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人也。漢末擾亂,關東皆震。中牟令楊原愁恐,欲棄官走。峻說原曰:“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未有先發(fā)者,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痹唬骸盀橹魏??”峻曰:“今關東有十馀縣,能勝兵者不減萬人,若權行河南尹事,總而用之,無不濟矣。”原從其計,以峻為主簿。峻乃為原表行尹事,使諸縣堅守,遂發(fā)兵。會太祖(曹操)起關東,入中牟界,眾不知所從,峻獨與同郡張奮議,舉郡以歸太祖。峻又別收宗族及賓客家兵數(shù)百人,原從太祖。太祖大悅,表峻為騎都尉,妻以從妹,甚見親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給軍。是時歲饑旱,軍食不足,羽林監(jiān)潁川棗祗(zhī)建置屯田,太祖以峻為典農中郎將,募百姓屯田于許下,得谷百萬斛,郡國列置田官,數(shù)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官渡之戰(zhàn),太祖使峻典軍器糧運。賊數(shù)寇鈔絕糧道,乃使千乘為一部,十道方行,為復陳以營衛(wèi)之,賊不敢近。軍國之饒,起于棗祗而成于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為都亭侯,邑三百戶,遷長水校尉。
峻寬厚有度而見事理,每有所陳,太祖多善之。於饑荒之際,收恤朋友孤遺,中外貧宗,周急繼乏,信義見稱。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三國志·任峻傳》)
【練習】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能勝兵者不減萬人勝:戰(zhàn)勝
B、若權行河南尹事行:代理官職
C、峻乃為原表行尹事表:發(fā)布文書說明
D、賊數(shù)寇鈔絕糧道 鈔:同抄,掠奪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漢末擾亂,關東皆震。
B、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
C、使諸縣堅守,遂發(fā)兵。
D、峻寬厚有度而見事理。
3、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為之奈何?
原從其計,以峻為主簿。
B、妻以從妹,甚見親信。
十道方行,為復陳以營衛(wèi)之。
C、賊數(shù)寇鈔絕糧道,乃使千乘為一部。
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為郡亭侯。
D、募百姓屯田于許下,得谷百萬斛。
起于棗祗而成于峻。
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任峻“功高”的一組是( )
①峻乃為原表行尹事,使諸縣堅守。 ②舉郡以歸太祖。③募百姓屯田于許下,得谷百萬斛。 ④為復陳以營衛(wèi)之,賊不敢近。 ⑤于饑荒之際,收恤朋友孤遺。 ⑥中外貧宗,周急繼乏,信義見稱。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任峻具有非凡才識,能洞察天下人對董卓之亂的不滿和怨恨,及時勸阻欲棄官而逃的縣令楊原權行河南尹事,起兵反抗,保全了地方。
B、任峻看出曹操為能成大事之人,故舉郡以歸,并收集宗族賓客數(shù)百人投靠曹操,曹操大喜,封他為騎都尉,并把堂妹嫁給他。
C、任峻很得曹操信任,被封為中郎將,總管三軍糧草,他就向曹操提議在許下建置屯田,籌集軍糧,得谷百萬斛,使倉廩皆滿。并擊退賊寇搶掠,立下了大功,最后被封為郡亭侯。
D、任峻為人寬厚大度,講信義,明事理,饑荒之年,收養(yǎng)朋友的孤兒,無論宗族內外的貧苦人家,有了急難困苦,他都盡力周濟,被人們稱道。
6、把上面的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兩個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2)峻乃為原表行尹事,使諸縣堅守,遂發(fā)兵?!窘刮牧?設題】
【參考答案】
1、A(勝:擔任、承擔)2、A(擾亂:現(xiàn)代漢語中是攪擾使混亂不安,本文中意為動亂)3、C(乃:于是)4、C(①不是為曹操做事,⑥是寫其品行的)5、C(做中郎將時,主管屯田,不是總管糧草)6 、(1)您如能首先發(fā)難,必然會有人起來響應。(2)任峻就為楊原公開向各縣宣布代理河南尹的職務,命令各縣堅守城池,于是發(fā)兵進攻董卓。
【參考譯文】
任峻,字伯達,河南郡中牟縣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關東地區(qū)的人都很恐慌。中牟的縣令楊原憂愁恐懼,想棄官逃跑。任峻勸楊原說:“董卓是擾亂國家的罪魁禍首,國人沒有一個人不對他側目而視的。還沒有人起來帶頭反對他的原因,并不是沒有倒卓的思想,而是形勢的發(fā)展未成熟而不敢干罷了。您如能首先發(fā)難,必然會有人起來響應?!睏钤f:“那該怎么辦呢?”任峻說:“現(xiàn)在關東共有十幾個縣,能拿起武器當兵的不下萬人,假如您能暫行河南尹的職務,把這些人集合起來使用,沒有不成功的事。”楊原聽從了他的計策,就叫任峻當府里的主簿。然后任峻就為楊原公開向各縣宣布代理河南尹的職務,命令各縣堅守城池,于是發(fā)兵進攻董卓。恰巧曹操也從關東起兵,進入中牟地界,大家都無所適從,不知道跟隨哪個才好。這時任峻獨自和同郡張奮商量,以全郡歸附曹操。不僅如此,任峻又另外集合自己的同族人和賓客家兵幾百人,跟隨曹操。曹操非常高興,宣布任峻為騎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給他,對他十分親近信任。后來,曹操每次外出征伐,任峻經常作為留守供給軍隊給養(yǎng)。這一年大旱,年成歉收,發(fā)生饑荒,軍隊糧食供應不足,有個羽林監(jiān)是潁川人叫棗祗的創(chuàng)建了屯田制。曹操讓任峻做了典農中郎將,招募百姓在許都周圍屯田,收獲稻谷百萬斛,于是郡國都設置了屯田官,幾年內凡有田官的地方都積儲了糧食,把糧倉都堆滿了。在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派任峻主管運輸軍器和糧食。敵人屢次來搶劫,斷截軍糧的運輸,任峻就設法組織千輛馬車為一部,分十路并進,每路用兩重軍隊保衛(wèi),這樣一來,敵人就不敢接近運糧的隊伍。軍國富強,起于棗祗屯田,到任峻而大功告成。曹操因為任峻勞苦功高,于是宣布封他為郡亭侯,管轄三百戶小鎮(zhèn),升任為長水校尉。
任峻為人寬厚大度而又明事理,每次上書陳述,曹操都贊許所陳很好。饑荒之年,收養(yǎng)朋友的孤兒,宗族內外的貧苦人家有了急難困苦,他都盡力周濟,以信義為人們稱道。建安九年逝世,曹操悲傷流淚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