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民諺:“少年(包括中年)可以是夫妻,但沒有資格叫伴兒?!敝袊擞钟盟麄冐S富的人生實踐繼續(xù)為那個伴字做出了生動的注解,他們歸結(jié)人生幾大不幸之中,就有老年喪妻(或夫)之說。只有老年人才會從心眼里把對方看作“我的另一半”。年輕人不會有那樣的迫切感,年輕人血脈旺盛,獨立生活意識強,有你沒你我都活得滋潤,“另一半”的觀念在他們那里就似有若無。
沒看見幾個年輕人慶祝結(jié)婚紀念日的,只有上歲數(shù)人才發(fā)明了銀婚、金婚、鉆石婚的說法,據(jù)說是從外國傳來的,這就更說明問題。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外國人浪漫成性,視結(jié)婚、離婚、再婚如家常便飯。就是這樣外國人上了歲數(shù),還視婚姻如金銀鉆石,足見他們也不愿失去“另一半”。
我自己的實踐也為“伴”字做了生動注解。舉一個小例,我年輕的時候,當著外人介紹我妻子,從來沒用過“老伴兒”這樣的稱呼。忽然有一天,我這樣介紹了,連我自己都吃了一驚,朋友更驚,說:“你咋叫她老伴兒?”意思是說你們并沒有太老呀。我那樣介紹是脫口而出的,我在心理上感到需要那么介紹了。也就是說,我感到她是我的伴兒了,我再也離不開她了。我老了,我需要她與我作伴兒。當我頭疼腦熱的時候,如果仍然年輕,我會挺一挺就過去了,我有足夠的堅強這樣做?,F(xiàn)在不行了,現(xiàn)在我有的是足夠的軟弱,像孩子似的要人體貼,沒病裝三分病,小病當大病養(yǎng)。兒女們笑說:我爸老了、嬌了。女人年輕時嬌,男人老了嬌。
如果仍然年輕,當我累了的時候,還會繼續(xù)干活,全不把累當回事,我是家里的拼命三郎?,F(xiàn)在不行了,現(xiàn)在一累我就想歇著,就想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給我飯給我衣的是老伴兒,盡管可能她也累。女人年輕時靠男人,男人老了靠女人。
在家里,如果忽然老伴兒出去了,只有我一個人在屋,我會莫名其妙地感到孤獨,還有點害怕,惶惶不可終日,像弄丟了魂兒,喝水吃飯均無味,寫不了字,看不進電視,沒法讀書──“紅袖添香夜讀書”是文人學士一美事,老紅袖做伴在家里,是老文學士的需要。女人年輕時怕獨處,男人老了怕獨處。
當我有時和老伴談起老去那一天的時候,我常半認真半玩笑地說,我不怕,我有你,你身體比我好,會送我走到頭。老伴兒就急急地制止我說:“說啥呢,沒話別說!”
我說的是真心話,盡管有一點凄涼。真的,一個人能有老伴在身邊,陪你走到生命的終點,那是大幸福。杜詩曰:“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我要說:“老妻作伴好還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