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寶寶發(fā)熱、頻咳讓媽媽“揪心”,更令人頭疼的是,常用的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不管用。這多半是支原體在“作怪”了。專家提醒,寶寶發(fā)熱、劇咳經治不好的時候,需要警惕孩子可能患了肺炎支原體感染。
媽媽說:
我們家樂樂是那種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雖然爺爺奶奶在生活上照看得很周到,但他和同齡的孩子比較起來不太結實,經常感冒。最近,他又一次發(fā)熱、咳嗽,但這些都沒有引起我足夠的重視,以為不過又是很普通的感冒。意料之外的是,這次發(fā)熱后,并沒有像以前一樣很快痊愈,而伴有持續(xù)不斷的咳嗽,用了很多頭孢類的抗生素都不見好轉,而且咳嗽愈發(fā)的嚴重了,尤其是夜里,覺都睡不好。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十多天之后,我們帶樂樂到醫(yī)院做了全面檢查,醫(yī)生診斷為:肺炎支原體感染。
醫(yī)生說:
一:什么是支原體感染?
支原體是一類界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沒有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微生物。目前已知的支原體有80多種,廣泛的存在于人體、動物體內,大多數不致病。對人有致病性的支原體主要為肺炎支原體,它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其它如人型支原體、溶脲脲原體、生殖器支原體也有一定的致病性,在某些條件下可引發(fā)泌尿生殖系統感染。
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平時多為散發(fā)病例,全年均可發(fā)病,以冬季較多。約每隔3~7年發(fā)生一次地區(qū)性流行。學齡兒童患病較多,學齡前兒童包括嬰幼兒也可發(fā)生肺炎支原體感染。由脲原體引起的小兒泌尿生殖系統感染非常少見。
二: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主要癥狀
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后常常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輕重不一,有時易被誤為普通感冒。部分患兒可出現以咳嗽、咯痰為主要癥狀的氣管炎、支氣管炎征象。約有2%~5%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兒發(fā)生肺炎,此時多有發(fā)熱(高熱或低熱),伴有頻繁、劇烈的咳嗽,早期為干咳,后期可咯痰。重癥患兒可出現呼吸困難、喘憋、發(fā)紺。醫(yī)生檢查時患兒肺部濕羅音等體征常不明顯?;炑R?guī),白細胞總數正?;蚱?。要確診是否為肺炎支原體感染,要到醫(yī)院去檢測血中肺炎支原體抗體,抗體滴定度>1:40(+)是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客觀證據。大多數病例需在發(fā)病后一周左右才能出現增高,患病早期如3~5天內化驗陰性,不能除外診斷,必要時需復查。當疑似肺炎時,應該拍胸部正側位X片,可顯示肺紋理增強、增多,肺門影增大,肺野內點片狀陰影。
三: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引發(fā)哪些疾?。?/p>
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肺炎,占兒童全部肺炎病例的10%~20%,在流行期可占30%左右。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部分病例可出現肺外表現或并發(fā)癥,包括胸腔積液、中耳炎、心包炎、腦膜腦炎、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傳染性單核細胞綜合征等。
四:如何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
由于支原體無細胞壁,因此應用青霉素類或頭孢菌素類效果不佳。臨床上常選用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包括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等。疾病早期患兒發(fā)熱明顯時,最好靜脈滴入紅霉素、一般每日按30毫克/公斤體重劑量給予,熱退后可改口服紅霉素、羅紅霉素或阿奇霉素。如靜脈滴入紅霉素患兒胃腸道反應(腹痛、惡心、嘔吐、厭食等)嚴重或出現皮疹等過敏反應,也可改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滴流。阿奇霉素對組織的滲透性較強,在病變部位組織濃度高,患肺炎時最好伍用。療程(靜脈滴入加上口服藥物的總時間)一般病例為2周,患肺炎時需達3~4周,停藥過早易使病情遷延不愈。
另外可給予退熱、止咳、化痰等對癥處理。重癥病例如高熱不退、喘憋明顯、肺內水泡密集、肺部X片顯示大片影或有胸腔積液以及有其它肺外表現時,可用短程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等)治療。
五: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如何護理?
患兒發(fā)熱時應多給飲用溫開水,吃一些流食、半流食食物,體溫超過38.5℃以上時可服用布洛芬類退熱藥。劇烈咳嗽可引起患兒嘔吐或影響晚上睡眠,如為干咳無痰可選用鎮(zhèn)咳藥(常用藥有小兒聯邦止咳露、可菲等)。靜脈滴入紅霉素常對小兒胃腸道有刺激,應先進食,避免空腹用藥,必要時先服思密達可減輕癥狀。重癥患兒應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