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很多勵志書是不可讀的。所謂“勵志”,其實就是引誘你去做某種事情,如果話說得循循善誘倒也罷了,遺憾的是在這種書中常常充滿了陳詞濫調(diào),充滿了一些寡淡無味的說教。不過,凡事皆有例外,比如我手上的這本《海鷗喬納森》就應(yīng)該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鷗喬納森》的不同之處首先在于它并不是一部單純的勵志書,而是將說教巧妙融入了一個頗有意思的童話故事之中,寓教于樂,寓樂于教,將讀者帶入了透明的快樂和幻想的境界,無形中就產(chǎn)生了一種非同尋常的閱讀效果。
《海鷗喬納森》的故事情節(jié)非常簡單,它講述了一只名為喬納森的海鷗不甘心自己庸常的命運,在生活中不斷追求盡善盡美的過程。這是一只標(biāo)新立異的水鳥,它與那些“只滿足于簡單地飛到岸邊覓取食物”,并且“想方設(shè)法盡可能延長壽命”的海鷗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它既無法忍受集體的平庸,也不為集體所認同。它認為“海鷗天生就應(yīng)該飛翔,自由是生命的本質(zhì),任何妨礙自由的東西都該擯棄,不管什么形式的限制,宗教或是迷信都應(yīng)該拋開?!彼寡宰约旱纳钅康木褪菫榱恕皩ふ彝昝?,并且展示它?!彼?,飛翔對于喬納森并非是簡單的生存技能,或是借以謀生的手段,它在事實上已經(jīng)成為喬納森生命中一種純粹的快樂。當(dāng)然,有所獲取也就有所付出,先行者注定要忍受孤獨,海鷗喬納森在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過程中曾經(jīng)被逐出鷗群,也曾經(jīng)遭受過各種饑寒交迫的摧折,但它還是經(jīng)受了種種考驗,并因此越飛越高,視野也變得越來越開闊,以至最終成為一只超凡脫俗、出類拔萃的海鷗——這正是命運對喬納森最好的回報。
臺灣作家林清玄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徹底務(wù)實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個只知道名利實務(wù)的社會,則是僵化的庸俗社會?!焙茱@然,他是在告訴我們僅僅為謀生而活著的只能是行尸走肉,生命除了滿足最基本的需要之外,一定還有更高的目標(biāo),一定還有更高的追求。那么,究竟怎樣活著才算不枉活一生呢?究竟怎樣的生命才算是最有意義的生命呢?請讀讀《海鷗喬納森》吧,它會給你一個完美的答案。
《海鷗喬納森》[美]理查德·巴赫 著,郭暉 譯 南海出版公司 2004.4 定價: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