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文體意識,寫就精彩文章
A 能力要求
所謂“文體”,是指文章的體裁,即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犊荚囌f明》要求: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以及其他常見體裁的文章?!胺衔捏w要求”有兩層含義:首先,指符合試題指向的文體要求;其次,指所寫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選定文體的要求。
B 備考指考
一、符合文體要求。
高考話題作文的設置從本質(zhì)意義上來說就是鼓勵考生創(chuàng)新,給考生一個展示個性、展示才華的平臺。話題作文可以“文體自選”,但并不意味著考生可以寫成“四不像”的文章,它只是不限定某種文體罷了。不限定文體是給予考生選擇的自由,但是考生如果選定了寫議論文就要寫得像議論文,選定了寫散文就要寫得像散文。每年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也已把“符合文體要求”“基本符合文體要求”“不符合文體要求”等作為評判作文優(yōu)劣的重要條件。如果試題指定某種文體,如“寫一篇議論文”“寫一封回信”,考生便不能隨意更改文體;如果是排除寫某種文體,比如“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考生可寫的文體種類就很多,如就診報告、說明書、故事新編、劇本、寓言、童話、日記等都可以寫,但決不能寫詩歌。
二、了解文體特點。
高考寫作時要有清晰的“文體感”,即對文章體裁的一種具體的印象,一種明確的認識。記敘文的目的是要以情動人、以范示人,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所以它的文體基本特點是記敘的純粹性、材料的直觀性、結(jié)構(gòu)的時空性、語言的形象性。議論文的目的是以理曉人、以行導人,以議論說理為主要表達方式,所以它的文體基本特點是觀點的鮮明性、材料的典型性、論證的邏輯性、語言的概括性。說明文的目的是要以知授人、以用教人,以說明、解釋為主要表達方式,所以它的文體基本特點是說明的科學性、材料的知識性、結(jié)構(gòu)的條理性、語言的準確性。
有不少考生對記敘文和議論文這兩種基本文體只是有點感覺,卻把握不好分寸。在文章構(gòu)思階段,要把握住這樣幾點:寫記敘文,就主要以講故事來表現(xiàn)思想或感情,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七要素要交代清楚;寫議論文,就要闡述觀點,要用各種論據(jù)和對論據(jù)的分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論點、論據(jù)、論證三要素缺一不可;寫說明文,就要介紹被說明物的外形特征、內(nèi)在特點以及功用,注意說明的順序。其他文體一般是記敘文、議論文以及說明文的或延伸,或變形,只要注意格式就可以了。
三、選擇最佳文體。
由于話題作文對立意或作了一定的限制,或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要反彈琵琶,寫出有新意的文章就有可能走調(diào)。這時我們可以從體裁上尋找突破口,即在文體上回避一般的記敘文、議論文形式,選擇一種特殊形式,“文體創(chuàng)新”這種形式就是較好的一種。文體創(chuàng)新要注意三點:①要注意這一話題最適合寫哪種文體;②要選擇適合自己發(fā)揮的文體。如擅長形象思維的考生可選記敘文,擅長抽象思維的考生可選議論文;③要考慮自己有沒有與該文體相對應的寫作素材。如,寫記敘文,有沒有相關的一個或幾個連貫的、動態(tài)的生活故事;寫議論文,有沒有相關的事實論據(jù)和理論論據(jù);寫劇本,有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和語言積累;寫雜文,有沒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質(zhì)等。
四、文體創(chuàng)新要謹慎。
近年來,高考出現(xiàn)了各種文體“百花齊放”的現(xiàn)象,許多另類的文體也因其新穎獨特而得了高分甚至滿分,加上媒體的種種炒作,引得許多考生爭相效仿,一味地尋求文體的標新立異。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文體越新奇得分就越高。如果你沒有一定的駕馭文字的能力,沒有十足的把握,千萬不要一哄而上,鋌而走險。高考作文出現(xiàn)的網(wǎng)絡體、故事新編、劇本等文體畢竟還是少數(shù),物以稀為貴,如果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多了,負責閱卷的部門就很有可能會組織一個專門的評判小組,真正以網(wǎng)絡體、故事新編、劇本等文體的標準嚴格評分,那就未必能有意外的效果了,甚至會適得其反。
【例文展臺1】 典范的議論文
穩(wěn)中求勝(節(jié)選)
江蘇一考生
梁山智有吳用,道有公孫,武更是好漢如云。英雄如雨,卻以宋江為首。蜀國謀賴孔明,勇讓關張,卻以劉備為王。東木西金,南火北水,卻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江為人沉穩(wěn),劉備做事敦厚,戍土謙穩(wěn)厚實,終脫穎而出,施展風采,各得其所,故曰:為人沉穩(wěn),穩(wěn)中求勝,吉。
沉穩(wěn)從志而來?!?/p>
沉穩(wěn)從難而來?!?/p>
沉穩(wěn)從無欲而來?!?/p>
宋江以沉穩(wěn)之心贏得了好漢的擁護,劉備以沉穩(wěn)之心贏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中的大山以沉穩(wěn)的性格也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讓我們擁有一顆和大山一樣沉穩(wěn)的心吧,在我們的人生中也變化出不同的色彩來。
【技法點撥】
