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留心皆疑問。如果你留意一下中小學的籃球場,就會發(fā)現籃球架上只有光禿禿的鐵圈,沒有籃球網。
筆者年輕時也喜歡打籃球,清清楚楚記得當時有球網。當一只漂亮的“空心球”入網時,能聽到“嚓”的一聲,很動聽;尤其那原本靜止的球網,忽然抖動起來,那一剎那的感覺特別好??上КF在絕大部分同學感覺不到了。小小的球網,似乎用不了多少錢,為什么很多學??偤鲆曔@一點呢?如果看姚明投籃,要是沒有球網,只有光禿禿的鐵圈,那就會給我們帶來視覺上和感覺上的某種遺憾。
這其實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細節(jié),少了這個細節(jié),就缺少了一種完美的境界。
教育要重視細節(jié),教育要處處追求完美的境界。
聽說有一所學校,語文老師上《裝在套子里的人》一課時,有一套教師上課用的“道具”:一件豎起高領的外套、一副墨鏡、一把雨傘、一雙雨鞋,還有放小刀的套子、塞在耳朵里的棉花團。語文老師上課前,利用這些“道具”把自己打扮成課文中的別里科夫,一進教室,就說:“千萬不要出亂子,千萬不要出亂子?!边@種有創(chuàng)意的“導入法”,活躍氣氛,直觀形象,生動有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忽視細節(jié),缺少完美,弊端多多。上課了,教室里的黑板總是擦得不干凈,講臺上總是堆放著雜物,凌亂不堪;學生的課桌上也是雜亂無章,上課鈴響了好一陣,有些學生還在尋找上課用的書本;一些學生的字,到了高中,還是寫得潦潦草草;學校的廣播室,每天總會播出遺失胸卡的十多位學生的姓名;學校自來水的龍頭總是擰不緊,細水長流;教室里的日光燈,無人也總是亮著;下課后,不是拼命抄作業(yè),就是打鬧嬉戲;上課了,總有幾個人說要上廁所等等。
看電視,看到國奧隊教練沈福祥,就會想起學校的體育老師。沈福祥總是穿一身運動服,可是不少體育老師在課上不穿運動服,甚至不穿運動鞋。老師如此,學生更是如此。試想,學生穿了皮鞋,怎么能上好體育課?細節(jié)不到位,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讓每一所學校的籃球架上飄起球網,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視教育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讓每一個學生自覺追求一種完美的境界。這,就是一位普通教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