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成功第一步
A 能力要求
《考試大綱》要求:符合題意。屬于基礎(chǔ)等級,能力層級:D。
高考作文與自由作文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有統(tǒng)一的命題,有命題就要求作文符合題意。一道高考作文題可以分解為“標題”“材料”和“注意”(或“要求”)三個部分。但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題都必有這三個部分,“標題作文”就可能沒有材料,“材料作文”也可能要你自擬題目,“話題作文”雖然給出了話題,但也提倡考生自擬題目。作文要符合題意,就要對試題展現(xiàn)的各個組成部分作準確、全面的審讀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項審讀漏了、理解錯了,都可能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這是高考作文的致命傷。因為任何一篇作文,即使符合評分標準的其他要求,只要不切合高考作文題的題意,都不可能得高分,甚至得分很低。近幾年的話題作文只給出材料或話題作為內(nèi)容范圍,由考生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在這種情況下,符合題意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B 備考指導(dǎo)
符合題意是作文的首要問題,“符合”的含義是恰當、適當?,F(xiàn)在的高考作文題從內(nèi)容的選材到思想的定位,都比較寬泛,要求也相對靈活,但一定要“符合題意”。例如“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是大前提,你就不能寫“假如”不成立,“記憶不可以移植”,大前提沒有了,何談移植呢?所以要先承認前提條件,然后或記敘、或議論,都可以?!邦}意”就是題目的宗旨、中心、觀點、思想。抓住題意就抓住了靈魂、抓住了“神”,不然就會無的放矢。所謂“符合題意”,就是對作文試題上展現(xiàn)的各個部分仔細審讀揣摩,確切理解它們的全部含義,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胺项}意”,主要是理解試題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內(nèi)容、中心、文體和字數(shù)等。
文章符合題意,關(guān)鍵在行文前的審題立意。審題,就是分析研究命題的意義要求;立意,就是確立主題思想。審題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審題的結(jié)果,立意好不好,關(guān)鍵是審題。審題不清,就會“南轅北轍”。嚴重偏離題意的,即使文字功底再好,得分也不會超過20分,就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所以,審題立意是決定作文成敗的關(guān)鍵一步。
一、審題
要做到“符合題意”,就必須過好審題關(guān)。高考作文試題一般由題目、材料、要求(注意)三部分組成:或完全式,三個部分都具備;或省略式,某部分不出現(xiàn),如要求自擬題目。審題就是審讀作文試題各個部分的文字,力求正確理解,做到不漏、不改、不誤。所謂“不漏”,即全面審題,不遺漏任何要求;所謂“不改”,即準確審題,不隨意改變試題的要求;所謂“不誤”,即正確審題,不誤解題目的要求。
要做到這三點,一般而言,必須注意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審明概念。題目或題干中的重要概念是命題者設(shè)置的限制,是考試作文內(nèi)容取向的依據(jù),如果對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不明,常常會失之千里。
2、審明主旨。文有文眼,題有題眼。所謂題眼,就是題目的表達重點或主旨所在。題眼不明,就會造成文章中心不明。
3、審明關(guān)系。許多命題中往往有兩個或多個概念,或事理、事物并存,這時,就必須辨明它們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才能正確理解題意,才能保證文章結(jié)構(gòu)詳略得當。
4、審明題材。為了防止“移花接木”,高考命題一般都會對取材范圍有所限制。跳離限制,就會有“不符合題意”之失。命題對取材范圍的限制,一般體現(xiàn)在時間、空間、數(shù)量、人稱以及材料的性質(zhì)、類別、范疇等方面。
5、審明體裁。作文考題都會對文章體裁作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按理說,僅以高中畢業(yè)生所具有的感性認識,辨明文體當是不成問題的,但幾乎每年都有因“文體不符”而嚴重失分的考生。因此,從2000年起,新《考綱》將“符合文體要求”列在“基礎(chǔ)等級”五點要求中的第二點。“文體不符”的出現(xiàn),恐怕主要還是缺乏審題過程中審清體裁的意識。當然也不排除如下兩種可能:一是“只會舞槍,不會弄棒”;一是不明命題的暗示。
6、審明其他要求。作文考題除了題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還有一個要求部分。要求部分常以“要求”“注意”“按下面的題目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等形式出現(xiàn)。
二、立意
