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從政生涯中,曾在重慶直轄前后兩次擔任市委宣傳部長和分管宣傳工作的市委副書記,在自己的任上對宣傳南方局、弘揚紅巖精神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個人也耳濡目染,從中受到極大的教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精神,至今還在激勵著我、教育著我。在那段時間里,我也積累了一些南方局領導包括孔原同志的業(yè)績史料,至今被我視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原南方局組織部長兼西南工委書記的孔原,是南方局的一位重要負責同志,然而他的事跡現(xiàn)在則鮮為人知。明年是孔原同志誕辰100周年,值此時刻,我愿將我近期的研究成果《孔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奉獻出來,以饗讀者。借此紀念這位令人尊崇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同時為弘揚紅巖精神貢獻自己一點綿薄之力。
——作者題記
孔原(1906——1990),原名陳鐵錚,又名陳坤元,化名田夫、田心。江西萍鄉(xiāng)人。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任江西省總工會組織部長、中共黨團書記。大革命失敗后,參加南昌起義。同年冬轉至上海,先后任滬西區(qū)工會組織員、上??偣貢嚷殹?929年春被派赴蘇聯(lián),入東方大學學習。1930年秋回國,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干事、秘書、組織局組織部長,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1934年1月在中共第六屆五中全會上,補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935年5月離天津去上?;謴椭醒肷虾?zhí)行局工作。不久轉赴莫斯科,出席共產國際七大,任中共代表團代表。同時出席少共國際六大,被選為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參加赤色救濟國際擴大會議,被選為委員。1936年春入列寧學院學習并在東方大學兼課??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1938年7月回國到新疆,在紅軍西路軍余部編成的新兵營任主任政治教員、中共總支副書記。1939年4月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特別委員會(敵區(q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并任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委員、西北工作委員會委員。1940年5月被派至重慶,擔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組織部部長兼西南工作委員會書記。參與領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抗日統(tǒng)戰(zhàn)工作。
一張?zhí)貏e的結婚紀念照
這是1939年9月鄧小平和卓琳在延安結婚時的紀念照。在2004年夏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活動的宣傳報到中首次公開面世時,國內外報刊多有轉載。不少熱心的讀者通過網絡發(fā)出貼子,紛紛討論同一個問題:為什么鄧小平與卓琳的結婚紀念照上會是四個人?另外那對年輕的男女同志又是誰呢?
還是時年88歲的卓琳同志為我們解開了這張?zhí)厥饨Y婚紀念照背后的秘密。
原來,照片上另一年輕、瀟灑英俊的男子就是本文主人公孔原同志??自?,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我們黨內的老資格革命家之一,時任中共中央特別委員會(敵區(q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另一位楚楚動人的美貌女子就是孔原的新婚妻子許明。
1939年9月初的一個傍晚,鄧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許明一起舉行婚禮,由于延安膠卷缺乏,兩對夫婦便站在一起,拍了同一張結婚合影。當時,毛澤東夫婦、劉少奇、張聞天、博古、李富春及夫人蔡暢等在窯洞前為兩對新人,聚餐祝賀,孔原來者不拒,被灌得酩酊大醉,事后被許明好好埋怨一通。鄧小平卻酒量驚人,毫無醉意,眾人大呼驚奇。后來發(fā)現(xiàn),是李富春等巧施機關,以水充酒,使鄧小平免于一醉。
歲月如梭,往事依稀。當年青春勃發(fā)的兩對新人,如今只剩下卓琳大姐一人。幸虧還有這張珍貴的結婚紀念照片,見證著他們生平之中這段饒有趣味的故事,記錄著這四位革命前輩、兩對革命情侶之間的深厚情誼。
從革命圣地來到地下戰(zhàn)場
