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崩潰的狗
巴甫洛夫研究室的一位研究員,以“古典制約”的方式訓練狗來分辨圓形圖案或橢圓形圖案。他讓圓形圖案和食物配對,使得狗看到圓形圖案時,能預料食物的出現(xiàn),即會流口水。起初,橢圓形長軸與短軸的比為二比一(即扁橢圓形和圓形很容易區(qū)別),此時,狗的分辨能力極好。但當橢圓形越來越接近圓形時,狗的分辨力就越來越困難。最后,當橢圓形的長軸與短軸之比為九比八時(連一般人都難以將它和圓形分辨),狗的分辨力即使再怎么訓練也無法改善,而且出現(xiàn)來回踱步、亂咬東西等焦慮不安的癥狀,最后連原來具有的分辨力也消失了。
筆記:長期處于必須做極細微分辨或判斷的情況中,會導致一個人鉆入死胡同,最后精神崩潰,而且喪失原有的理智與判斷力。
執(zhí)著的信天翁
信天翁這種海鳥,具有飛越任何海洋及在任何海域獵食的能力。它們可以遨游四海,但卻只到固定的地方交配繁殖。太平洋中的中途島是萊桑信天翁及黑腳信天翁傳統(tǒng)的繁殖地點,在中途島成為美國的軍事基地后,來此筑巢的信天翁常成為飛機升空及著陸的障礙,因此美軍運用各種手段來阻擾信天翁的光臨,但都沒有成功,每年仍有成千上萬的信天翁在煙幕彈的濃煙中重臨該島。信天翁似乎沒有選擇的余地,因為這里是族群的會集之地,如果有一兩只飛到別的島去棲息,它們“個人”也許可以過得很好,但卻失去了交配與育種的機會,這是它們無法接受的。
筆記:盲目地驅散一個傳統(tǒng)的族群是逼迫他們走上滅絕之路,為他們集體安排另一個生息聚集之所才是上策。公元630年,李世民安撫突厥之決策,置長遠治本之道,比老美對印第安人要強多了。
個人是無法離開族群而生活的,魯濱遜生存下來需要難以想象的毅力。
剝削鴿子
看過這樣的故事:一家人養(yǎng)了幾只鴿子,經(jīng)過數(shù)年飼養(yǎng),鴿子繁殖很快,從當初的幾只很快成長為數(shù)百只滿天飛翔的大鴿群。
一雙鴿子每次下蛋兩顆,孵兩周左右小鴿子便出來,再三周至一個月,小鴿子學會了飛便離家而去。鴿子父母會又再下蛋兩顆,因此不到個半月便又有一雙小鴿子離巢成家。
鴿口暴漲,使養(yǎng)鴿者難以負擔,更弄污鄰居衣物,把鄰居的花草啄爛。
這家人決定控制鴿子的數(shù)量,宰食乳鴿。乳鴿十分肥美,大家都贊不絕口。但鴿子群實在太大,鴿子繁殖能力太強,加上其他鴿群的鴿子不斷加入,家里總不能每頓飯都吃鴿子,因此,鴿子數(shù)便難以控制。
最后惟有吃鴿子蛋。
當家的男人捉走剛學飛的乳鴿子去宰殺,乳鴿子父母不知不覺沒啥反應。但當家的男人拿走鴿子蛋不讓它們孵,拿了兩三次,鴿子父母便十分不滿意了。它們不在窩巢里下蛋,故意在外面下蛋把蛋摔破。最初這家人以為是意外,但后來差不多每次鴿子都這樣做,才意識到這是鴿子父母們魚死網(wǎng)破式的慘烈抗爭。于是,這個當家的男人采取妥協(xié)做法,每下蛋兩次讓鴿子們孵一次,但鴿子們鐵了心不干,拿走它們的蛋它們下次便把蛋摔破。
最后當家的男人買了一堆乒乓球,拿走鴿子蛋的時候把兩只乒乓球放在窩巢里。鴿子端詳乒乓球一會便乖乖坐下來孵蛋。孵了三周沒動靜鴿子便斷定這“蛋”壞了孵不出來,把“蛋”推到窩外。鴿子父母見到“鴿蛋”在地下蹦蹦跳傻了眼,但沒有不良反應照常在窩巢里下蛋,當家男人照樣用乒乓球把蛋給換了,雙方便相安無事。
這是個有趣的故事。
筆記:欺騙的最高境界不單是使被欺騙的人心甘情愿,更要使他們被欺騙了還很快樂很滿足,自以為生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