無言先立意,未嘯已生風。立意的基本要求是切合題意,更高一些的要求是高遠深刻、新穎獨到。主要的問題是怎樣立意。對此,有人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幾十種具體方法。實際上,立意的過程就是一個分析、判斷、比較、篩選的思維過程;因而,立意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思維的方法;思維的方法又何其多也。但作文(特別是供料作文)立意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辯證分析、類比聯(lián)想、推理想象、綜合比較等幾種。需要指出的是,立意要符合要求,決定于思想境界和認識水平;要熟練準確地運用方法,決定于思維能力。
1、立意的要求。這里只談立意的基本要求,即切合題意。高遠深刻和新穎獨到兩個更高一些的要求,將分別在“發(fā)展等級·深刻”和“發(fā)展等級·有創(chuàng)新”中作闡述。
所謂切合題意,即在準確、全面理解題意的基礎(chǔ)上,確立與之相符的主題思想,能夠切中肯綮、沒有偏差。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立意范圍通常較為寬松,允許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立意,但都應(yīng)與所給話題的本質(zhì)含義有緊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2、立意的方法。
前面說過,立意的方法,最根本的就是思維的方法。這里只簡要辨析幾種“立意思維”的基本方式,旨在幫助同學們在理念上加深認識。
⑴辯證分析。辯證分析就是運用辯證的觀點對作文材料(事物、事理)進行分析思考。歷年高考作文題實際上都蘊涵著某種哲學命題,如果不懂得運用辯證的觀點進行分析思考,就不可能有準確深刻的立意。
⑵類比聯(lián)想。類比聯(lián)想就是由此(具體的個別的現(xiàn)象)及彼(抽象的普遍的本質(zhì))的類比思考。立意中,這種尋找“此”與“彼”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通過聯(lián)想確定主題的過程,我們認為都是類比思考的過程。
⑶推理想象。想象是在知覺材料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新的組合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一種思維。在“作文思維”中,想象一定要依據(jù)原材料的暗示進行合乎情理的推想。
⑷綜合比較。立意時由于思維的形式(取向)不同(求同思維或求異思維,順向思維或逆向思維,發(fā)散思維或聚合思維),可能出現(xiàn)多角度、多層面的立意,綜合比較即是對多種立意進行分析、篩選后確定最佳立意的思維活動。
下面結(jié)合實例具體談?wù)勗鯓硬拍茏龅椒项}意。
一、理解話題含義。準確理解話題的含義是做到符合題意的基礎(chǔ)。一般性的話題要準確理解話題中涉及的概念的含義。例如“規(guī)則”這個話題,是指對人們的思想行為具有約束力的制度和章程,不等于“束縛”“習慣”“裁判”“道德”等。再如“誠信”這個話題,其含義是“誠實、守信”,有些考生誤解為“自信、堅貞、相信、信仰、良心、信服”等等,還有些考生只抓住“有棄有取,有失有得”一句話作文,均不合題意。
二、吃透深層義。深層義是蘊涵在題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認識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例如“善待自我”,對其深層義可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思考:善待自我,就是完善自我(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可包括提升自我、批評自我、超越自我、娛樂自我等;從反面看,如此“善待”要不得———遷就自我、放縱自我、包庇自我、戕害自我等。寫出了這兩種“善待觀”,再說明善待自我不僅僅是“自我”的事,它還關(guān)系到家庭、社會和國家,這樣文章就有了深度和廣度,其社會意義也就顯豁了。
三、辨明概念關(guān)系。如果話題由幾個概念構(gòu)成,如“痛苦與快樂”“目標與現(xiàn)實”“吸收與創(chuàng)新”等等,還要求考生在動筆前要辨明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如“感情親疏與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作文,考生就必須扣緊“感情親疏”與“事物的認知”這兩個方面之間的關(guān)系行文。立意的方向可以是“正確的認知應(yīng)當戰(zhàn)勝感情的親疏”“感情要服從理性”“感情要接受理性的指導(dǎo)”,也可以是“感情的親近有助于理性的認知”……只要能自圓其說都是符合題意的。當然,在寫作過程中,“感情親疏”與“事物的認知”兩個方面,可以始終聯(lián)系在一起,也可以有所側(cè)重,無須平分筆墨,側(cè)重于寫“感情親疏”或者“事物的認知”都是允許的,但不能只寫“感情親疏”而忽視“事物的認知”,也不能只寫“事物的認知”而忽視“感情親疏”。
四、謹防話題轉(zhuǎn)移。在話題作文中,考生要按試題指定的話題作文,并要做到一以貫之。有的考生在議論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將筆墨轉(zhuǎn)移到另一個話題上去,便再也收不回來了。例如,一考生以“門與墻”為話題寫的《快樂的溝通》一文,文章標題和第一自然段都是切合題意的,但是,作者在第二自然段用一個設(shè)問句,將“快樂的溝通”這個以“溝通”為中心詞的話題,轉(zhuǎn)移到其修飾語“快樂”上去了,直到結(jié)尾作者尚無意對早已走偏的題意進行補救。就這樣,一篇基本功很好的文章,卻因轉(zhuǎn)移話題被歸入了低檔次的二類卷。
