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康熙與“宮門獻魚”
“宮門獻魚”是清御膳名菜,它是選用整條鮮魚洗凈后,斬成頭、身、尾三段,將頭、尾兩側(cè)剞蘭草花刀,身段剝皮,剔去骨刺切成片,配以熟瘦火腿、大海米等。經(jīng)分別烹制后,頭、尾放盤的兩則,白色魚片碼頭、尾中間,兩色兩味,形如宮門中躍出條魚,據(jù)傳此肴為清朝康熙皇帝親筆命名,且是清宮廷大典中必備的菜肴之一。
康熙九年(1671年),康熙皇帝南下暗察民情。一天,他來到云南“宮門嶺”,這是一個十分險要的山嶺,嶺下有個天然大山洞,洞寬3.3 m,形如宮門,宏偉非凡。東邊是一片山坡草地,西邊有一池塘。這天中午,康熙來到池邊一家小酒店里,經(jīng)打聽后,點了“一條魚,一壺酒”。很快,店家便將酒、菜送上桌,康熙食后感覺很美,并問道:“店家,此菜何名?”答曰:“腹花魚?!痹瓉泶唆~生于池塘,專食鮮花嫩草,魚腹上長有金黃色的花紋,故得此名??滴跻粫r興起,便揮筆給店家寫了“宮門獻魚”四個大字,落款為“玄燁”。不久,江浙總督路過這里,見店門上掛著“宮門獻魚”署名“玄燁”的牌匾,大吃一驚,經(jīng)了解原委,果真是當今天子所賜。自此,消息傳開后,凡路過此的游客,都要進店嘗嘗皇上御筆親題的“宮門獻魚”這道名菜。
清宮名菜“宮門獻魚”如何傳入民間?據(jù)說1912年清王朝覆滅,宮廷御廚們也各奔東西,有的則流落到其他城市,為了謀求生計,便開設(shè)專門經(jīng)營宮廷菜點的酒樓食店。于是,這一古老技藝的宮廷菜,得以流傳民間,但正宗的“宮門獻魚”還得到云南天然大山洞才能吃到。
13.康熙與八寶豆腐羹
康熙皇帝不僅在治國方面是個頗有作為的皇帝,而且在生活方面也是較儉樸的君王。封建皇帝一餐千金,食則水陸百物、山珍海味,飲則瓊漿玉液,而康熙皇帝的儉食卻是有名的。
據(jù)史載,康熙皇帝十分喜愛吃質(zhì)地軟滑、口味鮮美的清淡菜肴。有一次他到南方巡視時,暫住在蘇州曹寅的織造府衙門里。這曹寅就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為了接駕,伺候好皇上,曹寅派人從各地采購回來大量山珍海味,又吩咐名廚精心操持。無奈不對康熙的口味,珍饈美饌吃起來也味同嚼蠟,這下可急壞了曹寅。
曹寅多方苦尋,終于用重金從蘇州“得月樓”酒家請來名廚張東宮。要求他做出清淡、爽口、 有蘇州特色的菜。為了讓皇帝吃得高興,張東宮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shù)后做出一道色、香、味誘人的佳肴。
這道菜極合康熙的口味,品嘗以后,極為滿意,此菜鮮美可口,因為它是用豆腐和八種食料配成的,皇帝賜名為“八寶豆腐羹”。返回京城時,傳旨把張東宮帶回北京,賞他五品頂戴,在御膳房專門印制了“八寶豆腐羹”的配方,受到賞賜的大臣,都要到御膳房去領(lǐng)取配方。
八寶豆腐羹的制作方法:
原料:嫩豆腐250 g,蝦仁、雞肉、火腿、莼菜、香菇、瓜子、松子各40 g,食用香蔥、味精、醬油、鹽、濃雞湯等適量。
制作:①把豆腐、火腿、蝦仁、雞肉等切成小丁;②炒鍋上火,待油熱后,把各種炒熟后,放入雞湯,再加各種調(diào)料燴成羹狀即成。
這款美味佳肴用料平常,卻是難得的人間極品,您也不妨自己試試,看看能否依食譜做出“八寶豆腐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