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奪取抗日戰(zhàn)爭勝利、實現(xiàn)民族獨立成為一切愛國中華兒女的共同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堅定地、自覺地肩負起時代使命,制定正確的全民抗戰(zhàn)路線,推動實現(xiàn)第二次國共合作,倡導建立起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逐漸“形成了兩個戰(zhàn)場:一個是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武裝斗爭,這是革命的主戰(zhàn)場;一個是黨領導的國統(tǒng)區(qū)地下工作戰(zhàn)場?!睘榱俗龊命h在國統(tǒng)區(qū)戰(zhàn)場的工作,黨中央先是在武漢設立秘密的中共中央長江局,與公開派駐的中共代表團和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合署辦公。1938年10月,武漢、廣州失守后,抗日戰(zhàn)爭轉入相持階段。面對戰(zhàn)爭轉向長期化的形勢,日本侵略者在繼續(xù)堅持滅亡中國的總方針下,對其侵華的戰(zhàn)略和策略進行了調整。在軍事上,日軍基本上停止對正面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性進攻,采取以保守占領區(qū)為主的方針,逐漸將其注意力集中于打擊和消滅八路軍、新四軍。在政治上,把以軍事進攻為主、政治誘降為輔的方針,轉變?yōu)橐哉握T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企圖誘使國民黨政府妥協(xié)投降。由于日本的誘降和英美對日侵略采取的綏靖政策,也由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的發(fā)展壯大,蔣介石集團的反共傾向明顯增長。
對于抗戰(zhàn)局勢的發(fā)展、國共合作出現(xiàn)的曲折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發(fā)展新階段階級關系的復雜變化,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保持著清醒的認識,作出了準確的判斷,制定了正確的方針政策。為此,根據時局的發(fā)展,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撤銷設在武漢的中共中央長江局,在中國戰(zhàn)時首都、國民黨統(tǒng)治中心重慶設立中共中央南方局。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秘密建立。由周恩來、博古、凱豐、吳克堅、葉劍英和董必武任常委,周恩來為書記。南方局大體承接了長江局的工作任務,代表中共中央同國民黨當局及其他黨派打交道,擔負維護國共合作、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進行對外交往等政治任務,同時承擔領導黨在南中國地區(qū)的工作。
幾乎與南方局在重慶建立的同時,國民黨就召開了五屆五中全會,制定了一系列反共政策,隨即發(fā)動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醞釀組織第二次反共高潮。
孔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受黨中央派遣,于1940年5月10日,隨周恩來、廖承志、張文彬等一行從革命圣地延安來到了國統(tǒng)區(qū)地下工作戰(zhàn)場,參與南方局領導工作。此時,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正不斷上升。國統(tǒng)區(qū)山雨欲來,充滿緊張氣氛。國民黨特務在成都制造了“搶米事件”,逮捕了羅世文和車耀先,又在四川各地破壞中共黨組織,川東地區(qū)先后發(fā)生南充中心縣委、梁大中心縣委、江北縣委以及五縣工委所屬組織遭破壞事件,一些共產黨員被捕。10月,蔣介石竟密令監(jiān)視周恩來、葉劍英,不得讓他們離開重慶。國民黨特務首領徐恩曾、戴笠、康澤還密商逮捕中共四川省全部地下黨員的辦法。
為防萬一,有必要成立一個秘密的黨的領導機關,在南方局不能開展活動的時候,繼續(xù)領導西南地區(qū)地下黨的活動。周恩來和南方局認為,孔原早年曾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后又到華北參加領導過北方地區(qū)黨的地下工作,是秘密斗爭的行家里手,富有組織能力和工作經驗,由他來擔此重任,無疑是極好的人選。因此,南方局決定,由剛到重慶的孔原負責建立中共西南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西南工委),領導川東、川康、貴州、湖南、云南、鄂西、湘鄂邊黨的工作。
盡管環(huán)境異常險惡,孔原卻立即趕赴重慶近郊的巴縣木洞鎮(zhèn),以廣大華行員工的公開身份為掩護,馬不停蹄地開展組建西南工委的各項工作。
正當孔原想盡辦法,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工作時,危險突然降臨:一個已成為國民黨特務的叛徒認出了孔原,他被列入逮捕名單中的第一號人物,行蹤受到密切注視。幸好周恩來及時得到情報,立即將孔原調回南方局,這才脫險。
