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去冬至,在江北一帶,冬天不過是凜冽的勁風和慵懶、暗淡的陽光。偶爾飄落的雪花,也未增加更多的寒意。我喜歡這樣的冬日,喜歡在這樣的清冷里回想起那曾經溫暖我心靈的一樁樁往事。
六年級時,爺爺住了院,那年的整個冬天,奶奶都在醫(yī)院里陪著爺爺。年三十晚上下起了雪,只在天空中可以看見那些精靈單薄搖曳的身影。醫(yī)院旁的街區(qū)一如既往地熙熙攘攘,我百無聊賴地倚在陽臺上看樓下車水馬龍的喧囂情景。忽然聽見爺爺對奶奶說:“你聽這城里過年多熱鬧,可就是沒有爆竹聲。”我轉身看見奶奶坐在爺爺床頭,二老都淡淡地笑著,襯著四周潔白的墻壁、潔白的床單。尚未讀到“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動人篇章的我,只知道有一種感覺叫溫馨。
初二,一個初冬的清晨,父親將我從暖暖的被窩中喚醒,只見窗外竹影斑駁,冬季的濃霧還未消散。為了進城趕考,父親開始載著我顛簸在田埂上。上橋時我跳下車,瞥見父親的手被凍得紫紫的,像紫蘿卜一般。我問父親怎么不戴手套,他只是說:“忘了,不過不要緊,來,上車?!蔽易谲嚿希犚姼赣H陣陣微咳,抬頭看見父親的雙鬢居然已經灰白,一股熱流涌上了我的心頭。這時,河對面的田野上升起了一輪紅潤的太陽,田野的綠色晨裝慢慢展開,一縷縷金輝披在父親的肩上,剎那間我覺得父親的背影高不可及。十幾年來父親張開羽翼,為我遮風蔽雨,而我終有一日會遠離父親展翅高飛。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倍加珍惜與父親彼此相伴的歲月。
時光再倒流,回到三年前的冬天。那天下午,已提前邁入重點中學的我又回到初中的學校,坐在操場的石凳上,懶懶地享受著冬日的陽光。操場上的草已枯萎,草葉飄在冷風中,松軟無力。太陽循著它亙古不變的軌跡漸漸西沉。一旁的教學樓里坐著我昔日的同窗,他們個個都在戰(zhàn)壕里摩拳擦掌。就這樣,我一直等到了放學。天色已黑,教室里的燈光照著教學樓后的籃球場,我在籃球場邊徘徊。這時四樓的窗戶里探出一個腦袋,一個驚訝的聲音打破夜色:“呀!那不是姚彥君嗎?”緊接著是一個個黑乎乎的腦袋擠在窗口,我可以想象教室里的熱鬧,但是我不能上樓。耳邊傳來熟悉的聲音,有我死黨的、有我昔日仇敵的,還有并不很熟的同學?!拔埂蔽掖舐暤睾埃凰麄兊男[聲蓋了下去,我只能仰頭笑望著那些同學。寒風帶著他們歡快的笑聲,回蕩在空曠的操場上,一時間天地空空的,唯有我和他們,一起歡笑。
這樣的冬天,沒有南方的生機勃勃,沒有北國的銀裝素裹,除了冷勁的風和慵懶的陽光,它一無所有。但我遭遇的可愛的人、可愛的事如柔絲般將我和這冬天纏繞在一起,讓我眷戀著每一個冬季。
【作者系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高二(16)班學生,指導教師:錢萍】
點評
首先,本文的最大特點是一線穿珠、形散神聚。文章的主體內容由三個故事構成,它們看似毫無關聯(lián),實則一脈相通。不論爺爺和奶奶“愛情的慰藉”,或是父親和我“親情的激勵”,還是同學與我“友情的回味”,無不被感情的紅線貫穿著。
其次,文章首尾圓合,凝練精彩。以寫景起筆,引出“溫暖心靈”的樁樁往事;由議論作結,抒寫對冬季以及美好生活的熱愛。冬季之所以不冷漠、令人眷戀,就因它處處有著情的溫暖。
【特邀點評:張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