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齋館印鑒賞
清坑產(chǎn)翡翠綠色環(huán)凍石印章
印紐雕一只螭虎,盤臥石上。頭部回望,嘴張眼瞪,背部胄甲立起,已顯鋒芒;四爪鋒利,尾巴在頭部下方,含力如劍隨石而垂,一幅神圣不可侵犯之容。
印文:擁書一室(四靈朱文),隨石形而篆。左右兩條螭虎頭朝上,在“擁”字左右開頜而動,似有將“擁書一室”為“匾”銜而掛之?!皳頃皇摇必Q排,其中“擁”和“書”各占一格,“一”和“室”字占一格,“室”字兩豎左長右短,留出空間,不但參差頓生,更重要的是意喻作者藏書不全,空間極大,藏?zé)o不盡之感,真是神來之筆。
邊框與印文融合為一,“擁”字頂上開的二扇小窗,暗示這一室書也要透氣見光。
清坑昌化白凍石古獸紐方印章
昌化白凍石產(chǎn)于浙江昌化,是昌化石中名貴印材。
印紐古獸,扭身曲臥,嘴略張,眼圓睜,頭戴王冠,額下象征權(quán)位的令牌懸掛胸前,毛飄抖,腿含力,栩栩如生,好一尊獸王之態(tài)。
由于年代久遠(yuǎn),白色的凍石染滿黃色,透著富貴和靈性。
印文:碧云林屋(白文),四字布局采用“三方”式,即:方邊框、方字體、方筆畫。這在印篆中極為罕見。
這種篆法,字體呈方,大小一樣,沒有機(jī)6讓和錯落,筆畫也沒有粗細(xì)之分,全部方筆。一般人用篆,最大問題是板滯而無生氣,但西麓可能早有準(zhǔn)備,為保持這種“三方”式風(fēng)格,而又避呆板無生機(jī),他采取了“碧”中白字一橫不封口,“云”中二橫各留邊,“屋”字尸部留出氣孔的篆法,使全印已有活“眼“,再加上紅色印底映出的橫縱之線和幾何形圖案,全印皆活。真是“小心落墨,大膽奏刀”,印文渾厚,古樸,端莊而大氣。
昌化白凍石古獸紐方印章
二、假印章辨?zhèn)?/p>
4.鑒原印文辨?zhèn)畏?/p>
這方用壽山杜陵凍石造假的落款識為趙叔孺的印章是當(dāng)代所作,時間不會超過20年。這方印章的作偽者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和篆印功力,邊款刻得相當(dāng)不錯,但細(xì)看印章,則漏洞百出。
一是趙叔孺從沒有治過這樣的印章,這是作偽者硬力喲趙叔孺先生的;二是印章的印文源于清篆刻名家王應(yīng)綬所篆之印(見右上角圖);三是如參照王應(yīng)綬之印仿篆,其篆刻功力與原印相差千里。
印章沒有什么收藏價值,但作偽者所用老坑杜陵石印料,價格可在3500—5000元左右。
壽山杜陵凍石古獅紐方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