中共南方局組織部長
1940年11月,鑒于國共關系日趨緊張,中共中央急令中共南方局常委博古和凱豐立即回延安。根據周恩來的提議,原由博古擔任的中共南方局組織部長一職,由剛從西南工委撤回紅巖的孔原接任,同時,孔原參加南方局常委會工作。顯然,這是臨危受命之舉。從這時起,到1943年6月返回延安為止,孔原一直戰(zhàn)斗在這個崗位上,成為紅巖這個大家庭的重要一員。
孔原在南方局三年多的時間特別是在擔任南方局組織部長兩年多的時間里,最重要、最緊迫的工作就是在周恩來和南方局領導下,貫徹執(zhí)行黨中央關于鞏固黨的若干決定,“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鞏固黨”,把國統(tǒng)區(qū)黨的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
建設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最根本的原則是黨中央和毛澤東提出的“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策略方針。為實現(xiàn)這一策略方針,孔原結合黨在國統(tǒng)區(qū)工作的實際,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靈活的斗爭策略和工作方式。他在1940年6月5日南方局常委會上指出,黨在國統(tǒng)區(qū)的組織建設工作務必堅決執(zhí)行中央的“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方針,堅持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原則,并切實做好應對各種困難的準備。他提出應將南方局所屬各省委、省工委、特委的負責人調來紅巖,分別聽取工作匯報,給予明確指示。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他先后參與聽取了湖南省委、鄂西特委、廣西省工委、川東特委、湖北省委、閩粵贛特委等省特委的工作匯報。在10月9日的會上,孔原進一步強調,我們總的方針仍然是埋頭苦于,積蓄力量,等待時機,黨組織要以一切方法轉入地下,要繼續(xù)審查、調動配備好可靠的干部,撤退暴露的干部。鞏固黨,一是肅清內奸,一是打入社會。黨員要真正融入群眾之中,黨的群眾工作要廣泛擴大到許多合法團體中去,黨員要利用各種公開合法的關系開展工作, 組織群眾。在1941年4月至5月的南方局常委會上,針對皖南事變后極為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孔原在會上指出,應該使黨員在理論上思想上認識中央政策的正確性、重要性和貫徹的迫切性,要從政治上來保障組織上的鞏固的任務的執(zhí)行,要使干部黨員痛下決心做長期埋伏的工作。黨員要職業(yè)化,要使黨員認識他的職業(yè)即是做黨的工作的一種方式,認識職業(yè)環(huán)境即是他的工作環(huán)境,要在職業(yè)上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技術素質,要注意對職業(yè)黨員進行教育,黨員要牢記使命獨立開展工作而不是依靠組織的介紹。要使黨員社會化,不僅不脫離社會而且要深入社會。在1942年1月的會上,孔原特別對支部在隱蔽時期的工作方法進行了論述,他指出,支部把公開的硬斗硬的方式作為中心工作是不對的。交朋友是支部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種好的經驗,更是黨的群眾工作路線的具體體現(xiàn)。
在1985年4月的一次南方局黨史資料征集座談會上,孔原在紅巖時的戰(zhàn)友榮高棠在回顧這段歷史時,很有感慨地說:“不僅要把整個組織轉入地下,而且斗爭的方式方法也要轉變,這就不是說一兩句話就可以辦到的,要做很多很苦細致的工作。……從組織形式到斗爭的方式方法整個的轉變,轉變?yōu)榈叵碌拿孛芏窢?,這使我們的干部和黨員一時難于適應,很不習慣,因此,在指示他們作這種轉變時,就必須耐心細致的給他們講清楚當時的整個形勢,在發(fā)展中為什么要提出鞏固黨的組織,國民黨為什么要破壞我們,他們采取了哪些辦法來破壞我們,為了革命的利益我們應該怎么做,等等??傊?,要把黨中央和南方局的方針以及怎樣貫徹執(zhí)行這一方針給同志講清楚,并不是三言兩語就行了的。貫徹黨的“蔭蔽精干”方針,現(xiàn)在我們說起來很輕松,而在當時實行起來就不那么簡單。……而且南方局管的范圍很寬,這就更為艱巨了?!甭犃藰s高棠的發(fā)言,孔原微微點頭。因為這樣的事就曾發(fā)生在他領導的一位普通黨員身上。
這位普通黨員叫賈唯英。
皖南事變后,鑒于賈唯英沒有暴露,又有較好的社會關系可以掩護,組織讓她留在四川做地下工作。年輕的賈唯英一心只想在“家”工作回延安或留在辦事處。鄧穎超知道后,專門找她談了幾個小時,詳細介紹當時險惡的政治情況,反復解釋中央蔭蔽精干政策的意義。鄧大姐親切和嚴肅的談話,使賈唯英終于輕裝上陣,到成都工會當了助理教育干事。
1942年春節(jié)前的一天,突然有特務冒充地下黨員和賈唯英接頭,賈唯英識破后,她只身一人返回紅巖??自右娏怂?/p>
“怎么回來了?呆不下去了嗎?”