五、表達有意凸現(xiàn)題意。比如在開頭、結(jié)尾、段首這些關(guān)鍵處把體現(xiàn)題意的文句“亮出來”,讓閱卷者能清楚看到。
總之,符合題意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符合命題意圖。對命題者所給的題目,要求考生能準確、全面地理解。準確,強調(diào)審題時要分清楚是非、優(yōu)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則強調(diào)審題時要看清試題的各個部分的字面和深層的含義。二是文章和題目相符。最近幾年考話題作文,都要求考生自擬題目,更容易出現(xiàn)這個情況。話題作文的范圍很寬泛,如何選準一個切入的角度非常關(guān)鍵,這個角度應(yīng)該既體現(xiàn)在文章的標題上,也體現(xiàn)在文章的內(nèi)容上。有些考生喜歡把擬寫標題作為寫文章的最后一步工作來做,也就是把文章寫好后再來擬寫標題,這就很容易犯文題不符的毛病。
【例文展臺1】
蘇軾的赤壁
福建一考生
風飄飄,水湯湯,撣撣這一路素衣風塵,駕一葉扁舟,于清秋的黃昏,殘陽如血,滄海如幕,來到這古戰(zhàn)場———赤壁。
心中沉浸著如此多的哀悶,便漫想:那“烏臺詩案”的苦楚,那皇帝謫貶的敕令,那洛陽親友的牽念。于是,黃州成為蘇軾的落腳地,赤壁成了蘇軾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靶圩擞l(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彼麊栕约?,難道自己不正是那東吳的都督嗎?自己滿腹經(jīng)綸,胸中有的是治國平天下的才華,而此時,面對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了沉思。
他的思緒像長了翅膀似的繼續(xù)飛揚;臨江而釃,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須臾,倒不如托遺響于悲風,取山間之月色,聽江上清風之歌唱。
他不再悲觀,不再耿耿于懷。
后來,他用行動證實了自己的頓悟。他在黃州興修水利,獎勵耕織,清廉從政。黃州的百姓感念這一位父母官,后來修了一座祠廟來紀念這一位偉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學的殿堂里永遠可以聽見那《赤壁賦》華美的樂章。
余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驚呼:“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
是啊!這一路艱辛,這一路坎坷,這一路無奈。蘇軾沒有消沉,沒有失落。他永遠也不會去吟唱那軟綿綿的情詩與愁苦。
什么“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懷。
“楊柳岸,曉風殘月”“竟無語凝噎”,只適合柳三變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愁只為李后主吟唱。
蘇東坡仿佛是關(guān)西大漢,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記載了蘇東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蘇東坡的不屈。
赤壁訴說著蘇東坡的豪邁與詩情的不朽。
赤壁因蘇軾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屬于蘇軾。
(2004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
【技法點撥】
文章開頭即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清秋黃昏泛舟赤壁的情景,直接入題;緊接著聯(lián)系蘇軾,點出蘇軾與黃州赤壁的密切關(guān)系,銜接緊密,與文題“蘇軾的赤壁”照應(yīng)自然;接著糅合了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赤壁賦》的有關(guān)語句,巧妙地嵌入文章,也為下文做好鋪墊;緊接著以蘇軾在黃州的政績來證明蘇軾在赤壁邊上的頓悟,再以余秋雨《東坡突圍》中的“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過渡,照應(yīng)嚴密;由于有了上文對蘇軾頓悟的鋪寫,李清照、柳永、李煜的愁緒便反過來襯托出了蘇軾“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和“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這幾處引用顯出了作者的作文功底;最后,排比句式的運用讓文章?lián)碛辛艘粋€漂亮的結(jié)尾,“赤壁,只屬于蘇軾”,既照應(yīng)了開篇,也點了題,使整篇文章題意更加明確。
【例文展臺2】
忙,不亦樂乎
上海一考生
忙,是人生中的一個個步驟,每個人所忙的事務(wù)不同,但不能是碌碌無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樂乎。
忙是問號。忙看似簡單,但其中卻大有學問。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怎樣才能忙出精彩,忙得不亦樂乎,卻并非簡單的事。人生如同一張地圖,我們一直在自已的地圖上行走,時不時眼前就會出現(xiàn)一個十字路口,我們該向哪兒走,面對那縱軸橫軸相交的十字路口,我們該怎樣選擇?不急,靜下心來分析一下,選擇適合自己的坐標才是最重要的。忙就是如此,選擇自己該忙的才能忙得有意義。忙是問號,這個問號一直提醒我們要忙得有意義,忙得不亦樂乎。
