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天天悶熱潮濕起來,梅雨即將來臨,這種氣候條件最適合蘑菇等真菌類的生長繁殖。閑暇之際,邀上三五好友到郊外的小樹林去采蘑菇,這可是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的一件快事。但是,吃蘑菇的時候可得小心哦!面對自己的勞動成果千萬得多個心眼,可別把毒蘑菇吃進(jìn)肚子!讀到這里,您也許會認(rèn)為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誠然,各大媒體也已經(jīng)做過各種各樣的報道,但盡管如此,各地蘑菇中毒的消息仍頻頻見諸報端。為此,筆者在街頭進(jìn)行了隨機(jī)采訪,看看社會大眾對毒蘑菇究竟了解多少。
問:您認(rèn)識有毒蘑菇嗎?會吃從野外采來的蘑菇嗎?
路人甲:我分辨不出蘑菇是有毒還是沒毒。所以,我只從市場上買來吃,絕對不會到郊外、樹林或竹林里去采。
路人乙:我是從湖南來的,從小就跟著父母上山采蘑菇,有沒有毒我很清楚,相信自己不會去采有毒的蘑菇的。
路人丙:聽說有毒的蘑菇顏色很鮮艷,采的時候注意點(diǎn)就可以了,只采那些白色、黃色的不就行了?
如何辨認(rèn)毒蘑菇
上述三位路人的話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卻不完整。如果按照他們的方法行事的話,仍有可能發(fā)生中毒!這絕不是故作驚人之語。
路人甲是比較謹(jǐn)慎的。確實(shí),在市場上買來的蘑菇一般說來是比較安全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在流動攤販那邊買到了“面生”的蘑菇就要多留心了,不妨問問自己周圍的鄰居有沒有吃過,可別貿(mào)然嘗試。若是那些曬干盒裝的蘑菇,在吃之前也要注意,倘有比較顯眼的、和別的不一樣的蘑菇,應(yīng)予剔除,別以身試“菇”。
路人乙的做法是很危險的。同樣的蘑菇生長在不同的地方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原本生長在湖南當(dāng)?shù)氐哪⒐降搅松虾?、江蘇、浙江等地區(qū)就有可能產(chǎn)生毒性,不可大意!
路人丙所持的“有毒蘑菇鮮艷”的想法很泛泛,并沒有太多的指導(dǎo)意義。首先,什么樣的顏色可稱為“鮮艷”,沒有一個固定的標(biāo)準(zhǔn),多半要靠采集者的經(jīng)驗(yàn),像我們這些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恐怕還沒有這樣的能力。而且,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某些色彩并不鮮艷的蘑菇卻有劇毒,例如白毒傘等。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大致鑒別蘑菇是否有毒:
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常呈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
看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fàn)睿螤罟之?,菌面厚?shí)板硬,菌桿有菌輪,菌托桿細(xì)長或粗長,易折斷。
看分泌物:將采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桿,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后在空氣中易變色。
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氣味。
擦拭:用蔥在蘑菇的菌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一般無毒。
水煮: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或與些許大蒜、大米同煮。蘑菇煮熟后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說明蘑菇有毒,變黃則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則說明蘑菇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以上介紹的只是一般的方法,并不是100%安全有效。所以,最好不要隨便到郊外去采食野蘑菇。
蘑菇中毒的癥狀
如果不幸食用了有毒的蘑菇,就應(yīng)及早治療,一旦延誤,后果將是不堪設(shè)想的。問題是:一些患者會把蘑菇中毒的癥狀和其他的中毒混淆,甚至單純地認(rèn)為是吃壞了肚子。所以,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蘑菇中毒的癥狀。一般說來,蘑菇中毒主要分為胃腸炎型、神經(jīng)精神型、溶血型和肝腎綜合征型等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