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療技術的進步
在人類的健康、醫(yī)療、疾病預防和醫(yī)學進步方面做出貢獻的醫(yī)學技術無數。我選其中三項最矚目的DNA重組技術、成像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診斷技術為例來說明。本期先來說說DNA重組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診斷技術。
(一)DNA重組技術
目前,許多工業(yè)和研究領域都應用生物技術,為創(chuàng)造更潔靜的環(huán)境、提高疾病診斷與治療、種植更茁壯的糧食作物及生產石油能源替代品做出了貢獻。生產胰島素是生物技術應用的一個最好的例子。研究人員在人體內提取出用于生產胰島素的基因,然后把它貼附在人體消化道內的大腸桿菌的DNA上。這種細菌的細胞分裂得非常迅速,可以復制出數十億個細菌,每個細菌的DNA上都能完好無缺地攜帶著生產胰島素的人類基因復制品。就這樣,無數純凈的人類胰島素就生產出來了。這項技術生產出來的人類胰島素制劑不但質量更好、不容易引起過敏、療效更佳、治療了全世界千百萬糖尿病患者,而且完全取代了過去從動物(豬和牛)的胰腺中提取胰島素的技術。人類無需再為動物胰腺的供應不足而憂慮。人們起初擔心使用人類胰島素制劑治療糖尿病可能會有風險,但從1982年開始,這種顧慮已經得以消除。
生物技術的其他用處,如生產疫苗和藥品,在抵御傳染病的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在發(fā)展中國家,兒童期疾病每年造成高達1300萬的死亡,由于應用了新型的疫苗,療效更好,極大地降低了死亡率。生物技術的好處比其風險要大得多。
1997年,全世界杰出的科學家、醫(yī)學專家、各相關組織和工業(yè)界代表蕓集日內瓦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檢討生物技術及其與霍亂、肺結核、瘧疾和艾滋病的聯系。他們提出了公共建議,并為衛(wèi)生管理人員,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的衛(wèi)生管理人員擬定了一系列安全和倫理參考條例。
新的DNA技術為研制有效的武器、戰(zhàn)勝疾病打開了大門。DNA技術對全球的最大影響可以說是疫苗的研制生產。第一批疫苗是由DNA重組獲得的乙肝疫苗,它通過改基因酵母研制成功,已在全球廣泛應用。有了重組技術,很快就能開發(fā)出抗菌疫苗、抗寄生蟲病疫苗以及新的藥物。有了生物技術,藥物的開發(fā)過程發(fā)生了根本改變。目前,有200多種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可以用來治療許多疾病和失調,如骨質疏松、風濕性關節(jié)炎、老年癡呆癥和癌癥。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還會有更多更好的疫苗和藥品被研制出來。
(二)計算機輔助診斷
目前,大型計算機在主流醫(yī)學中的應用確實非常普遍。只需你讀完這句話的光景,計算機硬件與軟件又向前躍進了一大步。例如,三維多重模態(tài)顯示與計算機輔助診斷,是檢測和治療癌癥的兩種最新手段。
計算機輔助技術除了使醫(yī)生更清楚地觀察人體內部,還向他們解釋所見的圖像。計算機完善了放射科人員的觀察。由于有高質量的數字轉換器和快速運算系統(tǒng),計算機能在數分鐘內處理完醫(yī)學圖像。例如,檢查分析乳房X光照片是一項重復任務,需認真仔細,分毫不差;但在每千組乳房X線篩查照片中,有顯示癌癥損害的圖片往往只有五張。計算機輔助診斷能夠把放射科人員的注意力引導到可疑部位,從而防止遺漏。此外,計算機成像技術應用廣泛而普遍,正逐步取代攝影成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