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跳蚤這個詞時,千萬不要把它和骯臟、吸血等不好的字眼連在一起。因為在下面的文字里,你會發(fā)現(xiàn),你可能也被比成了那種個頭不大、但跳得很高的不那么討人喜歡的家伙。
在香港軒尼詩道逛街,不留神進了天地圖書??创说昀习鍎⑽牧际俏依嫌训拿孀由?,決定買他幾本書。
一眼看到了臺灣天下文化出版的《大象與跳蚤》,作者是英國人查兒斯·韓弟(CHARLES HANDY),我第一個念頭是敢情外國也有跳蚤,第二個念頭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約沒有幾個見過跳蚤了。是封面上的一段話讓我決定掏腰包的:
究竟人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生活?
與杜拉克齊名的管理思想家韓弟,將龐大的組織形容成笨重的大象,自由獨立的個人工作者則是靈活的跳蚤。他說,21世紀(jì)將會是跳蚤的天下,而且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成為跳蚤的轉(zhuǎn)變。但是,如何成為一只快樂充實的跳蚤?如何和大象共存?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意義?
韓弟所說的大象和跳蚤是一種比喻,這個比喻也是他的靈光一現(xiàn)。那是在一次演說之后,不少人向他述說他們所工作的組織步履沉重有如大象。韓地立即就把大象和跳蚤聯(lián)想在一起,盡管兩面都不討好,但他覺得很形象。按照他的原話:
大象就是二十世紀(jì)雇員社會的基石-大型組織。跳蚤是獨立工作者,有的擁有自己的小企業(yè),有的是個體戶或與人合伙。
其實韓弟本人也經(jīng)歷了大象到跳蚤的過程。他讀完了牛津,進入皇家殼牌石油公司,這可是一頭大個兒的大象。49歲時下決心脫離大象,成為了一只跳蚤。大象的弱點和跳蚤的艱難,他一清二楚。書中舉了一個典型的大象例子:
韓弟剛加入殼牌時,自己琢磨,覺得公司如果改變煤油的運輸辦法就可以省下不少開支。他把計劃寫下來,放進一個精致的資料夾,滿懷信心地走進主任辦公室。主任卻連翻也不翻,一臉不屑地問:
你進公司多久了,韓弟?
六個月,長官。
那你想我們公司干這行多久了?
呃......五十年?
精確地說是五十五年。你真的認(rèn)為進公司才半年的你,比得過有五十五年經(jīng)驗的公司嗎?去做點別的有意義的事吧。
韓弟很失望,但只得照辦。因此他一直在懷疑,許多所謂自由市場中的大公司,本身不過是中央集權(quán)國家在商業(yè)領(lǐng)域中的對照版本罷了。要我揣摩韓地的心理,其實他那時起就心生反骨了,決心成為一只跳蚤了,只不過大象所提供的安定與舒適不是那么好舍棄的罷了。
至于成為跳蚤的好處,韓弟在本書的第三部分寫得很透徹,限于篇幅,只能把大致的標(biāo)題羅列于下:勇于嘗試,熱情定會實現(xiàn);自我學(xué)習(xí),日新又新;自信地打出名號;均衡充實的工作組合;塑造自己成為品牌;永不退休的跳蚤;聰明有彈性的生活組合;既競爭又多樣化的個人主義,等等。透過這些題目,一個自由的、上進的、快樂的、高效的跳蚤跳到了我們面前。
在以前的社會里,人到了中年再轉(zhuǎn)到陌生的行業(yè),也許不可想象。尤其在中國大陸,公有制經(jīng)濟曾經(jīng)把一個人的生老病死都管起來,自己根本沒有擇業(yè)的可能。人只能是依附于大象,不可能成為跳蚤。但是今天不同了,每個人都可以做,而且必須做很多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就是說,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跳蚤。大象在不斷蛻變的,而跳蚤永遠是一只跳蚤。但是跳蚤如何自由自在地歡快無比跳躍,還是可以看看這本《大象與跳蚤》。
最后要說明一點,本人不久前也成了跳蚤。當(dāng)讀者在某處看到一群快樂的跳蚤時,沒準(zhǔn)其中一只就是我。
(韓弟,這位在愛爾蘭出生、劍橋與麻省理工學(xué)院研讀過的學(xué)者,被世人譽為當(dāng)代英國管理哲學(xué)大師。他的著作在歐美備受推崇,影響深遠。\"天下文化\"先后出版他的五本重要著作:一、《覺醒的時代》:解讀吊詭新未來(1995)。二、《變動的年代》:從不確定中創(chuàng)造新愿(1997)。三、《組織寓言》:韓弟給管理者的21個觀點(1998)。四、《適當(dāng)?shù)淖运健罚喝伺c組織的希望與追尋。五、《大象與跳蚤--預(yù)見組織與個人的未來》:這是一本接近自傳的著作,70歲的韓弟,指述自己49歲時決心脫離大企業(yè)(大象),做一個獨立工作者(跳蚤)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