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在齊國貴族田氏的府上,前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笑語歡聲不斷地從高墻深院傳出,原來是田府在舉行祭祀祖先的大典。祭祀完畢后,田氏設宴招待上千個來參加大典的客人,大家盡情地開懷暢飲,有說有笑,一派歡騰熱鬧的景象。
酒宴中,有人獻上鮮魚肥鵝作為禮物,田氏看了,感慨地說:“老天爺對百姓真仁厚??!它繁殖五谷,生育魚鳥供人類吃喝享受,各位來賓,你們說說看是不是這樣?”許多客人聽了,都認為田氏說得很有道理,大家像回聲一樣點頭附和。
鮑家有個孩子,只有十二歲,也參加了這次宴會,他聽了卻不以為然。又見有那么多的客人不動腦筋,沒有自己的見解,于是忍不住站起來說:“錯啦!我看事情不像田大人說的那樣,天地萬物和人一起生存,只是種類不同罷了。種類之間實在是沒有貴賤之分,彼此完全根據(jù)智力不同和體力大小互相制約, 并沒有誰為誰而生的道理。人類選擇可以吃的東西做食物,難道真像大人所言,是老天爺特地為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嗎?那么,蚊蟲叮咬人血,虎狼貪食人肉,是否也是老天爺特地生出人來當作蚊蟲虎狼的食物呢?如果不是的話,這又該如何解釋?”
這時,田氏和許多點頭附和的客人,就像被人當頭潑了一盆涼水,無言以對。大家怎么也沒有想到鮑家的孩子,竟說得如此有條有理,叫你簡直難以相信,站在你面前的,還是一個只有十二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