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服務,是職業(yè)道歉服務者受人之托,代他人向對方致歉,以調解其不便解決的矛盾,最終達到化解矛盾,握手言和的目的。此項服務是精神文明建設在新時期的一種表現形式和方法,它的社會覆蓋面廣,涉及到家庭、鄰里、同事以及其他方面人與人、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各類非法律范疇而不便解決的矛盾。通過道歉服務,可以化解矛盾,改善人際關系,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它是精神文明建設在新形式下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道歉服務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少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在前進,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和意識也隨之改變。在快節(jié)奏的日常生活中,在頻繁交往的商品經濟中,人與人之間因磕磕碰碰或誤解所發(fā)生的矛盾和糾紛也難免增多,且這些矛盾相當數量不屬法律范疇,就其表面看雖是小矛盾,但在某種程度上卻隱藏著危機,如不及時化解,易使矛盾積大,甚至激化。觸犯法律所造成的后果無論是對受害人還是對違法者都是無法挽回的悲劇,其社會危害性也不可低估,所以很需要社會化的道歉服務組織去調解矛盾,為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架起溝通心靈的橋梁。道歉服務事關百姓的安居樂業(yè),事關社會的安東團結,事關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尤其是在我國社會主義處級階段,精神瓦那名建設就更需要道歉服務業(yè)。
二、道歉服務組織的作用對現行行政機構工作是一個補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對城市職工、居民之間發(fā)生的非法律性質的矛盾,主要依靠企事業(yè)單位的工會、婦聯和居委會等群眾性組織去調解,農村則以村委會或村民去調解。但在計劃經濟全面轉向市場經濟的形勢下,尤其是近年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在騰飛猛進,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和意識也在明顯更新的情況下,傳統的組織機構,陳舊而慣用的工作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已遠遠落后于形勢。雖然這些機構在調解企事業(yè)單位內部職工、當地居民以及村民之間的矛盾仍有優(yōu)勢,但對不同單位,不同地區(qū)之間的職工居民或村民之間發(fā)生的綜合性矛盾的調解就顯得力度不足。目前就城市而言,人事制度和用工制度的改革,改變了過去一張調令定終身,一生一種職業(yè),一個單位,一個工作地區(qū)的就業(yè)制度,用工制度的靈活性,推動了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也增大了職工的流動性,加之非國有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外來務工人員的猛增,本單位對部分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是難以掌握的,何況非國有企業(yè)相當數量目前還沒有工會、婦聯等組織;居民住宅多元化、商品化、外來人員流動化、單元房人際關系封閉化、社會關系復雜化等因素形成的矛盾,社區(qū)居委會對某些事由不易覺察和不便調解的。另外在個人情感和隱私方面的矛盾,當事者輕易不會或根本不會讓本單位、本地區(qū)的組織或熟人參與的;就農村而言,由于農業(yè)機械化的發(fā)展代替了手工業(yè)的耕作,農民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去發(fā)展工業(yè)、商業(yè)、養(yǎng)殖業(yè)以及走出家門進城打工等,從而改變了長期以來單搞農業(yè)的模式。由于生產模式的轉變,加之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農民對未來的事業(yè)拓寬了眼界,因而社會交際由單一化到多樣化、社會化,因而矛盾的因素也復雜化。在這種情況下,現行的農村基層組織對新形勢中出現的新問題的調解,沿用傳統的工作方法顯然落后于形勢。
上述社會問題,道歉服務組織的出現在調解綜合性、復雜性、非法律性的民間矛盾中就有他的優(yōu)勢。它不受單位、地域的制約,可以跨區(qū)域、跨省、市去做工作,另一方面,道歉服務組織調解矛盾不同于法院的調解,也不同于親戚朋友的調解,前者易有強制性,后者易有偏見行。道歉服務組織是民間調解,既沒有強制權,也沒有偏見行,它是處于中立地位,在雙方的矛盾中起著降溫和潤滑的作用,以使僵化許久的矛盾得以緩解和避免激化。另外在某些矛盾的調解上通過道歉服務組織比通過法律程序更具有人情味,更容易被當事人所接受,這種舉措既化解了矛盾又修復了雙方的關系和感情,其效果很好。
三、道歉服務事業(yè)任重道遠
人到世間,生活于矛盾之中,由于若能們在學識與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各自所受的教育不同,加之經濟收入與消費水準不同,以及先天賦予的品行與處事的不同等諸多因素,這就造成了矛盾的基因,其基因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尚需高度發(fā)展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在日常生活中是難免發(fā)生矛盾,而且矛盾的產生無論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都是常見的。尤其是在道德倫理,利益沖突婦女顧眄所出現的旁人不助、組織不管、執(zhí)法機關不理的非法律范疇的矛盾更為顯見。
矛盾的發(fā)生是自然的,亦是必然的,它是隨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fā)展而變化,即物質文明與精神瓦那名越是提高,矛盾的復生率越會下降。兩者的關系是水與火的關系。道歉服務組織的出現,有利于降低犯罪率,減輕執(zhí)法機關的工作量,對協助政府、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改善人際關系,化解矛盾將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它是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任重道遠。
道德服務剛剛興起,目前面臨著諸多困難,這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為此,呼吁政府予以重視,并將其納入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行列,在政策上給予扶持,易使其長足發(fā)展,更好的服務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