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
人的財富有多有少,人的職務有大有小,人的地位有高有低。但是,這都不是最要緊的。財富可以繼承,有不勞而獲的成分;職務可以授受,有投機的因素;地位可以世襲,有先天的條件。對于人來說,金錢、權(quán)力、富貴,乃至于美色等等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也不是最有力的東西。
惟有思想可貴。思想者足以昂起高貴的頭顱!思想不可以遺傳,思想不可以私相授受,思想不可以世襲。腦袋長在自己的脖子上,自己用自己的腦子思考。思想是自在之物,思想是自覺之物。在中國古代,書籍是思想的化身,人們用一句諺語肯定了思想的神圣價值:“遺子孫千金,不如一《經(jīng)》?!边@里的“經(jīng)”,是指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如《詩經(jīng)》、《尚書》、《周易》、《周禮》、《春秋》、《樂經(jīng)》、《論語》等七部經(jīng)典。這些經(jīng)典,支撐著中國古代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入世目標。古人說:“書中自有千鐘黍,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他們所說的“書”,就是指這些經(jīng)典。有思想,就有知識;有思想,就有智慧;有思想,就有理想、抱負;有思想,就有價值,就有一切的一切。
因為思想包含著知識、智慧,甚至是財富、地位、榮譽等等耀眼的字眼,因此,思想是最有力的東西。在德國的諺語中,思想是一只在夜幕時分展翅的貓頭鷹:“夜幕降臨,貓頭鷹才飛起?!睙o獨有偶,在中國的古訓中,也十分推崇思想的力量。《易經(jīng)》說:“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碧斓刈匀唬凑账鼈兊姆▌t運行,不舍晝夜,永不停息;那些有思想有品格的人啊,努力地在塑造自己,增長自己。在這里,思想是第一前提,是首先重要的。“起飛”也罷,“自強”也罷,離開了思想,就是一句空話。思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它不能用斤來稱,不能用斗來裝,也不能用黃金來衡量。思想,支配著人們的日常言行,支撐著人們的社會實踐?!八枷胗卸噙h,我們就能走多遠?!边@是最貼切的估量!
我們的老祖宗孔子早就有這樣的慧識,他教育人們用思想生活,用理想支配行為。《論語·雍也·十二》為我們記載著一段饒有辯證法智慧的對白。學生冉求說:“老師啊,并不是我不喜愛您的仁道學說,而是力不能及,雖然很努力了,可是進步不大?!笨鬃诱f,冉求的話錯了?!皩W習就像走路一樣,果真是力氣用完了,就會半途而廢。可是,你還沒有走呢,怎么知道力所不及呢?你的問題不在力量上,而是在思想上:你將自己劃定在達不到的界限內(nèi),就沒有動力了,怎么可能進步呢!”原來如此!很多人終生不能克成其功,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并不是力所不能,而是在思想上將自己劃定在不可企及的鴻溝之外。看來,在思想上停止的地方,行動就停滯不前;思想越高遠,前途就越遠大。
(本文作者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博士后,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武漢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指導小組成員。)
推薦人:武漢 王 倩
油荒:拉響能源戰(zhàn)略警報
11月份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油荒”從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迅速蔓延到整個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并隨之向內(nèi)陸省份推進。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陜西、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成品油、尤其是柴油,均因供應緊張而采取限量銷售措施,有的甚至出現(xiàn)了柴油斷檔。許多沒有油料來源保證的社會加油站不得不掛上了“免戰(zhàn)牌”。
“油荒”何以肆虐
2003年,我國成品油的市場供應比去年同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出乎意料的是,進入10月份,國內(nèi)成品油的需求突然急劇增加,遠遠超過了市場投放量。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這次“油荒”突然降臨并迅速席卷大半個中國,主要是供需矛盾的急劇激化。
從國際市場看,9月24日歐佩克宣布減產(chǎn),導致全球原油資源出現(xiàn)緊張,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三大交易所的油價至今依然在高位徘徊。國際市場油價的攀升,直接導致國內(nèi)石化生產(chǎn)企業(yè)生產(chǎn)成本增加。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集團為規(guī)避損失,采取了更為謹慎的低庫存策略。另一方面,不少沒有規(guī)模效益的小煉油廠招架不住高成本、低市價的雙重壓力,干脆停產(chǎn)或限產(chǎn)。產(chǎn)量減少、成本增加為市場油品供應的緊張做了最好的注解。
此外,私家車逐漸增多,春運用油高峰和成品油庫存儲備期已經(jīng)來臨,再加上我國部分地區(qū)今年冬季電力供應緊張,火電廠大量依賴柴油助燃發(fā)動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全國用油量在淡季不淡,反而躥至歷史最高位。
湖南 鄭 濤
與總編對話
周總編:
看完《財經(jīng)文摘》2004年第一期,覺得卷首語《一歲的小伙子》非常精彩。我算是一個資歷比較久的財經(jīng)類媒體的讀者,與我所買的貴刊試刊號相比,貴刊的成長速度讓人欽佩。但正如您所說,一歲的孩子還是稚嫩的。所以我想冒昧地指出兩點可能的錯誤。之所以說可能,是因為我并非依靠英文去閱讀過原文,只是依靠閱讀常識下的判斷。若不對,請您原諒。
一是貴刊2004年1月號《看看誰擁有了韓國公司》一文中,有一處“財政經(jīng)濟部事物管”。“事物管”這個名詞我相信可能是由于在翻譯過程中沒有對應的名詞,只好按字面意思直譯。但如此一來,大大破壞了原句的意義,容易引起讀者的混淆。同文的最后一段,將“副總裁”的“裁”字打成了“載”字。
二是《中國電力商機無限嗎?》一文中,有一段“十年前,曾花上萬美元投資于中國電力行業(yè)的歐美發(fā)電商們”,“上萬美元”疑為“上億美元”之誤。而在隨后的“梅州灣發(fā)電廠工程,耗資7000億美元”“7000億美元”似應為“7000萬美元”。
瑕不掩瑜,即使我說的錯誤真的存在,貴刊的光彩也不會受到影響。而我祝愿貴刊越辦越好,成為中國財經(jīng)傳媒中的《讀者文摘》。
青島 張 寧
封面的沖擊力不夠,內(nèi)容中專業(yè)分析過多,希望能從《財經(jīng)文摘》中得到及時的,更多更廣更精的財經(jīng)資訊。
北京 張 勇
致謝!致歉!
有一次周末加班,突然接到讀者來電,說他沒有及時收到雜志,由此聊開。這位先生是替他在讀MBA的妹妹訂閱雜志,因為其妹不便收到雜志,便由他訂閱,每月進城轉(zhuǎn)送。讓我感動的是,他從早上8點開始打電話,還讓朋友輪流打,直至我上班時接到這個電話。更讓我感動的是他說地址“廣東博羅縣長寧鎮(zhèn)羅浮山花崗石柴廠”一長串字時,我聽不太清楚,他便一個一個字告訴我怎么拼寫,沒有一點責怪怨煩之意。末了,他還感謝我,說我們的雜志辦得很好,在惠州、廣州、深圳有廣泛的讀者群,大量的人在傳閱。而“總編觀點”、“人物”、“商業(yè)評論”、“品牌閱讀”欄目是他比較關(guān)注的。在此我對他表示謝意,并因為雜志未能及時傳遞而致歉。另外,他沒有留下名字,他的妹妹叫曾文婷,請允許我替曾文婷女士向如此關(guān)愛著她的哥哥表示感謝,也希望他們對本刊多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