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四大疾病”,這里指的是冠心病、腫瘤、腦血管病和糖尿病。它們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大敵,占目前世界人口死亡率的前4位,已引起人們和醫(yī)學界的高度重視。這些疾病的發(fā)生是多因多果,因此,防治“四大疾病”也要從多方面考慮,但飲食是最重要的,因為代謝性疾病是屬于“吃出來的病”。下面僅從飲食角度分別加以介紹。由于心腦血管疾病有共同的病理變化基礎,合并在一起講述。
1.心腦血管疾病與飲食
根據(jù)流行病學調查證明,吃動物性脂肪多的人,血中膽固醇都較高,冠心病發(fā)病率也較高,三者成平行的關系??梢?,冠心病患者與脂類代謝有密切的關系。下面僅就冠心病患者飲食方面的要求,簡介如下:
(1)少食動物脂肪,并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為什么要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知道評定營養(yǎng)價值高低的標準。我們說植物油比動物油營養(yǎng)價值高,其主要標準是由于它含有的“必需脂肪酸”較多。人體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有三種,即亞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亞麻酸(十八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十二碳四烯酸)。這些必需脂肪酸,在人體內是合成膽固醇酯和磷脂的成分,有利于膽固醇的運輸,防止膽固醇在動脈管壁上沉積,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上具有重要作用。
上述必需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豆類、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和胡麻油等內。人們對前幾種油都比較熟悉,吃起來也比較習慣,但對胡麻油不少人則比較生疏,胡麻油是高營養(yǎng)的食用油之一,含有亞油酸和亞麻酸,其中亞油酸可達59%,高于其他植物油。供藥用的益壽寧、脈通、亞油酸丸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是降血膽固醇的藥。另外,華北制藥廠生產(chǎn)的玉米油,已作為降血膽固醇的藥用油,它含有豐富的必需脂肪酸,亦可作為食用油。
(2)少食含膽固醇多的食物,并選一些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的食物。膽同醇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大多數(shù)肉類每100g(等于2兩)中約含100mg膽固醇,瘦肉比肥肉要少些。含膽固醇的食物有以下幾種:
①腦髓和脊髓含量最高,如豬腦、羊腦、脊髓等,其中膽固醇含量可高達1000mg,即吃100g的腦,可吃入1g的膽固醇。
②家禽蛋中膽固醇含量也很高,卵黃中的含量與腦相差不多,卵白中不含膽固醇。
③動物內臟。通常叫的“雜碎”,其膽固醇含量在500mg,如肝為300~600mg(每100g中)。
④一些軟體動物,如螺、蛤蜊、烏賊(墨斗魚)等,其可食部分,膽固醇含量為100~400mg。
植物中不含膽固醇,而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蘑菇、黑木耳、杏仁、芹菜和大蔥等,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山楂水代茶飲,不僅能降低血膽固醇,還有降血壓作用。在豆類食品中含有一種豆固醇,它本身不被吸收,又可阻止膽固醇在小腸內吸收。因此多吃些豆類食物實為有益。降膽固醇谷物還有玉米、燕麥、蕎麥。
(3)控制飲食,限制體重,特別對于體胖者尤應注意??刂骑嬍尘褪且m當?shù)南拗骑埩?主要是糖,即淀粉)。人們在普通膳食中,每天平均吃進0.5g的膽固醇,如吃糖果多,又很少活動,每天可自身合成2g的膽固醇,叫做內源性膽固醇。由此可見,限制飲食量比單純限制膽固醇還要重要。肥胖易出現(xiàn)高血壓、動脈硬化、血膽固醇增高等病癥,更增加心臟的負擔,因此,要注意適當?shù)腻憻捄蛣趧?,以防止肥胖?/p>
(4)少食鹽。食鹽與高血壓有密切的關系。如日本一個島上的漁民,每日食鹽量20~35克,其高血壓發(fā)病率為40%,因紐特人每日吃鹽量為4克,無高血壓者。
我國人一般每日食鹽量為8~15克。有人建議每日食鹽吃入量以6~10克為宜。
(5)少食甜。即少食純糖調味劑。食入高糖的甜食,易使人肥胖,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死,特別是晚餐多食糖,可使血脂升高,導致動脈硬化。
作為調味純糖,每日應低于50克,日本規(guī)定每日為20克。
(6)忌酒。冠心病患者原則上應禁酒,尤其不應飲烈性白酒。大量飲酒能夠促進體內膽固醇的合成,使血膽固醇升高,易招致動脈粥樣硬化加重。但少量飲酒,可促使膽固醇分解,又可使小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功能。所以對酒并非絕對禁止,易少飲為宜。每天白酒50毫升或葡萄酒100毫升或啤酒300毫升。
(7)晚飯宜吃清淡飲食。高膽固醇飲食之膽固醇在動脈壁上沉積,與吃飯的時間也有關系。如晚飯吃些厚味晚餐,而立即睡覺,由于血液循環(huán)變慢,夜間血液中經(jīng)常保持著高脂肪含量,促使肝臟合成膽固醇增加,易造成膽固醇在動脈壁上沉積,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冠心病患者,晚餐宜吃清淡飲食,宜早用餐。
從以上飲食與冠心病的關系,說明了預防冠心病初發(fā)和復發(fā)的飲食上應該注意的問題。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切不可因此對食物望而生畏,因噎廢食。因為人體是一個整體,本身具有自我調節(jié)功能,這里強調的是要加以注意,勿過食而已。(待續(xù))
(編輯:遲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