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末,經過古陶瓷研究界與文物考古部門三代人近半個世紀通力合作與不懈努力,先后經過多次窯址調查和六次科學考古發(fā)掘,2000年終于在河南寶豐清涼寺村找到了為北宋宮廷燒制御用汝瓷的窯口,并由河南省文物局、寶豐縣政府共同舉辦寶豐清涼寺汝官窯考古新發(fā)現專家論證暨新聞發(fā)布會,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古陶瓷專家、學者及考古學家,中央、省、市各大媒體的新聞記者及省、市領導等百余人參加。經過現場考察、鑒賞出土的重要汝瓷實物標本,專家論證一致認為:寶豐清涼寺確為宋代汝官窯無疑。
由于新文物法的頒布,文物交易有法可依,文物市場遍地開花,文物藝術拍賣公司出現在大部分省份。民間所藏藝術品、文物、珠寶等在市場內屢有珍貴藏品出現,意想不到的是在市場內竟然偶有汝窯藏品,有的還是汝窯珍品,既令人驚喜,又讓人有些不可思議。仔細想來,宋汝窯珍品流傳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社會各階層人士歷經滄桑,御用品流入民間不足為奇。作者有幸認識幾位民間收藏古陶瓷愛好者,從他們那里見到幾件汝瓷作品,經過鑒賞與甄別,并結合科學測試,確認是汝窯精品無疑,且保存完好,真是難能可貴。其中個別汝窯作品曾經過拍賣行鑒定與評估,且價值不菲。按他們自己的說法:端著金碗討飯吃,只因“不識廬山真面目”。征得藏家的同意,現將個人鑒賞之認識與大家共享:
汝窯筆掭:口徑13厘米,高3.8厘米。屬于文房用具,主要是宮廷、貴族、學者、雅士們臨池時,用于蘸墨的毛筆在器物上調理均勻,故稱筆掭。整體作花瓣形,敞口,平沿,斜壁,淺盤,平底,下為空足。造型講究,工藝精細,花瓣組合,構思巧妙。全滿釉支釘燒制,底有五個米粒狀支釘痕,釉層細潤,開片密布,釉色粉青。為汝窯傳世珍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
汝窯小口細頸瓶:口徑5.3厘米,足徑6厘米,高20厘米。小口,沿外馳,細長頸,鼓腹平底,下有圈足,微向外撇。整體造型,器身修長,亭亭玉立,線條流暢,工藝精細。器施滿釉,惟足底露胎,為墊餅燒制。釉層光亮,勻凈細膩,開片密布,釉色粉青泛綠。經測試,為典型的汝窯精品之作,充分展現了宋代汝瓷造型之亭亭玉立、秀麗優(yōu)美之時代風格。保持完好,實屬難得之佳品。
總之,對汝瓷佳品的收藏與鑒賞,不僅可以了解汝瓷,認識汝瓷,而更重要的是欣賞汝瓷是一種藝術美的享受,心曠神怡,令人陶醉。從中可以領略到汝瓷文化的內涵,享受到汝瓷文化藝術之精髓。汝瓷是古陶瓷中一個重要派系,極具豐厚的文化藝術底蘊。它既有造型秀麗、工藝精湛、技術卓絕之特點;又有釉層勻凈、蘊潤如玉、青色淡雅、寶光內潤之特征。特別是它具有極高的釉色玉潤之文化品位,造型高雅之藝術風格。超凡的制瓷工藝技術,整體秀美的形體靈氣,含蓄的時尚美學,獨特的釉摻瑪瑙,形成特殊的色澤和紋路。釉層光亮玉潤,器表開片密布,且多為魚鱗狀;在顯微鏡下觀察,釉內形成稀疏的氣泡,其周圍出現珍珠狀的亮點,恰似晨星寥若,妙不可言在陽光折射下,釉內布滿隱約可見的紅斑,奇景絕妙,彰顯壯觀。猶如晨星出海,又似長虹懸掛。有春光大地之美妙,夕陽晚霞之奇景……,各種奇妙景象,隨著你藝術靈感之遐想,構成汝瓷特有的藝術魅力,妙趣橫生。汝窯作品之成就,為世人所公認,它不僅是匠師們智慧之結晶,制瓷工藝之豐碑,也是享譽中外的國瓷代表作。李苦禪大師曾有題詞曰:“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盡善盡美也”?!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愿這靈性天地的汝瓷珍品,能給世人增添幾分藝術享受和無盡的樂趣。
(責編:耕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