一句溫暖的問話竟讓賈唯英傷心地哭了出來,在成都隱蔽一年的種種酸甜苦辣一齊涌上心頭。
一杯開水立即遞上來,還是孔原溫和的聲音?!安灰y過,有什么委屈和困難,說出來。”
賈唯英擦干眼淚,哽咽地說:“我不隱蔽了,像沒娘的孤兒一樣,日子太難過了……”并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孔原點頭說:“立即離開是對的,但還要另找地方,繼續(xù)隱蔽?!?/p>
賈唯英固執(zhí)地說:“我不隱蔽了,我要干革命,死也要和你們在一起!”她感到在溫和如長者的孔原面前,自己像一個撒嬌的孩子。
孔原并不生氣,而是慢慢開導:“隱蔽不是不革命,是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以便時間一到,更好地進行革命?!蓖瑫r,孔原又嚴肅批評了賈唯英組織工人參加一些進步活動的行為,指出她暴露了進步面目,不符合隱蔽的原則,要堅決改正。接著,孔原到把“三勤”策略作了詳細的傳達和解釋,最后通過詢問賈唯英的各種情況,確定她暑期投考大學。
賈唯英靜靜地聽著,心悅誠服。
為了讓一個普通的黨員執(zhí)行好黨的蔭蔽精干政策,竟先后有兩位南方局的負責同志為主做思想工作,其耐心和細致的程度可見一斑。然而這就是鄧穎超,這就是孔原,這就是當年周恩來一手培育的紅巖精神的那些實踐者們。正是由于這樣耐心細致的工作,賈唯英等一個一個的普通黨員,組成了大后方黨組織“鞏固的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p>
在此期間,孔原還受周恩來委派,與張文彬、劉長勝、錢瑛等擬定了貫徹中央《關于在大后方肅清內奸的決定》的意見,參與籌建南方局的秘密交通工作。正是在黨中央領導下,南方局迅速完成國統(tǒng)區(qū)黨組織由公開轉入地下的轉變。在深入社會,依靠群眾的基礎上,將黨的上層工作與下層工作、公開工作與隱蔽工作、合法斗爭與非法斗爭結合起來,在積極隱蔽中使國統(tǒng)區(qū)黨組織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得到加強,增強了戰(zhàn)斗力。盡管國民黨不斷加強特務統(tǒng)治,但絕大多數地區(qū)黨組織仍保全了領導機關和主要骨干,成為摧不垮、打不散的戰(zhàn)斗堡壘,在以后的斗爭中,特別是在迎接解放的決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共產黨人的鏗鏘誓言
孔原擔任南方局組織部長期間,正是國統(tǒng)區(qū)白色恐怖最嚴重的時候。生與死的考驗隨時面臨。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fā)生,國民黨頑固派把第二次反共高潮推向了頂點。中共中央判斷國民黨已準備破裂國共合作關系,在兩天內從延安發(fā)來三封急電,指示周恩來、葉劍英、董必武、孔原等南方局重要干部在最短時間內迅速撤回延安。周恩來和南方局對中央的指示進行緊急研究后,認為,鑒于局勢的緊張復雜,重慶陣地之重要,和向國民黨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政治進攻的需要,他們不能離開重慶。周恩宋向中央表示要堅持到最后,孔原等南方局機關同志亦表示,一定要與周恩來、董必武等留在重慶堅守崗位,不到最后決不離開,那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最終,中央同意了這一意見。
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孔原與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等南方局領導同志一起,懷著必勝的信念堅持戰(zhàn)斗在自己的崗位上。
