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君
鳳梧:失學女童在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資助下復學
周標亮1981年出生于廣西百色市平果縣鳳梧鄉(xiāng)仕仁村巴雄屯一個壯族農(nóng)民家庭。她生得漂亮可愛,父母就給她起了“標亮”(壯語:漂亮)的名字。巴雄村是一個石山村,山多地少,惡劣的環(huán)境使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貧困。雖然貧困,周標亮的父母省吃儉用,仍將小標亮送去了仕仁小學。
然而,在她讀四年級時,禍從天降。1992年底的一天,村里發(fā)生了一場火災,大火燒毀了一排房子,周標亮家也在其中。家一下子變得一無所有,小標亮自然也就失學了。
從此,復學就成了小標亮每天必作的夢。她沒有哪一天不眼巴巴地望望父母,真想聽到父母說出一句:“今天你可以去讀書了?!泵鎸λ哪抗?,父母總是默默地把頭扭過一邊。有時,抑制不住內(nèi)心對上學的渴望,小標亮就跑到學校,站在教室外聽聽老師上課。“我什么時候才能上學呵!”這了這個夢,她不知流了多少次眼淚。
三個月后,班主任黎老師來到了小標亮家,興奮地對她說:“標亮,你明天可以去上學了!”幾番期望又幾番失望的小標亮對這突然到來的喜訊不敢相信,她說:“我家現(xiàn)在沒有錢,等有錢了我再去好么?”“咳,這孩子,”黎老師說,“錢你不用操心,有人資助你了!”
是的,有一位老人在關心著革命老區(qū)的孩子。1992年下半年的一天,一位中南海的工作人員來到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為希望工程捐上5000元,說這筆錢是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捐的,并說老人希望將這筆錢捐助他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百色老區(qū)的失學兒童。不久,這筆錢被送到廣西百色地區(qū),資助平果縣希望小學(原仕仁小學)的25名因貧困而失學的學生。
后來人們才知道,這位老共產(chǎn)黨員不是別人,正是小平同志。
平果——田東:一個優(yōu)秀學生的成長和憧憬
鄧爺爺和希望工程給了周標亮溫暖和希望,也使周標亮深深懂得上學機會來之不易。她學習十分刻苦,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她很快把耽誤的課程補回來了。
1994年8月,周標亮考上了平果二中。她走上了更為艱苦的求學之路,因為離開了家,生活開支增大了,而家境貧困依舊。為節(jié)省開支,她常常不在學校食堂買飯菜,而是從家里帶來米、油、黃豆,每到吃飯時,用飯盒裝上米,撒上黃豆和油鹽混煮,就這樣打發(fā)一餐。生活上的艱苦絲毫沒有影響她學習的刻苦,初中三年,她一直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年年被評為“三好生”。
1997年2月,周標亮初中畢業(yè)前夕,從北京傳來噩耗,鄧爺爺逝世了!標亮腦子里頓時一片空白,傷心地哭了。敬愛的鄧爺爺離開我們了!我們還期盼著以優(yōu)異的成績向鄧爺爺匯報呢!在學校召開的悼念會上,周標亮再次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報答鄧爺爺?shù)年P懷,報效祖國。這年8月,她考上了田東民族師范。
中師三年,周標亮學習之勤奮一如既往,共獲得“校級十佳品德生”、“優(yōu)秀畢業(yè)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14項榮譽。但她并不只是一個“書呆子”,她還積極地參加班級、學校的活動,先后擔任了副班長、團支部書記、校學生會女生部部長等職務。田東師范的女生都知道的“悄悄話信箱”就是周標亮創(chuàng)辦的。在參與校學生會的事務時,周標亮發(fā)現(xiàn)一些同學心里有這樣那樣的苦惱,可又不知道向誰訴說,于是她便產(chǎn)生了辦一個“悄悄話信箱”的念頭,主動為女生排憂解難。曾有一位女生給她來信:“當年的老師和同學都追求我,我想拒絕,又怕失去多年來對我恩重如山的老師和同學之間純潔的友誼,我矛盾、失眠、作噩夢,無心上課。救救我,標亮!”周標亮對戀愛沒有“經(jīng)驗”,她就去請教老師,還去圖書館找來有關書籍,為這位女生找出了解脫的答案。中師三年,她成了女生們的“大姐”和諍友。
2000年6月,周標亮即將師范畢業(yè)。何去何從,一時成了同學們的話題。這段時間,周標亮似乎比往日沉默了,這是因為她心里有太多的思考。她何嘗不想繼續(xù)讀大學,這是她心里最大的愿望;她何嘗不想進城打工,因為她16歲的弟弟為了供她讀書,輟學到廣東打工去了,她很想讓弟弟復學;她何嘗不想找份收入好的工作,以回報含辛茹苦的父母。憑她的“名氣”,要做到這些并不難。然而,她最終選擇了回家鄉(xiāng),她決定回家鄉(xiāng)的希望小學去當一名教師?!凹亦l(xiāng)的貧困是因為教育的落后,我要回到家鄉(xiāng),點燃大山的希望之火?!?/p>
北京----悉尼:“希望之星”展現(xiàn)中國青年的風采
2000年6月初,下課的時候,周校長找到她,說:“標亮,你要出國了!”周標亮還以為周校長跟她開玩笑呢?!笆钦娴模 敝苄iL掏出了一封邀請函,這是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寄來的。函中說,周標亮已被選為“希望之星”,將代表230萬希望工程受助學生和全國青少年參加悉尼奧運會青年營活動。
周標亮高興得跳起來,她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的喜悅!能出國看看外面的世界,與來自全球180多個國家的青少年歡聚一堂,能去奧運會現(xiàn)場看看祖國健兒頑強拼搏的風采并為他們加油,該是多么美妙的事!特別是她是赴悉尼的兩名“希望之星”之一,是從1000多名“希望之星”候選人中選出來的,她感到特別的幸運!
