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代表了未來和希望,只有那些過時的老古董才會掛牌紐約交易所
N ASDAQ(納斯達克)是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全國證券商公會自動報價系統(tǒng))的簡稱。納斯達克建立于1971年,而真正成為市場熱點實際上是近十年以來的事情。目前在納斯達克掛牌的股票有5500支以上,大致可分為工業(yè)股(3100家)、其他金融股(620家)、電腦股(560家)、銀行股(350家)、通訊股(150家)、生化股(100家)、保險股(100家)、運輸股(90家)等八大類。這八大類中有80%的公司是與高科技產(chǎn)業(yè)有相關,這也就是為什么NASDAQ指數(shù)代表了高科技的領先指標。
讓納斯達克如此與眾不同還有其他原因。首先納斯達克發(fā)達的計算機和通訊網(wǎng)絡系統(tǒng),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電子交易網(wǎng)絡。通過這個網(wǎng)絡,所有投資者都可以通過這個系統(tǒng)被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納斯達克另外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于它的柜臺交易板,因為這個交易板塊由多位市場造市人(market maker)操作,使市場為買賣隨時做好準備,即便在市場上無人提出買價時也是如此。而在像紐約和多倫多股票交易所這樣的拍賣市場中,市場造市人只能作為買賣中間人。納斯達克沒有一個集中交易大廳,除了有一個大型行情揭示屏幕外,交易信息都是通過電腦系統(tǒng)同步傳送到世界各地上萬臺的電腦終端上。電腦運行的速度,網(wǎng)絡聯(lián)系的不斷發(fā)展,使投資者能夠從四面八方迅速注入資金,也使納斯達克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了像紐約股票交易所(NYSE)這樣靠人工跑單的傳統(tǒng)交易所。
納斯達克主要由四個層次組成。其中最活躍,資本最雄厚的要屬納斯達克全國市場(Nasdaq National Marke),在這里掛牌交易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包括要求在這個板塊上市的公司要有一個獨立的董事會,要按時召開股東大會,增發(fā)新股需要股東認可,并且不能剝奪股東的選舉權。
第二個層次的公司是納斯達克小型股市場( Nasdaq SmallCap Market)。這些公司的資本沒有上一層次公司那么雄厚,并且資產(chǎn)和收益水平也相對較低。另外,這些公司的股票發(fā)行量較小,股價也比較低。這個市場層次上的投機性特別大。
另外,除去這兩個層次之外,再下面的一個層次是那些列在柜臺交易板(OTC Bulletin Board)的股票。 柜臺交易板主要為中小型企業(yè)提供有價證券交易服務,除股票外,這里還有認購權證、美國存托憑證的交易服務。柜臺交易板與一般交易中心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交易中心對于掛牌公司的財務及其他部分有所限制,而且有直接的監(jiān)控與執(zhí)行的責任與義務,而柜臺交易板則僅僅是一個報價公司,對公司的財務或其他部分并無任何規(guī)范與監(jiān)控;在納斯達克市場中有市場造市人可以控制市場的供需,但柜臺交易板的市場造市人并沒有這項權利。
粉紙交易市場(Pink Sheet),是納斯達克最底層的一級報價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市場每周對交易公司進行紙上報價。粉單交易系統(tǒng)是由美國全國報價局(NQB)所管理,其流動性比柜臺交易板更差。原因是,粉單交易系統(tǒng)不是一個自動報價系統(tǒng),而是經(jīng)紀商透過電話詢問至少三個市場造市人的報價之后,然后再與最佳報價的市場造市人成交。不過,粉單交易系統(tǒng)正準備發(fā)展一套自動股票交易系統(tǒng),來接收因為無法達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而從柜臺交易板下市的股票。
在整個納斯達克市場中,大約有500多個市場造市人。在納斯達克的主板上,活躍的造市人有11個。他們彼此之間互相競爭,爭取在市場上出具最好的買賣價格,而且這些股票的數(shù)量都是有保證的。一旦造市人收到了買賣指令,他們馬上就從他們自己所掌握的股票存貨中進行相應的買賣交易。
決定造市人買賣報價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造市人準備動用多大數(shù)目股票來回應下單的價格,這個數(shù)目又叫做市場規(guī)模。個人投資者應該知道,造市人一般傾向于選擇數(shù)目大的下單去進行交易,所以盡管你對一支股票所給出的買價高于其他人,但如果其他下單者購股數(shù)量如果多于你的話,你也買不到你想買的股票。在紐約交易所這樣的拍賣市場中則不同,不管你買賣多少股票,只要你的叫價優(yōu)于別人,你就一定能夠賣進或賣出你的股票。
這就導致了納斯達克市場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不公平交易。一般情況下,當證券經(jīng)紀公司在一樁買賣中充當中間人或代理時,他們媒合買賣雙方的交易,然后從中收取傭金。而當證券經(jīng)紀作為造市人或委托人出現(xiàn)時,他們是從自己或其他客戶的股票存貨中買賣,這時這個券商就會在你的賣價上減下一些,或在賣價上加上一點兒,以從中牟利。僅管券商被禁止既收傭金又在價錢上作加減,但是券商加價或減價幅度卻無從而知,于是很多券商利用這個機會,從中大做手腳,加碼和減碼的幅度也越來越大。這樣不僅造成成交難度加大,而且投資者也對券商的過度牟利頗有微辭。
在這樣的情況下,1996年納斯達克的監(jiān)管機構——全國證券商協(xié)會(NASD)決定出面進行干預,并在其下建立了個人投資者服務部,以保護個人投資者的權益。另外,全國證券商協(xié)會還要求造市人對外公布他們成交過程的具體細節(jié)。
從研究中顯示,紐約交易所這樣的拍賣市場中的成交價格,與客戶發(fā)出的買賣價格最為接近,成交波動幅度也最小。但是,如果比較成交的活躍程度和成交量來說,紐約交易所還遠不能與納斯達克相比。不過在市場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例如1987年股災,紐約交易所的活躍程度還是好于存在造市人的納斯達克。當時柜臺交易板的很多造市人,在市場恢復平穩(wěn)前索性就不接電話。
除了股票之外,投資者還可以在納斯達克市場上進行期權交易。納斯達克100指數(shù)反映了這個市場上各行業(yè)中成長最引人矚目公司的市場表現(xiàn),這些公司的市值至少都有5億美元,每日成交量都不少于10萬股。納斯達克100指數(shù)在1994年開始在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上市交易,1996年在芝加哥商業(yè)交易所(CME)上市。
納斯達克宣稱,由于它也有血有肉的專才在幕后提供交易支持,所以它的電子交易系統(tǒng)和紐約交易所一樣公平,并且稱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代表了未來和希望,同時也暗示只有那些過時的老古董才會掛牌紐約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