這是一篇典范議論文。文章先以設問的形式開篇,吊起讀者的胃口,接著得出“為人沉穩(wěn),穩(wěn)中求勝,吉”的中心論點,然后穩(wěn)扎穩(wěn)打,從“沉穩(wěn)從志而來”“沉穩(wěn)從難而來”“沉穩(wěn)從無欲而來”步步推進,有例子,有分析,有推理,有總結(jié),論證沉穩(wěn),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結(jié)尾回歸開頭,并將此結(jié)論推而廣之,升華了主旨。
【例文展臺2】 典范的記敘文
路是月的痕(節(jié)選)
……
我要到外地上學去了。離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條熟悉的小路,感覺到一絲眷戀與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劃過的痕,也劃過我的心。幾年時間里,我未回過一次家。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我走后,父親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飯不思,只知去河邊吹笛子。最終,我應母親的請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剛升起,當我懷著無盡的思緒在小路上行走時,遇到了等我的父親。我忽地一下子哭了出來,緊緊抱住了父親。我請求父親給我吹笛,父親答應了。哽咽的笛聲又在耳畔響起,響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憶。我感覺到父親拳拳的愛子之情,感到愧對父親的笛聲,父親愛我,愛著他的兒子。他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發(fā)現(xiàn)它和我的心竟可以產(chǎn)生如此強烈的共鳴。
……
【技法點撥】
《路是月的痕》是一篇典范記敘文。此段敘述了我因到外地上學,幾年時間里未回過一次家,應母親的請求回家看望思念我到了掉魂地步的父親的故事。與我有“隔膜”的父親用笛聲傳達他的“愛子之心”,這曾經(jīng)被我定性為“不務正業(yè)”的笛聲與我的心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從而喚醒了我對父親的愛———“我”對笛聲的認識就是這樣受著感情的支配(暗寓題意)!此段,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等記敘要素一一俱全,文體意識極強。
【例文展臺3】 絕妙的故事新編體
《孔雀東南飛》新傳(節(jié)選)
江蘇一考生
……
為了仲卿的工作,蘭芝跑東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會,在觥籌交錯中強顏歡笑,為仲卿在領導面前說盡好話。老實巴交的焦仲卿??!你怎么能讓你妻子做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間哪個人不覬覦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獨自一人承擔了多少的風言風語嗎?
當劉蘭芝看到丈夫遺落在地上的香囊時,淚刷地流下來了,那是秦羅敷的香囊,那是秦羅敷的香囊!焦仲卿沒有說什么,走到書案前寫下了休書。蘭芝仿佛聽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開的鈍響……到家了,蘭芝默默地進房,悄無聲息。第二天,縣官的兒子便來提親,蘭芝含著淚默然答應。良辰吉日選在后天?!昂筇??”媒人自顧自地說,“那可是個好日子,秦羅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p>
焦仲卿?。。?!
……
【技法點撥】
原作中劉蘭芝是一個堅強、持重、不為威武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的勞動婦女形象,在此文中她居然為了丈夫的工作而出入于各種場合;原作中焦仲卿是一個忠于愛情而不敢直接抗爭,只能消極反抗、忍辱負重的封建小吏,而在此文中焦仲卿卻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尤其令人驚奇的是,焦仲卿與劉蘭芝分離的原因竟是大美女秦羅敷這個第三者的插足……然而,我們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膽識和離經(jīng)叛道的勇氣,因為這完全是“現(xiàn)代版”,是故事新編,是對原作的一次顛覆后的創(chuàng)新。
故事新編突出一個“新”字,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新編一定要真實。這里講的真實是指生活真實與藝術(shù)真實的高度統(tǒng)一。故事新編或借古諷今、折射現(xiàn)實,或透過他們的眼睛去看現(xiàn)實,寫他們在新環(huán)境中所經(jīng)歷的故事,以此來歌頌真、善、美,批判假、惡、丑。這種作文形式,好就好在它翻了花樣,出了新意,同學們不妨試試。
【例文展臺4】 新奇的網(wǎng)絡體
把“意見”刻錄成光盤(節(jié)選)
……
請按電腦程序操作。
關鍵詞一:意見
搜索結(jié)果:社會上有極少數(shù)人由于自尊心過強,對別人的意見采取強烈反對的態(tài)度,太過于相信自己,認為別人對自己的意見是一種攻擊,不接納別人的意見。
相關鏈接:馬加爵是云南大學的一名學生,由于自小學至高中一直成績優(yōu)異,自尊心特強,對室友的意見不能理解和聽從,甚至認為室友對自己是故意“傷害”,不能容忍別人的意見,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
【技法點撥】
21世紀,網(wǎng)絡已“飛入尋常百姓家”。用網(wǎng)絡體來寫作,具有極強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此文通過不同的搜索結(jié)果,于對比中闡釋了“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的辯證關系,新穎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