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嚴
“我是一個個性張揚、崇尚自由、不喜歡掩飾的青年,這種剛正不阿的個性決定了我的命運無法平步青云?!泵舷壬猿暗卣f,“我很喜歡電視劇《大法官》中耿小泉的形象,我的個性與他非常相似。”
既然來到心理咨詢室,就讓自己暢快一次吧!孟先生向我講起了他的故事: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我分到了某區(qū)政府辦公室做秘書,辦公室一共有十來個人。領導是一個40多歲的男人,能力平平,卻對女人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大伙兒畏懼權威,見到他趕緊點頭哈腰,生怕得罪了他。依我的個性,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生存,可以想像我活得多么艱難,活得多壓抑。
我平素喜歡舞文弄墨寫點小文章,不時有百八十元的稿費送上門來。領導看著不順眼,再有心懷妒忌的好事者將這事添油加醋,大加渲染,我的日子就更難過了。我早就想辭去這份窩囊的工作,無奈父母堅決不同意,妻子單位效益不好,自己又拿不出‘一刀兩斷的勇氣。后來,我無意中窺見了領導和某女同事之間那齷齪的一幕,這一意外事件讓我不得不決定離開單位。
辭職就是自己讓自己下崗,那絕不是一件可以輕易決定的事,我思想激烈斗爭了好久,與其在這里過著受罪的生活,倒不如另謀出路。其實,我早就向往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了。我對自己的生存能力還是比較自信的,受夠了被人管制和束縛的罪,我決定去做一個自由撰稿人。于是,我辭去公職開始在家以寫稿為生,買了一臺傳真機和一臺電腦,作為SOHO一族的一員,我準備轟轟烈烈地大干一場。
可在家待了一兩個月后,那種滋味并不如當初想像得那么美妙。沒有了時間的限制,沒有了制度的束縛,新的壓力又降臨了。比如:不再有穩(wěn)定的收入,不再有醫(yī)療保險和養(yǎng)老金,心中能不焦急嗎?再就是沒有了領導的約束,整個兒人的慵懶和惰性也日漸滋長,懶床也成為家常便飯,不時的會為寫作還是休息之類的問題內心斗爭許久。幾個月下來,工作效率、收入遠不是辭職前預想得那樣理想。我是一個喜歡爭強好勝的人,在單位里就愛和別人較勁,可現在失去了競爭對手,過去的那種激情、銳氣和斗志也跟著煙消云散了。
一個人在家里工作,遠離了過去的交際圈子,與朋友來往得少了,少了與別人打嘴磕牙的機會,生活突然冷清了許多。一直希望清靜的我,竟然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寂寞。最要命的是原來上班時雖然有人管制和約束,可下了班之后還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F在可好,工作空間和私人空間“合二為一”了,工作和休息時間也沒了界限,如果想獲得更高的報酬,就要沒日沒夜地加班,保持超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
心理評述:
孟先生的處境和心態(tài)反映了SOHO一族較為普遍的生存狀態(tài),自由而不自在,收入全看自己是否勤奮,活得灑脫不灑脫也全看自己怎樣打理。過去被單位制度束縛著的肉體自由了,但生活的壓力又給人戴上了精神枷鎖。
SOHO是英文“SmallOfficehomeOffice”第一個字母的縮寫,是指那些在家辦公的自由職業(yè)者,SOHO一族主要由律師、編輯記者、軟件開發(fā)、服裝設計、音樂創(chuàng)作、網絡主持、撰稿人、商務代理、炒股等自由職業(yè)者組成。
近年來,由于社會對自由職業(yè)者的認同有所提高,為SOHO一族提供了適宜的生存土壤。個性和自由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看重,而職場日益市場化,福利待遇社會化,雇主越來越少考慮雇員的住房、醫(yī)療和養(yǎng)老問題,使雇傭雙方的離心力越來越強,職工缺乏歸宿感和安全感,由此導致了SOHO的日益流行。
從人的本性來看,沒有多少人愿受管制和束縛的,但是現實又將人置于進退兩難的心靈迷途。有人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便感覺無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在SOHO這片自由的生存空間里,人的個性、才華和潛能的確得到較大程度的發(fā)展和發(fā)揮,并獲得了社會的認可。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得到與失去同時發(fā)生。掙脫了煩人的制度管理,新的煩惱、新的壓力又會接踵而至。自由職業(yè)者游離于體制之外,心理上難免缺少安全感和歸屬感,就像一只被獅子追趕的山羊,終日要為生存而疲于賣命,成功時沒人分享喜悅,失敗時沒人撫平創(chuàng)傷,那種孤獨和寂寞,那種生存壓力和危機感就成為束縛靈魂的“緊箍咒”。
成為SOHO一族后改變了什么?
離開了制度和上司的束縛,人的劣根性(如惰性)就會膨脹起來,很多人是需要有鞭策才能奮力前行的,離開了管束就亂了陣腳,陷入心理迷茫中。
在家辦公的人交際圈較小,導致了人際交往的萎縮。SOHO一族由于人際交往的不足,會產生孤獨寂寞感,愉悅體驗減少。
孤軍奮戰(zhàn)產生寂寞感。和他人在一起,可以提高人的驅動力水平。爭強好勝的個性,由于缺少競爭的社會參照系,失去了對手和競爭目標,人的銳氣和激情自然會慢慢消退。
單獨工作的生活空間,使個體與社會心理支持系統隔斷。遠離親友的生活會讓人感到孤獨無助(親友、同事),而心理支持系統的喪失,又對個人惡劣心境的改善和心理危機干預產生不利影響。
給SOHO一族的建議:
不要隨意加入SOHO一族。走出家門上班不僅是生活所需,也是心靈的需要。SOHO一族需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因而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家辦公的。一天睡上20小時,也沒人扣你工資,工作成效完全取決于自控能力。對于那些不會合理安排時間、自制能力較差的人來說,他們需要在外力的控制下才能勝任工作。所以,當你決定加盟SOHO一族時,一定要先對自己的個性、能力、風格和工作內容進行評價和定位,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在家辦公。
增強安全感,減輕精神壓力。現代社會的不可知因素太多了,并不因為現在小康,就可以永遠高枕無憂。很可能因為一個飛來橫禍,一次意外的變故,一場不期而遇的疾病,就將你擊得一敗涂地、一貧如洗。在自己有能力時將醫(yī)療保險、意外保險、養(yǎng)老保險都買好,解除后顧之憂,減輕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才能活得更加灑脫。
增進人際交往,尋求精神支持。雖然在家辦公,但仍要堅持自己的社會交際圈,經常與人保持溝通和交流,增進人際交往,可減少和延緩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家人、朋友永遠是SOHO一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持者。
科學管理自我,合理調節(jié)生活。要過好體制外的自由生活,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管理,自己擔負起這個責任來。按照生活節(jié)律和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定時參加文體活動,勞逸有度,工作和非工作要有界限,才是科學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比你賺幾千塊錢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