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堪稱“海南第一奇案”的“億萬富翁一夜被剝奪財產(chǎn)案”在??谑兄屑壏ㄔ阂粚忛_庭。??谑袡z察院指控被告黃漢民誣告陷害和職務侵占兩項罪名,黃當庭否認控罪。庭審耗時整整兩天,法庭未當庭宣判。
此案堪稱奇案,在于案情之180度大逆轉(zhuǎn)出人意料,極具戲劇性:在此案立案前兩年的2000年11月,海口市公安局正是根據(jù)黃的舉報,對“億萬富翁”唐氏夫婦(唐開興與蔡寶銀)涉嫌職務侵占罪立案。之后不久,黃氏全面接管海南海洋資源集團等一系列公司的上億資產(chǎn)。僅兩年后的2002年12月,??谑泄簿钟殖废剖戏驄D案,同天對黃以涉嫌誣告陷害罪立案偵查。
此案關鍵,在于黃是否擁有上述公司產(chǎn)權。2000年底??诠矠辄S出具相關證明,令黃得以在工商部門變更公司股權并據(jù)為己有的依據(jù),正是其提出是公司注冊股東、法定代表人,擁有上述公司全部產(chǎn)權。而此番??跈z方以兩項罪名起訴黃氏,其依據(jù)則是其完全不具產(chǎn)權,并直指當年海口公安非法辦案。
《財經(jīng)》獲悉,因此案案情復雜,影響極大,海南省及中央高層皆予以高度關注,且有數(shù)位中央領導人對此案作出批示。一審庭審更是進行了全程錄像,允許記者參加,以示公正審理,合法判決。
奇案根由
“海南第一奇案”之根由,在于黃漢民與唐氏夫婦相關企業(yè)的產(chǎn)權之爭。而億萬資產(chǎn)的源頭,則始于1993年初成立的一個注冊資本百萬元的小公司。
1993年4月20日,蔡寶銀與其姐夫鄭李貴在??谑泻匣锍闪⑿亲鶎崢I(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座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雙方各占50%股份,法定代表人為鄭李貴。
1996年1月,星座公司變更登記為新大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大洋公司)。更名之外,公司股東也有變化:蔡所持50%股份被轉(zhuǎn)讓給黃漢民,另一股東鄭李貴的50%股權不變,法定代表人改由黃漢民擔任。這是黃的名字首次在與唐氏夫婦相關的企業(yè)中亮相。
1996年9月,新大洋公司再次變更登記。工商資料顯示,其注冊資本由100萬元增至600萬元。股權結(jié)構(gòu)也有變化:鄭李貴持360萬股,占股60%;黃漢民持240萬股,占股40%。法定代表人仍為黃氏。
1997年9月,海南海南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洋資源集團)注冊成立。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新大洋公司占股90%,與唐氏夫婦相關的另一家公司海南港灣石油公司占股10%。法定代表人為黃漢民。
當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在海南周邊海域開發(fā)了一塊油氣田。該油氣田的產(chǎn)出之一,即為凝析油。凝析油是開采天然氣時的一種伴生油,通過加工可分解出多種化工原料。
而新大洋公司在1996年之更名與增資,以及海洋資源集團的成立,正與這塊油氣田的開發(fā)密切相關。當年,新大洋公司的首要業(yè)務,即是與中海油下屬的中海石油銷售湛江公司合作,為該公司運輸上述油氣田出產(chǎn)的凝析油。僅過數(shù)月,新大洋公司又將中海石油銷售湛江分公司的凝析油貿(mào)易業(yè)務承接下來。買進賣出之間的利潤,較之以前單純運輸所獲的利潤,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1997年,70年代畢業(yè)于原湛江水產(chǎn)學院的唐開興辭去上市公司海南南洋船務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之職,下海經(jīng)營新大洋公司。當年,新大洋公司即籌劃建廠加工凝析油,以賺取更大利潤。