作為組織部長,孔原按照周恩來的指示對堅守陣地的工作人員進行革命氣節(jié)教育,使大家從思想上做好準備,萬一在突然襲擊中被捕后,怎樣同敵人進行頑強斗爭,怎樣保護黨的組織,保守黨的機密。為勉勵大家學習先烈們堅貞不屈的獻身精神。周恩來、董必武、孔原等南方局領導同志給大家講了許多共產黨員包括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總書記季米特洛夫的英勇斗爭事跡,以鼓舞大家的斗志??自€專門翻譯了《季米特洛夫傳》,撰寫了題為《偉大的楷?!贰ⅰ斗捶ㄎ魉沟钠鞄谩返任恼略凇缎氯A日報》上發(fā)表。他在文章中十分尊崇地稱季氏為“偉大的楷模”、“反法西斯的旗幟”、“艱苦卓絕的學習楷?!?,認為在敵人的法庭上,“不是希特勒審判季米特洛夫,而是季米特洛夫審判了希特勒”,顯示了季米特洛夫“大無畏的英勇和剛毅的精神,為黨、為主義、為革命事業(yè)奮斗的自我犧牲精神”以及高超的斗爭藝術??自谖恼轮幸蟠蠹蚁蚣久滋芈宕髮W習,在嚴酷的斗爭中經受考驗,取得勝利。同進,孔原又從關心愛護干部出發(fā),及時組織撤退疏散已暴露了的干部,以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南方局領導同志的以身作則,使全體紅巖人倍感鼓舞。1月27日,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全體工作人員致電中共中央和毛澤東, “保證無論在任何惡劣的情況之下,我們仍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守我們的崗位,為黨的任務奮斗到最后一口氣?!边@是共產黨人的鏗鏘誓言,是共產黨人寧死不屈的獻身精神。南方局堅定地站在斗爭的第一線,根據黨中央的斗爭策略,審時度勢,依靠國統(tǒng)區(qū)廣大群眾,團結民主力量和各界進步人士,發(fā)動政治攻勢,迫使國民黨最高當局表示“以后絕無剿共的軍事”,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維護了國共合作關系,推動了抗戰(zhàn)向前發(fā)展。
在特殊補貼面前
1941年,是紅巖最為艱難的歲月。當時抗日戰(zhàn)爭正處在戰(zhàn)略相持階段,國內戰(zhàn)局變化無常,我黨領導的敵后抗戰(zhàn)進行得異常艱巨慘烈。同時,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也不時出現(xiàn)矛盾和危機,國民黨頑固派不僅消極抗戰(zhàn),而且還不斷制造事端,掀起反共高潮。
在那段極為嚴酷的工作環(huán)境下,紅巖的共產黨人依然還要超負荷地工作。為了維持紅巖機關的正常運轉,黨把掌管機關財務開支的重擔交給了善于當家理財的董必武。為此,董必武憑著在中央蘇區(qū)持掌財務大權的經驗,為黨殫精竭慮地撥打著這把“算盤”,他親自制定機關伙食供給標準,即:每人每月津貼分檔3.5元、4元、5元:實行包干調劑,分桌就餐。
這年底,為了改善在紅巖的中共重要領導人的生活狀況,遵照中共中央關于彳:部保健的有關決定,南方局也擬定了一個大后方干部保健標準,作出如下決定:
……南方局、南委、省特委擬三級給以物品
A,甲級書記(副書記)、各部、省委負責人,六年以上黨籍健康差的,年三十歲以上給以下物品:雞蛋二個、豆?jié){一碗(日)、肉五斤,雞六斤,糖果1.5斤(月)按渝物價系200元
B,乙級書記、副書記、委員,黨籍六年以下,年齡三十以下身體差的發(fā):雞蛋二個(日)、白糖1斤(月)、雞六斤(月),按渝物價系82元……
到1941年11月,南方局又進一步形成了更為具體的文件,指出“保健以下同志參加甲級待遇:孔原、穎超、克堅、之光、梓木、瑾玎、梓年……
以上同志包括孔原同志在內,都是一批對革命有突出貢獻的重要領導干部,且他們都擔當著極為繁重和責任重大的工作,提高他們的生活標準實屬必要。南方局也開會傳達了中央的決定。同志們認為:中央的決定當然必須貫徹,而共產黨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同樣還應不折不扣堅持。南方局責成孔原負責組織落實。但是這一規(guī)定在紅巖和所轄國統(tǒng)區(qū)黨組織的領導干部中都難于貫徹。鑒于此,1942年初,黨中央竟因為黨的高級領導人身體狀況極差,干部保健不能認真“落實”專門發(fā)了一個文件,文件闡述了適當保障領導干部生活待遇對于革命事業(yè)的重要性,繼而就如何落實領導干部待遇作出了嚴格規(guī)定,對不執(zhí)行者將“以違背中央決定處置”。但是,紅巖的的領導同志們仍然我行我素,沒有一人享用以上的特殊補貼,周恩宋、董必武甚至把自己的姓名從名單中劃去。
孔原同志曾經回憶到,這雖是件小事,但在紅巖這個集體中卻引起強烈反響。南方局領導同志嚴于律己爭先垂范,無形地影響著其他同志、深刻地教育著青年們,進而使嚴于律己、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成為了紅巖每一位同志的自覺行動,成為他們終身遵守的人生準則。