忙是省略號。四季在有規(guī)律地進行著冷暖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這樣的規(guī)律不停地忙,人們亦如此。為自己找一個目標,為目標而不停地忙,讓這種忙一直繼續(xù)下去,當目標已達成,那就再找一個目標,繼續(xù)這種忙,就像省略號一樣,毫無休止地忙下去。翻開歷史的長卷,我們看見牛頓在忙著他的實驗;愛迪生在忙著思考;徐霞客在忙著記載游歷;李時珍在忙著編寫《本草綱目》;再看那位以筆為刀槍的充滿著朝氣與力量的文學泰斗魯迅,他正忙著用他獨有的刀和槍在不停地奮斗。忙是省略號,確定了一個目標那就一直忙下去吧!這樣的忙一定會忙出生命靈動的色彩。
忙是驚嘆號,世界上的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大自然亦如此。小蜜蜂的忙,以蜂蜜為回報,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發(fā)現(xiàn)而得到了圓滿的休止符;愛因斯坦的忙,以相對論的問世而畫上了驚嘆號;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詩歌而有了巨大的成功;張衡的忙,因為那地動儀的出世而讓世人仰慕。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效率地忙,而不是整天庸庸碌碌地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暫的,因此,每個人都應(yīng)該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屬于自己的驚嘆號;都應(yīng)該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他的人生精彩篇章。
忙是萬物、世界、人生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這世上最高級的動物的我們,在忙什么呢?我們要忙得有意義,有價值,我們要忙出屬于我們的精彩。我們的忙不能永遠是問號,而應(yīng)是省略號和感嘆號。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樂乎。
(2004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
【技法點撥】
文章開篇扣題,亮出觀點:“忙,是人生中的一個個步驟,但不能是碌碌無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樂乎?!比缓?,作者分別用問號、省略號、驚嘆號巧妙設(shè)喻,抓住這三種標點符號的特征,擺事實,講道理,入情入理入心。深刻地闡明了人生的忙,忙要像問號一樣,經(jīng)常問問自己,不能盲目,不能瞎忙,要忙得有意義;人生如四季一樣是有規(guī)律的,要選準目標,像省略號一樣,毫無休止地忙下去,忙出生命靈動的色彩;而人生有限,每個人都應(yīng)該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屬于自己的驚嘆號,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
結(jié)尾,作者專門用一個段落總結(jié)全文,照應(yīng)開頭,照應(yīng)題目,收束有力。
【例文展臺3】
那時花開
云南一考生
只有經(jīng)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泰戈爾
人人都有一個夢,這個夢或小或大,卻都那樣的神圣和虔誠。但也正因為這份高貴的希望,使人們在挫折降臨時顯得那樣的不堪一擊,不堪重負。
在挫折面前,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放大痛苦,正如那位網(wǎng)友所說:“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個雞蛋,放大成失去一個養(yǎng)雞場的痛苦?!庇纱?,我想起不久前聽到的一個故事,一個河南女青年獨居重慶,因為感情受到挫折就準備自殺。一個名叫“生命救助熱線”的組織千方百計地救下了她。清醒后,女青年千恩萬謝,并意識到自己當時太沖動了。其實,這正是把挫折來臨時的痛苦無限放大所造成的惡果啊。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那時太痛苦了”“那會兒我被氣昏了頭”“那時真是生不如死啊”……
凡此種種,無不提及“那時”。那時就真的那么可怕嗎?挫折面前,難道我們只有選擇“放大痛苦”這一條路嗎?
瞧瞧歷史吧!我們的老祖宗歸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項脊軒志》這樣雋永的文章;英國的大將軍威靈頓七敗七戰(zhàn),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負”這樣的豪言壯語!莫要說挫折不可戰(zhàn)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鮮血、慘淡的人生。莫說痛苦只可放大,真正的智者只會把這痛苦當作一種前進的動力!
“那時”,那時的意義難道僅僅留下痛苦和悲傷?
“那時”,李白不受朝廷重用,卻并無灰心喪氣之舉,一詠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豪邁!
“那時”,陶潛看不慣官場腐敗,官紳勾結(jié),百姓遭殃,卻決無低沉自傷的話語,一唱就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魄!
