當年他剛上到島上就立刻改變了主意,徒勞地大喊著想讓船回來接他。
曾經有兩艘船來到過他待的海島,但他們是西班牙人,而他是英國的武裝船只成員,即所謂“海盜”,因此他知趣地藏了起來。
在他獲救的三年后,他與一位16歲的蘇格蘭擠奶女工結婚。其后不到一年他又回到了海上。
1721年他死于黃熱病,被葬于西非附近的海上。
[編譯自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