6月12日,周標亮來到北京,參加“中國希望之星邁向奧運青年營”啟動儀式。
9月12,兩顆“希望之星”飛赴悉尼。
9月15日,奧運會開幕。周標亮在她的日記里記下了這一天的經(jīng)歷:入場儀式開始了,幾個國家過去,還不見中國隊,我有些急了,坐在我旁邊、來自新加坡的梅雪瑩告訴我,運動隊是按英文字母排列入場的,中國隊的第一個字母是“C”,還得等一會。正在愣神,梅雪瑩拉了我一下,說:“來了,來了!”我們立即站起來,可能是我太激動了,站起來后,我竟然不知道我要干什么,只是目不轉睛地盯住國旗和運動員,連歡呼和吶喊也忘記了。當我意識到該助威的時候,中國隊已經(jīng)過去了。我后悔得直想哭。哦,中國,我都沒來得及喊你一聲呢,你就走遠了?!白鎳赣H”絕不是抽象的名詞。當你身在異國,你就會自然而然地體會到,祖國真的是母親。
在悉尼的日子里,兩顆中國“希望之星”參加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次晚會,主持人要每個參加者表演一個節(jié)目,周標亮沒準備節(jié)目,便即興表演了一段壯族舞蹈,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晚會后,不少異國朋友紛紛圍上來跟她合影,說她的壯族服裝“非常非常地漂亮”,壯族舞也跳得“非常非常地棒”。青年營期間,每個人都要選一門課學習,周標亮選了畫畫。才幾天時間,自然不會有多大進步。但她感受到了另一種收獲,就是國外的教學方法。比如說,老師會將每個人的作品都掛出來讓人評點,而在國內(nèi),卻只掛出成績好的作“展覽”。她想,以后上了講臺,也要嘗試一下。
置身奧運會現(xiàn)場,自然要看比賽。一次她被安排觀看一場羽毛球比賽,是中國隊對印尼隊,觀眾席上華人觀眾很少,聽到的盡是印尼人的助威聲。標亮急了,扯開嗓子大喊起來:“中國,加油!”這下看臺上馬上響起一片“中國,加油!”場上的中國隊員還向她致敬呢!她喊得更起勁了,當起了啦啦隊長。當中國隊贏了之后,她心里真是說不出的開心!
鳳梧:希望之星要點燃大山的希望之火
從悉尼回國后,周標亮正式告別校園,回到平果縣報到。然而現(xiàn)實并未如她所愿,盡管她表示愿意回到鳳梧鄉(xiāng)希望小學任教,但有關部門并未安排她。等了三個月后,周標亮不愿這樣閑等下去,她想,縣里不安排我,我自己去聯(lián)系吧。她去了鳳梧鄉(xiāng)希望小學,學校接納了她,讓她當了一名代課老師,每月工資150元(實領105元)。
鳳梧鄉(xiāng)是平果縣較為偏僻落后的鄉(xiāng),距縣城有30多公里;而希望小學又是全鄉(xiāng)較偏僻的學校之一,距鎮(zhèn)上有10多公里路。它的前身是仕仁小學,1992年由希望工程牽頭投資改建而成,校名由薄一波同志題寫。它是廣西第一所希望小學。
學校的老師們對周標亮的“歸來”表示了極大的歡迎,20多名教師中,有近一半是她以前的老師。當年的班主任黎老師已不在學校,調(diào)到鄉(xiāng)教育組去了,他特地找到周標亮,對她說:“既然作出了這個選擇,就安心地教下去,有什么困難盡管提?!?
學校沒有住宿,周標亮便回幾公里外的家住。她每天早早地起床,就往學校趕。她教一年級語文課,她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嘗試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比如穿插一些游戲,在游戲中增強學習,她的課很受學生的歡迎。她針對山區(qū)學生語言能力差的狀況,加大拼音教學力度,如今她的學生一個個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她同時還教學生音樂,在周標亮的精心“調(diào)教”下,班上已有好幾位同學會讀譜了!
“你去過北京、上海、香港、悉尼,現(xiàn)在又回到落后的家鄉(xiāng),沒有感受到一種巨大的失落?”不時有人這樣問她。“差異感肯定是有的,但看你怎么看待,家鄉(xiāng)是落后,但它是自己生長的地方,沒有理由嫌棄她?!彼卮鸬煤芴谷弧4謇锏慕忝脗儎袼拥暨@份貧寒的工作,與她們一起到廣東打工去,她拒絕了。她認為山區(qū)的孩子們需要她,她不能離開他們。
如今,周標亮已成為希望小學的正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