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古至今,從宮廷到民間,都有焚香凈氣、焚香撫琴、吟詩作畫和焚香靜坐健身的習俗?,F(xiàn)隨手捻來幾段與朋友們共享。
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只香幾,上置三足香爐,皇帝升殿時,爐內(nèi)焚起檀香,致金鑾殿內(nèi)香煙繚繞,香氣四溢,使人精神振奮。
古時的諸葛孔明,彈琴時不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焚香助興。古代文士淑女操琴時焚香,也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種幽靜風雅的氛圍。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觀書時,齋中常要焚香。他在詩中寫道:“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閑看玉谿詩”。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更十分青睞焚香靜坐和修身養(yǎng)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購買十多斤檀香,并建一“息軒”,常在軒中焚香靜坐。他題詩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笨梢姺傧沆o坐的養(yǎng)生健體之功。
現(xiàn)代國畫大師齊白石也十分尊崇焚香作畫的神奇作用。他說:“觀畫,在香霧飄動中可以達到入神境界;作畫,我也于香霧中做到似與不似之間,寫意而能傳神?!?/p>
在家中經(jīng)常焚香,可以醒腦清神,去濁存清,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且有延年益壽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