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俸君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品牌”的話題再一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的確,品牌是關乎企業(yè)生死攸關的一件大事。一些想打品牌、樹名望的企業(yè)主們費盡心機、絞盡腦汁甚至不惜重金請大牌名星上陣,但結果卻讓很多企業(yè)得不償失。
品牌故然重要,但如果沒有深厚且獨特的企業(yè)文化內涵和過硬的質量,即使樹起了“品牌”也只是曇花一現。
說到品牌,筆者想起了流傳于印度的一則小故事:
爺孫倆趕著一頭毛驢馱著貨物進城去賣,貨賣完了,孫子騎上驢往回走。路上有人看見了,說小孩子不懂事,不知敬老,自己騎驢卻讓老人走著。于是他們換了位??捎钟腥苏f老頭沒愛心,不知道愛惜下一代,老人忙把孩子也扶上鞍鞒。沒多久,又有人說他們殘忍,不知道保護動物。結果,爺孫倆只得都不騎了。這時,又有人開始嘲笑他們,說他們傻,閑著現成的驢子不騎自己走,純粹是資源浪費。無奈之下,爺爺嘆口氣對孫子說,看來我們只剩一個辦法了:抬著驢走!
魯迅曾在一篇文章里對此評價說,“無論讀,無論做,倘若旁征博訪,結果是往往弄到抬驢子走的?!逼髽I(yè)或商家的“做”,比如做品牌,當然比“驢子問題”復雜,但“旁征博訪”的確不少,最終走上了“抬驢”之路。做品牌“旁征博訪”,說白了就是沒有主見,沒有體現自我風格的一貫堅持,左顧右盼一陣子之后,最終毫無建樹。這暴露出眾多企業(yè)或商家最大的問題:就是貪欲過多。正是這種貪欲而使得自己的品牌被自己的欲望淹沒和腐蝕。
君不見,在市場經濟的20多年里,眾多品牌如過江之鯽,好生熱鬧,然而這些品牌沒多久又都化為過眼煙云。雖然有不少優(yōu)秀品牌終于站住了腳,有的甚至已經成為能在世界上叫得響的名牌,但是絕大多數品牌,包括一些曾經名噪一時的品牌卻倒在了“利”的誘惑上,被誘惑砸倒了。
曾經備受媒體和民眾關注的某知名火腿品牌,因“敵敵畏事件”而慘遭市場打擊,幾乎陷于崩潰的邊緣。雖然之后此品牌表現出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的決心,但要想走出困境,再拾昔名,恐怕并非易事。市場法則向來殘酷,絕對不會對“疏忽”網開一面,也沒有任何僥幸可言。
建立一個品牌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但要毀滅它卻再簡單不過了。品牌的高知名度既意味著財富也伴隨著高風險,越是業(yè)界赫赫有名的大品牌越應具備強烈的危機意識。一味追求品牌的價值,而忽略品牌的根基,讓它在市場的風雨中檢驗,這種短勢又短利的品牌價值會毀掉企業(yè)賴以立命的所有。而只有堅持自己的原則,打造過硬的企業(yè)質量,并通過向社會傳播品牌自身積極而良性的信息,使目標公眾對企業(yè)有清晰完美的認知,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公眾對品牌產生認知和喜愛。
另外,創(chuàng)新,對一個企業(yè)來說也十分重要。一個企業(yè)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便不可能有品牌,辦企業(yè)更無從談起。創(chuàng)新是一種企業(yè)理念和精神,可以說是融入其血液中的一種精髓?,F在國內某些企業(yè),滿腦子“利潤”、一肚子“策略”,只知道玩花弄虛,把老實做人、踏實做事這些最根本的原則拋到了九霄云外。在他們眼里,品牌、誠信、信譽這些東西都不如“產值”和“利潤”好看而實際。這實在是本末倒置。眾多品牌在“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后,最終的結果是,“好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