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導(dǎo)演: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
主演:詹姆斯·卡維澤James Caviezel
莫妮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
美婭·摩根斯坦Maia Morgenstern
盧卡·里奧奈洛Luca Lionello
發(fā)行:新市場影業(yè)公司Newmarket Film Group
劇情:基督受難再現(xiàn)銀幕
耶穌基督受難前的最后12個小時。
達芬奇的名畫《最后的晚餐》讓世人知道了耶穌在蒙難前如何坦然面對這場必然的死亡。身處光明中的耶穌手持酒杯和薄餅,對自己的信徒侃侃而談;而躲在黑暗處的猶大則是一臉的恐慌,他知道,自己的下一次擁抱將會讓面前這位睿智的賢者陷入死亡的漩渦……
這些都是油畫中所描繪的。2004年2月,一部描述耶穌受難的影片將會被搬上銀幕。
故事發(fā)生在最后的晚餐之后,耶穌抗拒了魔鬼的誘惑,然后被羅馬士兵帶到了耶路撒冷城內(nèi)猶太法利塞教眾的面前。他的言語被當(dāng)成了僭越狂妄的瘋話,大祭司和教眾就這樣宣判了耶穌的死罪。接著,耶穌又被帶到執(zhí)政官比拉多的面前,比拉多意識到自己的審判將無可避免的帶來政治上的沖突,于是他決定聽從希律王的旨意。希律王讓百姓在耶穌和罪犯巴拉巴之間做出選擇,結(jié)果是巴拉巴被無罪釋放,而耶穌將接受懲罰。耶穌就這樣被交到了羅馬士兵的手中,飽受鞭笞之苦。然而,盲目的百姓仍然認為對耶穌的處罰遠遠不夠。直到此時,比拉多才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不得不將耶穌推向刑場。
耶穌背著十字架蹣跚的走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前方的路通往蒙難地高爾高沙。在蒙難地,耶穌被釘上了十字架。十字架上,耶穌經(jīng)受了最后的考驗——被上帝所遺棄。經(jīng)受了恐懼的耶穌看著圣母瑪麗亞,大聲喊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話:“我的十字架使命完成了。父??!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里!”
剎那間,天地失色……
幕后:富有激情的劇組
《耶穌受難記》拍攝開始于2002年11月4日,歷時10周于2003年1月封鏡,投資2千5百萬美元。影片全部在意大利取景,主要的外景地選在了意大利的南部城市莫托拉和塞恩希塔工作室搭建的耶路撒冷城區(qū)中。后者中的場景包括審判耶穌的宗教法庭,比拉多的宮殿以及耶穌被鞭笞毒打的刑場。
導(dǎo)演梅爾·吉布森要求攝影師卡雷波·戴斯夏爾賦予影片一種卡拉瓦喬式的巴洛克風(fēng)格,用強烈的色彩對比突出一種逼真的攝影效果。這使影片看起來更為暴力,更為陰暗,每一個鏡頭都顯得那么不可思議。影片中有40%的內(nèi)容是在夜間或在封閉的室內(nèi)拍攝的,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更能體現(xiàn)出光明與黑暗之間的激烈沖突。片中服裝的色調(diào)以棕色、黑色和淺褐色為主,在配合場景總體色調(diào)的同時,這種色彩也能夠更好的詮釋人物的內(nèi)心和性格。
一個燙手的山芋
1988年大導(dǎo)演馬丁·斯科西斯推出了《基督的最后誘惑》,片中因為大膽觸及天主教教義而在上映后引起巨大爭議,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環(huán)球公司的高層官員湯姆·鮑洛克說:“我們收到了幾百萬封觀眾來信,2萬5千人在環(huán)球公司的門前舉行示威游行。我們甚至接到了一些恐嚇信?!弊詈笥捌钠狈窟M帳僅為840萬美元。有了這個前車之鑒,題材相似的《耶穌受難記》在發(fā)行時遇到了不小的難度,沒有大公司愿意冒險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最后,還是由曾發(fā)行過《國王不死》、《死亡幻覺》、《記憶碎片》、《鯨騎士》等片的新市場影業(yè)公司接手。正像鮑洛克所說的,吉布森的影片應(yīng)該去吸引基督徒們?nèi)ビ^看,而不是排斥他們。吉布森自己也希望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對基督徒們來說,那種感覺應(yīng)該是看著一個自己的血肉摯親被折磨了2個小時后一種讓人心痛的不能自己的感覺?!?/p>
從名字上來看本片應(yīng)該是《圣經(jīng)》中一段情節(jié)的藝術(shù)化再現(xiàn),但事實上梅爾·吉布森將其拍成了一部動作片。影片中的刑罰場面讓人震撼,耶穌的面部被打得血肉模糊,看過之后你就永遠無法忘記受難的耶穌。吉布森希望影片中的一切細節(jié)都盡可能真實地還原人們心目中的那段歷史,片中的配音就使用了兩種已經(jīng)失傳很久的語言:亞拉姆語和拉丁語,梅爾·吉布森甚至不想為這部幾乎沒人能夠聽懂的影片配上字幕,不過這畢竟是一個不太現(xiàn)實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