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戴眼鏡,在電大教書;爸爸戴眼鏡,經(jīng)常有文章發(fā)表,所以,我從小時候起就對眼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覺得戴眼鏡的人挺有學問,挺神氣的!
終于,我也有機會戴眼鏡啦!那次,數(shù)學老師把作業(yè)題寫在黑板上讓我們抄下來,不知是老師的字寫得太淡還是太小,我揉了幾次眼睛都沒看清,再看看我身后的同學,他們抄得飛快。我想,我可能近視了。但我心里很高興,因為我終于也能像爸爸那樣戴上眼鏡了。
回到家,我把數(shù)學課上的情況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顯得神情莊重,對著我的眼睛看了好幾遍,然后埋怨道:“唉,平時不注意??!這不是近視了嗎?”我無所謂地說:“爸爸,給我配副眼鏡吧!”當時,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配眼鏡了,驗光、看視力表、選框框、挑鏡片,費了好半天時間才配好了一副金色框架的眼鏡。我小心翼翼地把這副眼鏡戴上,天啊!眼前的世界是變清楚了,可是我怎么感到頭有些暈?配眼鏡的叔叔說:“剛開始會有些不適應,習慣了就好了?!?/p>
我終于適應了戴眼鏡,可是麻煩也來了。中午到了食堂打飯,一進門,一股熱氣撲來,鏡片模糊了,沒辦法啊,只得趕緊去擦。吃飯了,剛低下頭要動筷子,眼前又是一片模糊,于是又是一番忙碌。唉!更難受的是,上活動課時,我才和同學們搶了兩個球,“啪”的一聲,眼鏡掉了,好險,幸好沒摔壞,不然又會挨爸爸媽媽的責備了。為了安全起見,我只好站在一邊看大家興高采烈地玩。想想以前我可以痛痛快快地蹦跳,而現(xiàn)在要做什么都得提心吊膽的,我開始恨起眼鏡來了!
后來的麻煩還真不少,我越來越后悔自己平時不注意保護“心靈的窗戶”了。我想:如果平時我不躺在床上看書,如果平時我看電視時離電視機遠一些,如果我平時做眼保健操認真些……那么,我就不會戴上這討厭的眼鏡了。戴眼鏡的滋味原來并不好受??!
(指導老師:楊紅)
指點迷津
動詞就是表示人物的行為、動作情況和發(fā)展變化的詞。在文章中準確而恰當?shù)厥褂脛釉~,不僅會使你筆下的人物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而且會使文章顯得特別生動。要想正確運用動詞,就需要平時多看書、多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