“那時”,居里夫人身患血癌,卻決無自暴自棄的舉動,一開口就是“成功路上流出的不僅是淚水而且是鮮血”的堅韌!“那時”……
“那時”,我們的確不該把痛苦放大。聰明的人不會站在廢墟上哭泣,讓我們擁有那迎難而上的大智慧。挫折作筆,痛苦為墨。
在這一路長途上,我們收獲成功。挫折面前,我們高歌:那時花開!
(2004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
【技法點撥】
本文作者緊緊抓住“那時”(即“挫折降臨時”)人們的心態(tài)做文章。先針對慣常的心態(tài)和此后的醒悟展開分析,然后列舉古今中外名人的正面事例,令人信服地證明了一條永恒的真理:真正的智者只會把痛苦當作前進的動力,幸福的花永遠為勇士而開。全文視角小,立意深。
文章開篇以泰戈爾的詩句點明主旨和中心,文中運用兩個反問句亮出自己的觀點,并用排比的方式簡述典型事例,最后以一首小詩收束全文,將文意推向高潮,鳳頭豹尾,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文展臺4】
走在你我他的世界……
安徽一考生
雄鷹看到廣闊的藍天,便振羽高翔,自由而高傲;飛瀑看到險絕的峭崖,便一瀉千里,流銀瀉玉,靈動如龍;海燕看到?jīng)坝康木蘩?,便引吭高歌,乘風破浪,大氣蔚然。人,若是只看到自己,便如那墻頭的小草,輕浮淺陋,如那草原的孤鹿,寂寞而時時有被吞沒的險情。上帝造人,繁衍萬世,生命中不僅只有你,而且還有他、有我。人之為世人,也決不僅僅只有我,請不要忘了這個七彩世界里的你我他。看到自己、看到別人,你的世界會更精彩,生命中的陽光也會更燦爛。
看到自己,看清自我。是的,我很重要,我很獨特,我愛天朗風清中的云朵,我愛群星璀璨中的明珠,我愛別人在我的世界中生活,在我的快樂中快樂。但我也深深明白,我也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上帝造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又為何偏要特殊呢?偏要凌駕于他人之上呢?是的,我僅僅是我,一個大千世界中小小的我,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去要求別人,讓別人緊追于我。而且我又有那么多缺點,那么平凡,在微小的自我世界中只有短淺的自戀自大,那將會多么危險。渺小的我僅是世界的一小分,我不完善不美麗甚至很污濁,我不能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自費自磨,消耗著寶貴的生命。
走出自我,看到別人。別人也有不亞于你的美麗凄婉的生命故事;別人也有不亞于你的獨特與快樂,別人更有令你驚嘆震撼的心靈歷程。走出自我的小圈子,讓你的情操在磅礴的生命大潮中洗滌,讓你的性情在豪放博愛的生命大潮中鑄就,拂去你心頭的塵污,照亮你生命的暗角。到別人那里尋找生命的金子、高尚的品質(zhì),補充你與生俱來的貧乏!到別人那里探尋生命的奧妙,那里有堅韌的毅力,有挺拔,有曲折,讓你感動,讓你心動,讓你心潮澎湃,摧毀你的軟弱、你的懶惰,重新構(gòu)建你心靈的堤壩,讓你正大、讓你光明;到別人那里聆聽諍言,那雖似長著荊棘卻充滿熱情的話語,會給你頭昏后的清醒,迷途中的徹悟,甚至是懸崖邊的勒馬。生命因別人的可愛而完整。而且看到別人的美麗,別人更會看到你的美麗,心與心相知,情與情相惜,你的生命會更加甜蜜與精彩。
看到自我,看清自己;看到別人,理解別人。
于是,生命之途不再伴著黑暗,伴著孤獨;生命之景不再陰雨迷蒙,寒風凄凄。生命中將走出一個嶄新的自我、陽光的自我。在笑聲中、在歌聲中、在祝福聲中,我伴著別人一起走過,伴著精彩,伴著甜蜜。我已成熟、自信地、高傲地走在生命之途,從而走向成功,走向輝煌。
(2004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
【技法點撥】
題目擬為《走在你我他的世界……》,不僅緊扣話題的內(nèi)容,而且富于哲思和遐想。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別人,這既是本次話題作文內(nèi)容的切入點,同時也是漫漫人生旅途中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作者善于聯(lián)想,擅長比喻。文章首段即運用一連串比喻,引出主旨“看到自己、看到別人,你的世界會更精彩,生命中的陽光也會更燦爛”。這樣寫不僅氣勢充沛,文情并茂,而且入題快,點題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