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水
時下,老年人患憂郁癥、癡呆癥者越來越多,究其原因,比較復雜。不過,專家以為,這與有些老人不善于“鍛煉”嘴巴有一定關(guān)系。比如,一個遠離兒女的老人,平時獨自賦閑在家,想找個人說話都做不到,這就會有很重的失落感;倘若老伴先走了一步,就更寂寞萬分,憂郁寡歡。如此一來,他們的嘴巴將變得更“懶惰”了!遼寧省營口市家住太和莊的一位叫李茵的老人,已有77歲的高齡。剛退休一陣,她的生活可謂過得“有滋有味”。隨著孩子先后成婚及前幾年老伴離她而去,她對生活有了“度日如年”的感覺。每到晚上覺得冷清、空寂。只有憑借電視來打發(fā)時間。好在李老師過去是位教師,意識到如果不盡早“排憂解慮”,將會影響自己的健康。于是,李老師就開始走出家門,去街道“老年之家”,主動找鄰居們“神侃”;將過去的同事請到家里來打牌、下棋;她還朗讀詩詞,以充滿激情的語調(diào)及清晰的讀音,將杜甫、歐陽修等名家作品及其內(nèi)涵表達無遺。這樣,李老師每天話一多,好心情自然而來。由此看來,元代鄒鉉在《壽親養(yǎng)老新書》中將“與良朋講論”,歸于健身長壽法則,是有其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