今天,我們無意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和觀念去探索孔原和南方局領導同志拒絕享受補貼的必要性,然而,我們卻渴望著這種精神的發(fā)揚光大。
紅巖生活中的“孔老板”
1985年鄧穎超重返紅巖,與當年孔原的下屬、南方局招待所所長楊繼干回憶起紅巖時代的艱苦生活。
說到往事,楊繼干滔滔不絕:
“那時我們伙食費一個月三塊法幣。我看周副主席工作太辛苦,每天睡覺很少,早晨給他增加兩個雞蛋。周副主席還不答應。我說:‘你不要管我,伙食由我安排。’周副主席火了,說:‘你不讓我管你,我讓你回去當老百姓!’”
說到這里,楊繼干突然咪著眼笑丁。說:“但是孔老板支持我,說:‘繼干同志,你做得對!’”
紅巖人都叫孔原“孔老板”。
“老板”這個稱呼,在過去中國人的話語系統(tǒng)里無疑是使用頻率極高的一個詞,不管你經不經商,一律稱為“老板”。但無論如何,顯然與共產黨員內部彼此的稱呼掛不上鉤。但是,生活的復雜性就于此,當年紅巖,就有兩位“老板”,一個是南方局的組織部長孔原“孔老板”,一個是新華日報報館的總經理熊瑾玎“熊老板”。大家喊得親切,他們也回應得自然。即使多年后,一提起孔原,紅巖人仍會說,哦,我們的“孔老板”。
紅巖人為什么稱孔原為老板,一方面是因為他資格老,大革命時期的黨員,又是南方局的負責人之一:另一方面,也與他謙虛隨和的性格和作風有關。
紅巖生活非常艱苦,但也不乏樂趣。盡管條件簡陋,大家仍想方設法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跳舞會、唱歌、演戲以及舉辦體育比賽等。孔原在蘇聯(lián)工作了五年多,學會了跳舞。每逢紅巖開舞會,他總要參加,作“音樂的散步”;孔原還是橋牌愛好者,常和大家一起玩橋牌,以放松緊張工作帶來的壓力。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孔原不太愛說話,但嘴角經常掛著一絲笑意,使人感到親近。每當這個時候,同志們就忘了他是領導,竟和他開起了玩笑。說他皮膚那么白是在蘇聯(lián)洋面包吃多了。對同志們的玩笑,而孔原也并不生氣,只是笑一笑。尾聲
1943年7月,孔原結束了在國統(tǒng)區(qū)三年多的地下工作生活,回到延安,進入中央黨校學習,后被選為大后方的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參加中共七大??箲?zhàn)勝利后,受黨派遣到東北工作。任中共沈陽市委書記,中共吉林、撫順市委書記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共中央、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委員,海關總署署長,對外貿易部副部長,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增補為中央候補委員。1975年后,任總參二部政治委員、總參謀部顧問等職。1977年8月在黨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1983年參加國家安全部的組建工作。1982年在黨的第十二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是第三、五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晚年的孔原同志十分重視對黨的歷史的總結。在他和童小鵬、許滌新、鄭伯克、徐邁進、榮高棠等的組織下,當年曾在重慶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過的一批老同志從1983年開始,對南方局的歷史資料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征集編纂。他擔任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黨史資料征集小組》組長,在征集資料的基礎上,他們共同組織南方局老同志和有關省區(qū)市委黨史工作部門,相繼編輯出版了由胡耀邦題寫書名,并被列為中國共產黨歷史資料叢書的《中共南方局黨史資料叢書》中共南方局大事記、黨的建設、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文化工作、群眾工作、軍事工作六本,成為研究南方局歷史和紅巖精神最重要、最直接的參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