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拳迷的眼中,職業(yè)拳擊永遠是一副殘忍的模樣,那些拳擊手們也時時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一時之間,兇狠仿佛就是拳擊的代名詞。于是乎,那些看上去并不兇惡的拳手們就讓眾多拳迷覺得與拳擊總是格格不入。魯伊茲就是其中的一個,他那一副憨厚老實的外表和低調(diào)的作風,使他有了一個\"沉默的人\"的稱呼,讓他即使是拿到了重量級的冠軍也不為拳迷所看好,哪怕他是擊敗了大名鼎鼎的老霍。盡管這位拉美歷史上第一位世界重量級拳王為世界拳擊史書寫了新的篇章,但他依然給人以尚未入行的感覺,無論圈內(nèi)圈外,都把他視為一個匆匆過客,各種媒體充斥了對他的嘲諷和調(diào)侃。尤其是在他被羅伊·瓊斯戲弄一番之后,他似乎已經(jīng)被遺忘,成為一個歷史的記憶。
沉默的魯伊茲可能還是一個當今重量級內(nèi)最沒有特點的拳手,他既沒有什么可以一擊致勝的重拳,也沒有諸如\"機槍\"和\"匕首\"這樣近戰(zhàn)的細活兒。在與瓊斯的升級大戰(zhàn)中,瓊斯運用了快拳和打了就跑的戰(zhàn)術,依靠他那靈動的身影在點數(shù)上占優(yōu)而獲勝,根本沒有傷及魯伊茲。由于魯伊茲無論從步法到進攻的套路和速度,都不足以與靈活多變的比他小上一號的瓊斯相抗衡,重拳又無法給予瓊斯以致命一擊,只好眼睜睜地將自己的WBA王冠拱手與人。但沒有特色的魯伊茲能夠在當今風云變幻的拳臺爭霸中有如此成績,也并非浪得虛名,他賴以成名的便是他的執(zhí)著和拼刺刀的打法,讓他的對手在比賽中常常感到有些畏懼。因此,盡管大多數(shù)拳壇人士都不看好這位拉美人,但曾和他大戰(zhàn)36個回合、并兩次負于他的霍利菲爾德就認為魯伊茲很不好對付,認為他的拳法看上去雖然沒有什么獨到之處,但要想輕易打敗他并不容易。同樣,這也成為了約翰遜不得不采用故意犯規(guī)的殺傷戰(zhàn)術來遏制魯伊茲進攻的原因。但能夠像霍利菲爾德和約翰遜這樣正確認識魯伊茲的人為數(shù)并不很多,大家還是把他的實力大大低估了,以至于當他要與拉曼對壘拳臺時,人們都覺得他如果面對身材與自己相仿,但手臂明顯長于自己的拉曼,尤其是面對拉曼那曾經(jīng)擊倒過劉易斯的重拳和威脅極大的左刺拳,將很難占到便宜。大家?guī)缀醵颊J為,這位\"沉默的人\"在\"巖石\"面前可能要真的永遠沉默下去了。
但魯伊茲畢竟是魯伊茲,他沒有被曾經(jīng)的拳王稱號遮住雙眼,也沒有因輸?shù)羧惗鵁o所適從,他總是積極地訓練,耐心地準備下一場拳賽。他的心無旁騖使他在一片不被看好聲中擊敗了霍利菲爾德,也使他能夠在失手于瓊斯之后依然挺立拳臺。
無論是拳迷、拳擊界的業(yè)內(nèi)人士抑或魯伊茲自己,都十分清楚,與拉曼的比賽將是一場不能失敗的比賽,這場比賽將可能直接決定魯伊茲在拳臺的走向。
2003年12月13日,注定是魯伊茲值得紀念的一天,他在WBA的\"過渡性拳王\"爭霸賽中以點數(shù)擊敗拉曼而成為過渡性拳王,為他討回羅伊·瓊斯曾經(jīng)給他的羞辱提供了一個天賜之機。盡管這場比賽被諸多媒體稱為\"令人昏昏欲睡\"的比賽,在比賽中魯伊茲多次采用了摟抱的戰(zhàn)術,使比賽場面十分難看,以至于觀眾的噓聲和譏笑貫穿于比賽始終。但這一切都不能掩蓋這場勝利對魯伊茲的重大意義,有了這場勝利,魯伊茲就有了再次成為拳王的機會。而事實上,也正是由于瓊斯挑選泰森作為挑戰(zhàn)者,而拒絕與魯伊茲比賽,WBA才安排了魯伊茲和拉曼這場比賽。魯伊茲成為\"過渡性拳王\"之后,瓊斯如果不在今后的3個月內(nèi)接受魯伊茲的挑戰(zhàn),那就只好在3個月后把WBA重量級拳王的金腰帶交出,魯伊茲也將再次成為WBA的重量級拳王。
可能直到現(xiàn)在,還會有眾多的人懷疑魯伊茲的實力,但這場比賽無疑給了那些懷疑他的人一個重重的回擊,\"沉默的人\"終于在他職業(yè)生涯的攸關之際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也讓全世界的拳迷看到了他的質(zhì)樸之后的另一面——不屈不撓。
不是在沉默中爆發(fā),就是在沉默中死亡。魯伊茲顯然屬于前者,通過這場比賽,他成功地使自己與克里欽科兄弟、劉易斯、瓊斯等一線拳手們比肩,成為讓那些對他不夠尊重的拳手們的噩夢。有了拳臺上幾番磨難,再加之他的不屈不撓,他必將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王者。也許,他會成為拳壇的又一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