1998年,投資930萬元興建的海灣石油精細化工廠在海南省澄邁縣建成投產(chǎn)。該廠專事天然氣凝析油精細加工。
工廠投產(chǎn)當年,海洋資源集團與中海油旗下的中海石油銷售湛江公司,合作成立海南中海油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氣公司),并將海灣石油精細化工廠并入合作公司。中海油氣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合作雙方各占一半股權。法定代表人是中海油方面派出的陳忠保,總經(jīng)理則是唐開興。
中海油氣公司成立當年,因有中海油的“國資背景”,其核心企業(yè)海灣石油精細化工廠得以大量加工凝析油,獲利豐厚。
2000年8月,新大洋公司再度變更登記。注冊資本仍為600萬元,但股東結(jié)構(gòu)發(fā)生重大改變:原第一大股東鄭李貴的60%股份改至新大洋實業(yè)有限公司名下,后者為唐氏夫婦所注冊之公司;原第二大股東黃漢民的40%股份被“轉(zhuǎn)讓”給蔡寶銀。法定代表人變更為王隆廣——王乃唐開興主持南洋船務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時的舊部。
新大洋的此次變更,意味著黃漢民完全出局——黃既喪失在新大洋的40%股份,也即喪失了在海洋資源集團的所有股份,也喪失了在有著“國資背景”的獲利甚豐的中海油氣公司的一切權益。
黃的驟然出局,其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詳情至今不得被外界所知。但日后被廣泛關注的“海南第一奇案”,也正由此于2000年8月后拉開了撲朔迷離的大幕。
億萬資產(chǎn)易主
2000年8月之后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根據(jù)控方對黃漢民的指控,2000年10月26日,黃以英浩柬埔寨(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浩公司)及其本人名義,向??谑泄簿峙e報稱:1993年初,黃口頭委托唐氏夫婦為其籌建星座公司。當年6月,黃向星座公司匯入157.82萬元作為注冊資本和開辦費用,因此擁有對該公司的全部產(chǎn)權。1996年星座公司變更為新大洋公司并增資至600萬元,黃先后匯入320萬元、110萬元和554.2320萬元,作為注冊資本和投資,因此其擁有新大洋公司的全部產(chǎn)權。2000年8月,經(jīng)唐、蔡等人操縱,新大洋公司以一系列偽造文件進行非法變更登記,令黃喪失在該公司的全部股份。
起訴書中所說的英浩公司,據(jù)公訴人在法庭上出示的證人證言表明,系上海人丁某在柬埔寨注冊的公司,并“在海南省××廳的配合下開展經(jīng)營”。這一證言出自證人楊新瑞之口,而楊正是當年與黃共同向??诠才e報的人。
楊和英浩公司是何關系?楊在2002年底接受海口市公安局詢問時稱:“英浩公司是我在海南省××廳和上海丁某之間牽線成立的?!?/p>
黃、楊二人向??谑泄簿峙e報后發(fā)生了什么?蔡寶銀接受采訪時稱:2000年11月17日,蔡被??谑泄簿謧饔?。在公安局內(nèi),有自稱××機關的人恐嚇蔡說:“我是××的人,黃漢民的錢是××機關的錢,你侵占黃的財產(chǎn),就是侵占國有資產(chǎn)?!?/p>
蔡寶銀還稱,當年??诠矊ζ淞競刹?,主事者是時任海口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的豐凱。直至2002年夏豐凱“倒臺”后,蔡才敢回海南向??谑泄簿稚暝V。
據(jù)《財經(jīng)》查實,豐凱自2001年7月后任??谑泄簿指本珠L,主管刑偵、經(jīng)偵工作。2003年1月,豐涉嫌受賄罪及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被逮捕,2004年初被海南中級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但法院對其罪行的認定,并無任何涉及當年對蔡等人偵查立案的內(nèi)容。
