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江湖上有個獨行飛賊陸林,此人本領(lǐng)高強,穿墻越脊,如履平地,來無影去無蹤,十分了得。他盜竊成性,貪得無厭,作惡又不留痕跡,故雖作案累累,卻從未失過腳,因而博得黑道人物的稱贊,譽送他一個“雅號”,叫做“踏雪無痕”。
飛賊陸林盜竊日久,家中財富日豐,好不快活!一日,他忽然來了官癮,突發(fā)奇想,心想:“如今世上風行買官,自己有的是錢,何不買個官兒做做,過一過官癮!盜賊做官,千古奇聞,妙極妙極。如若以官掩護,再去盜竊,亦官亦賊,官賊不分,一舉兩得,又有哪個敢找自己的麻煩,豈不有趣得很!”
于是,他便向朝廷買官。當時,賣官已是公開的秘密,有錢就行。他買了一個縣太爺?shù)墓賰?,飛賊陸林便搖身一變,成了一縣的縣太爺了,好不威風!他是個盜賊,人也精明,又熟知世情,也會做人,仗著手中的錢權(quán)交替使用,又把大把的錢撒向他的上司,取得好感,受到上司的信賴,貪錢所到之處,一片贊揚之聲,更引起上司的注目,以為官場中出了一位好官。不幾年,飛盜“踏雪無痕”陸林,竟被層層保舉,從一個小小的縣令,升遷為一省的按察司長官。想那按察司乃是一省司法主事長官,本是管緝拿盜賊之事的,竟被盜賊竊據(jù),這對官場來說,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而陸林更是興奮不已,想不到自己會有今日。認為官至按察司,自己的事又保萬無一失,從此,以高官為掩護,放開手腳,無所顧忌,大做無本錢的生意,以致他上任不到一個月,就鬧得省城竊案層出,失贓數(shù)目巨大,弄得人心惶惶,草本皆兵,官府不安,逼得府縣衙門嚴飭捕快,迅速偵破,緝拿盜賊歸案,以安民心!
然而,任憑捕快們?nèi)找贡疾?,極力尋查,卻一無所獲,惹得官府惱怒。迫于民怨,捕快們屢屢受責,不得安生!一日,捕快班頭們相約聚在一起,商討如何對付飛賊之策,大家分析,從所查各處竊案情況來看,都找不到絲毫痕跡及穿鑿之處,不像是本地竊賊所作,因為他們沒有這樣高的本領(lǐng)。卻極似傳說中的飛賊“踏雪無痕”所作,若是此人,我們斷非其敵,弄不好恐怕我等的性命都難保住了!
議至此處,大家急得要死,認為就是我們拼命,可是連個人影都見不著,同誰去拼呢?忽然,有人想到鄰縣有一位老名捕,經(jīng)驗豐富,如今退休在家,不如到他那里以情哀懇,請他出來相助,或許還有辦法。商量結(jié)果,大家拿出錢來,備了厚禮,前去懇請名捕出山。
老捕快鑒于大家誠心誠意想邀,又是為民除害的好事,同時更知同行們久久不能破案的苦衷,便于既然答應(yīng)前往。眾捕快千恩萬謝不已,擁著名捕,細察數(shù)日,亦毫無形跡可追。名捕也暗自驚詫不已!亦覺倒要費些心思和手腳,便更加用心,日夜監(jiān)視觀察,不敢懈怠。一日夜間,老捕快在暗處蜇伏觀察,突然瞥見一條黑影飛掠而過,心中一驚,急起直追,追至一個巨室住宅,便見那黑影飛身而入,老捕快怕被賊人發(fā)覺,未曾跟入,便潛伏在附近屋上觀察。不多時,便見黑影從室內(nèi)挾贓飛出。老捕快看得真切,說時遲那時快,當其路過附近時,突然抬手發(fā)出一支袖箭,向那黑影射去。因黑影突然遭襲擊,毫無防備,似見射中肩頭,不覺大喜,又急起直追。那賊人卻也了得,身雖負傷,仍然忍痛狂奔,老捕快緊緊隨后追趕不啥,不覺追至按察司衙署后墻,黑影忽地不見。老捕快心中有了數(shù),未敢冒然入內(nèi),急忙歸告府縣捕快,捕快們立即回稟班頭,班頭不敢怠慢,又回稟首縣說:“盜賊蹤跡已見,并被射傷,似在臬司署內(nèi),請老爺定奪?!?/p>
首縣聞報,大吃一驚,但因沒拿到確實證據(jù),更聽說是在臬司署內(nèi),亦不敢貿(mào)然行事。一時拿不出辦法,正當縣衙諸官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聽說臬司派人到督撫行轅去請假,說是患感冒之疾,臥病不起,就是屬員稟事,亦被拒之門外。首縣大疑,哪有這等巧事,里面必有文章,遂即悄悄地向府道衙門回稟,府道也覺極為可疑,又密稟督撫。經(jīng)督撫計議之后,即著府道出面,偽稱有緊要公事,堅請到寢室面稟,以察動靜。府道立即前往,臬司不得已,只好將府道官員延請入臥室。府道入室,便見臬司以帕蒙首,察其眉間,傷痕猶在。方知盜賊即是臬司,真令人不可思議!
于是,立即命從人當場逮捕,呈請督撫派員審訊。
“踏雪無痕”陸林,見事這敗露,無可飾諱,遂一一抬認供明,自認就是江湖傳聞的“踏雪無痕”!
由于按察司竟被一名盜賊竊據(jù),實令朝廷面目無光,更難下臺。然而,作為封疆大吏的督撫不愿聲張,為了維護朝廷,更怕影響了自已的官聲,逐以他事入奏朝廷,將陸林革職。而對陸木作的一切竊案,不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