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間,王鳳洲的父親王懷與尚書唐順之同朝為官不和。手握重權(quán)的唐順之就擬一個罪名將王懷下獄誅殺。
十年后,王鳳洲考中進(jìn)士,官翰林院編修,入唐順之門下。唐順之不知他的身世,待他親如子侄。
但王鳳洲因父仇在身,表面上對唐順之恭敬至極,內(nèi)心總想為慘死的父親報仇,于是暗中買通本領(lǐng)高強(qiáng)的江洋大盜預(yù)謀刺殺唐順之。
一夜,大盜夜入唐宅,進(jìn)一空房,里面全是腌菜壇子。唐家的廚子是江南數(shù)一數(shù)二的,腌制的各種泡菜也非常好吃。賊口饞,想打開壇子嘗一嘗,于是揭開封蓋,用鼻子一嗅。不料此正是辣椒面壇子,辣氣上沖,直達(dá)鼻內(nèi),使大盜大發(fā)噴嚏,主人聞聲呼眾抓賊。大盜急忙跳墻而出,雖能飛檐走壁,但噴嚏聲不止,眾人尋聲追出十幾條巷子,幾乎被擒。眾人歸來,唐順之命人明光照屋,見墻壁穿有兩孔,盜賊的利刃繩索都丟棄在墻根。用火把照門外,拾到皮包一個,內(nèi)有金條、玉石,價值百金。眾人大笑:欲竊人物,反失己物,因嘴饞受累,賊亦可笑也!
大盜狼狽之極,找到王鳳洲說事未果,連連謝罪。王鳳洲并未氣惱,又拿出銀兩讓他幾日內(nèi)必須辦成。大盜立誓再去唐府必殺之。
是夜,唐順之坐在書房觀書未寢,梁上突然跳下一人,相貌兇猛,手持鋼刀。見唐順之就砍,唐順之跪下哀求說:“我知道今夜必死在好漢手上,這屋里有一箱元寶,好漢可以拿著,我只求讓我寫份遺囑給一家老小,算是告別家人,唐某雖死無憾也!”
大盜冷笑道:“就這一箱元寶?你身為朝中大官,恐怕還有不少值錢的東西,快速拿出來,否則我將你活剮了?!?/p>
唐順之于是又給盜賊找出一個鑲金嵌銀的珠寶匣,然后就鋪開紙,取一枝粗壯毛筆來。
在大盜打開珠寶箱觀看珠寶的時候,唐順之的毛筆頭忽然脫落,于是,他就用蠟燭火苗烘烤筆管,要把毛筆頭續(xù)上。管內(nèi)突出火箭,射中大盜咽喉。箭有劇毒,沾血立斃。
原來唐順之知道當(dāng)年誅殺太多,結(jié)怨甚深,為防不測,文房器具,都暗設(shè)機(jī)關(guān),以備不時之需。今日果然除去禍災(zāi)。
刺客已死也無法得知其幕后主使,王鳳洲又得以保全自己。
這一年冬天,唐順之問王鳳洲:“賢侄,近來所看何書?有新奇的嗎?”
王鳳洲恭恭敬敬地回答說:“市井之作《金瓶梅》,是描述潘金蓮與西門慶私通之事,非常娛目?!?/p>
唐順之問他借,王鳳洲答應(yīng)下次一定奉上。王鳳洲知道唐順之喜好淫艷之詞,故意迎合其意,又知道唐順之讀書之時,常用舌舔手指翻書,因此回到家中,將《金瓶梅》一書用毒藥浸泡晾干。唐順之得到此書,如獲至寶,手不釋卷,直看到半夜。毒液通過手指,順著唾液進(jìn)入體內(nèi)。數(shù)日之后,舌頭突然僵硬不能言語,腮腫眼青,腫到喉嚨,未及呼救,倒地而亡。
王鳳洲上奏皇帝,講明事情原由,得到皇帝恩準(zhǔn),為父親昭雪平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