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和爸爸睡得正香,突然,“啪”的一聲響,我倆被驚醒了。我打開電燈,只見一只老鼠賊頭賊腦地竄了出來。我趕緊向“司令”———媽媽做緊急報告。由于最近老鼠安居我家又十分猖(ch?。睿纾┛?,搞得我家不得安寧,于是,我們決定當一回“貓”,捉住可惡的老鼠。在“司令”的直接領(lǐng)導(dǎo)下,一場驚心動魄的捉鼠戰(zhàn)打響了。
爸爸拿了捕鼠“手槍”———掃把,靜靜地等待目標出現(xiàn)。
目標終于出現(xiàn)了,我不禁尖叫一聲,心不由得“撲通、撲通”直跳,冷汗從腦門兒上直往外冒。我以最快的速度跳上藤椅———三十六計,“跳”為上策,真是有失男子漢風(fēng)范;爸爸呢,急中生智,把椅子當盾牌,不停地揮舞著武器———一根小竹竿,似乎要在氣勢上先嚇倒老鼠。
老鼠也挺聰明,一見勢頭不對,不等我們動手,便拔腿就跑。它變魔法似的,一轉(zhuǎn)眼就從我們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了。爸爸用掃帚在各個角落捅(tǒng)來捅去,仍一無所獲。
就在我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時候,我看見窗簾隱約動了一下,哦,原來老鼠躲到那兒去了。我迅速跑了過去,一下子拉開窗簾,老鼠一驚,從窗臺上掉了下來。爸爸采取了有效措施,把所有的窗口都堵住,來個“甕(wèng)中捉鱉(biē)”。老鼠往這兒跑———不行,往那兒跑———更糟,只好在屋里像無頭蒼蠅似的亂竄,最后,向門的方向逃去。誰知,門也被媽媽封鎖了,老鼠走投無路了。媽媽眼疾手快,一掃帚打到老鼠的腦袋上,老鼠一下子給暈了過去。媽媽乘勝追擊,又在老鼠的腦袋上連敲了幾下。終于,這只“罪惡滔天”的小老鼠一命嗚呼了。
捕鼠行動成功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正義最終戰(zhàn)勝了邪惡。但一只小小的老鼠竟使我們?nèi)依鄣媒钇AΡM。唉,這當“貓”的滋味,還真不好受!(指導(dǎo)老師:葉珍珍)
指點迷津
歇后語是廣大人民群眾在豐富的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一般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謎語里的謎面,后半部分是對前半部分的解釋、說明,像謎底。歇后語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幽默風(fēng)趣、耐人尋味。
超級鏈接
《三國演義》中的歇后語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三顧茅廬———好難請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關(guān)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腦力大比拼
將下列歇后語的前后部分用線連起來。
矮子騎大馬 凈是輸(書)
姜太公釣魚 濫竽充數(shù)
八仙過海 鐵面無私
孔夫子搬家 多多益善
包公斷案 上下兩難
韓信點兵 愿者上鉤
南郭先生吹竽 各顯神通
唐僧西天取經(jīng) 多災(zāi)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