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 藜
粵菜中用雞,多為全只,但也有些菜肴只用其中一個部位。雞的各部位均有特點,吃雞的人會各有所好,有人喜雞胸,有人欣賞雞二翼,雞尾則喜惡各走極端。專業(yè)人士對各部位的使用都有所安排。
1.雞頭皮薄骨多,全無肉質,一般用于熬湯或下雜處理。
2.雞頸皮厚而闊,肉少骨多,宜取皮或熬湯用。
3.雞脊骨硬肉薄,不宜起肉,但有雞的鮮味,宜用于煲、燉。
4.雞翼肉紋細而筋骨少,肉鮮滑而味清香,在粵菜中應用最廣,不論筵席散餐,皆能用作上菜的主料,諸如泡、炒、炸、■、鹵等,無一不可。
5.胸肉(包括雞柳肉)除主胸骨外,全無骨骼,肉紋細而瘦肉多,適宜于撕成絲和切片;雞柳肉可剁成茸,制作丸狀的食品。
6.大腿肉多而瘦,富有雞鮮味,宜于起肉切片或清燉。
7.小腿肉較少而筋絡多,宜于起肉切丁,或制作燒、燉、炸等食品。
此外,尚有雞爪、尾等,皆屬下腳料處理,但如果處理得法,尚可作名貴菜肴的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