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先生的《人生十論》絕對不是一本適合“速讀”的書,捧讀該書首先需要靜心、凝神,最好是在晚上睡覺以前,倚在床側(cè),每天翻閱幾頁,慢慢品味、靜靜思索,然后才有所得。
錢穆先生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國學大師”,“中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國學大師”。從學術(shù)主張上講,他是個崇尊儒家的“國粹派”。他一生淡泊名利,虛心向?qū)W,具有人格與學術(shù)的雙重魅力。收錄本書中的篇章分別作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是先生討論人生問題的隨筆和講演辭。共分三輯,分別是“人生十論”、“人生三步驟”、“中國人生哲學”。
翻開《人生十論》,讀之猶如聆聽先生的講話,語氣柔和平淡,循循善誘,古今中外的典籍娓娓道來。也許今天的年輕人會覺得他“古董”了點,但無論處世還是向?qū)W,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的人都可在先生的“十論”中獲益。在《人生的路向》一章里,先生開篇說道:“人生只是一個向往,我們不能想像一個沒有向往的人生”。然后,先生分別從宗教、科學的角度,通過對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對比,探討人生向往的意義。在《如何解脫人生之痛苦》里,先生一針見血指出:“今試問人生何以有苦痛?殆緣人生本屬有限。舉其大者,人生有兩大限:一為人我之限,一為生死之限。人生一切苦痛,則全從此兩大限生。”接下來,先生對痛苦的起源、表現(xiàn)與解脫進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讓我們對生與死、痛與樂,乃至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們可以看到,先生每每提出一個論題,他都會緊緊圍繞中心旁征博引,從歷史、宗教、中西方文化的角度作闡釋,并且不輕易地下結(jié)論,而是把結(jié)論留給讀者去思索。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部書絕對不是一本“教訓”人的書,而只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和理解。
《人生十論》最初匯編成書是在1955年,如今已經(jīng)半個世紀過去了,然而,我們今天讀來,除了感覺書中個別詞句語法已不合今天的習慣之外,仍沒有太多過時之感。捧讀該書,我們不禁感慨于先生的博學多識。先生對宗教、禪道、歷史、藝術(shù)等知識的熟稔,使得他的文章豐厚有趣,讀來饒有趣味。先生巧妙地用一則則宗教故事或者禪意小品,代替枯燥的哲學說教,常使文章增色不少。
知識的淵博與思想的深邃結(jié)合在一起,成為該書的一個特色。對于年輕人而言,《人生十論》恰如一席豐富的盛宴,這是一位文化老人精心烹制的一席盛宴,它讓我們品嘗、感受什么是人生的酸甜苦辣,它還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和快樂的根源。
《人生十論》 錢穆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 定價: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