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在古玩市場從一農(nóng)民手中購得一枚乾元重寶鎦金錢。該錢通體藍綠繡,略露鎦金,后經(jīng)小心剝離,才露出大面積金黃色。錢徑2.85厘米,穿徑0.8厘米,厚0.15厘米,重6.9克,錢背刻花,外部刻曲線間隔點劃,類似順天元寶背刻花圖案,詳見附圖。本人資料有限,查諸譜未見,請同仁賜教。
張××
編者后記:
此錢以彩照觀之,應為刷金,而非鎦金。
讀編語絲
致董大勇先生并《收藏界》
董老并《收藏界》:愚系《收藏界》忠實讀者。喜收藏,尤以古泉為甚,十年來孜孜以求,亦小有收獲。吾之收藏蓋以藏家、刊籍為師,以實踐為要。每遇閑暇,常流連于市攤店肆而不倦。今歲初,喜遇《收藏界》,見圖文并茂,遂每期必購,津津以讀之,甚慰。然尤愛“老董泉苑”版塊,此中薦物、鑒真、答疑,科學而有據(jù),足見董老泉識淵博,治學嚴謹。
于收藏類刊物專設“泉苑”乃《收藏界》之獨到,縱觀當前諸多收藏??m有古錢論壇,亦甚零散,皆未有系統(tǒng)刊載者。況日前錢幣專著雖多,但多為圖冊,致使按圖索驥者眾。然通過《收藏界》之“古瓦縱橫”篇目而受啟發(fā),由此致言董老并《收藏界》,何不在“老董泉苑”開辟古泉連載窗口,系統(tǒng)論述古錢之收藏、鑒真、傳拓等技藝,及歷代古泉之特征、版別和與古泉有關(guān)之趣事以饗讀者?再,古錢地域性很強,如齊之刀、豫之布,非西域所鑄有,西夏之幣亦非中原所出也。董老若能將甘陜之幣或貴地錢幣出土情況相繼刊出,則眾泉友必受益匪淺矣!誠如是,當為泉界之幸事,并定能將我古泉文化發(fā)揚光大也。如恐實物不以相繼,也可倡議泉友供拓,抑或圖片,抑或?qū)嵨?,也可向泉好征文,未嘗不可。愚以為,廣大泉友亦當樂于此焉。
《收藏界》誕生以來,現(xiàn)已成為廣大收藏愛好者之良師益友,倍受廣大讀者青睞。在我市也擁有眾多讀者。借此,望《收藏界》能立足于當?shù)靥攸c、立足于滿足讀者,將甘陜之風土人文、古跡名勝、藏界物事等,盡多介紹給中外讀者,辦出自己的特點來。華夏之大,風土民俗各有所異,所謂觀園林佳境應屬蘇杭,覽蜀道之險當在四川。故,此處小景,彼為大觀。何者?蓋物出于此,而彼地鮮也。甘陜大地,物華天寶,有其獨特而深厚之文化底蘊,歷史之足跡已將她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貴地諸多歷史文化遺產(chǎn)為外地所莫可有也,誠愿《收藏界》充分發(fā)揮己之所長,于收藏界獨領(lǐng)風騷,如常青之樹,深深植于廣大收藏愛好者這一“沃土”之中,繁茂永遠。以上贅語,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孟慶東
2004年11月19日書于羲之故里
(責編:丁 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