蔡寶銀還告訴《財經(jīng)》,2000年11月17日她被傳訊后,于19日被關押到看守所。關押期間,蔡向其公司財務人員打電話,指示將公司所有賬目交出。
喪失一切財產(chǎn)的蔡寶銀于當年12月離開??陲w赴廣東,其時的身份仍是被監(jiān)視居住者。此前,唐開興以“逃犯”之身已抵廣東。此后直至2002年夏豐凱“倒臺”,蔡未敢再踏瓊島一步,唐雖數(shù)次返回海南,也因惶恐而不敢久留。
??跈z方在起訴書中陳述:“2000年11月19日,海口市公安局以涉嫌職務侵占罪對唐開興、蔡寶銀、王隆廣立案偵查,隨后決定對三人刑事拘留,將蔡……關押于??谑械谝豢词厮ㄍ?2月6日對蔡寶銀變更強制措施為監(jiān)視居住……對唐開興抓捕未果)。此后,黃利用工商登記資料上其身份為新大洋石油公司和海洋資源集團法定代表人的便利,接管了新大洋石油公司和海洋資源集團及其子公司,并到工商部門將上述公司的股權和法定代表人實際變更到自己名下……從而侵占了新大洋石油公司、海洋資源集團及其子公司的全部資產(chǎn)?!?/p>
2000年年底,新大洋公司、海洋資源集團及其子公司的全部資產(chǎn)價值多少?據(jù)唐氏夫婦向《財經(jīng)》表示,黃全面接管公司時,上述公司共有現(xiàn)金6340萬元,庫存油1.58萬噸,此外還有一份重要的油料合同。黃接管后,自2000年底至2002年底執(zhí)掌公司期間,首先將6340萬元現(xiàn)金占為己有,然后將庫存油賣出套現(xiàn)3360萬元,又將油料合同轉(zhuǎn)讓獲利1254萬元,并自行分紅1060萬元。以上總計為1.2億余元。與此同時,上述企業(yè)的核心部分——中海油氣公司已成為海南省知名企業(yè),年利潤數(shù)千萬元?!艾F(xiàn)在出三個億都買不到?!辈虒氥y說。
據(jù)公訴人出具的海南華宇會計師事務所的司法鑒定報告,截至2000年11月黃接管之時,新大洋公司、海洋資源集團等六家有財務資料的企業(yè),其所有者權益總額為5612.45萬元。因此,起訴書指控黃侵占財產(chǎn)逾5000萬元之巨。
2000年11月以后,海洋資源集團占股50%的企業(yè)——中海油氣公司仍在繼續(xù)生產(chǎn)經(jīng)營。由于原總經(jīng)理唐開興“潛逃”,合作一方的中海石油銷售湛江公司派人擔任了總經(jīng)理,合作另一方的海洋資源集團也派出一人出任副總經(jīng)理,此人正是楊新瑞。次年7月,楊正式出任中海油氣公司總經(jīng)理。
公開資料顯示,中海油氣公司曾當選2002年度海南省工業(yè)50強工業(yè)企業(yè),名列第11名。2002年該公司銷售額近4億元。而2000年底之后,黃漢民已全部控股海洋資源集團,以后者在中海油氣公司占股50%計,黃在接管企業(yè)后獲利之豐,顯而易見。
兩年后,一切全部逆轉(zhuǎn),包括億萬財富和人的命運。
罪與非罪
在接到蔡寶銀等人的申訴材料后,??谑泄簿钟?002年12月20日撤消了2000年底對蔡、唐等人涉嫌職務侵占的立案,并于當天以涉嫌誣告陷害罪對黃漢民立案偵查。當天,黃被海口市公安局監(jiān)視居住,2003年1月被正式逮捕。
海口市公安局自2000年對黃立案偵查,偵查時間長達一年,期間兩次向??谑袡z察院移交起訴,均因證據(jù)不足而被退回作補充偵查。
2004年4月22日,??谑袡z察院正式對黃漢民起訴。5月13日,??谑兄屑壏ㄔ洪_庭審理。
庭審當天,??诹胰债斂?。十數(shù)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列席旁聽。
上午9時許,中等身材、一臉憔悴的黃漢民被帶上被告席。這位現(xiàn)年50歲的廣東潮汕籍老板一向在深圳、海南兩地做房地產(chǎn)生意,之前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
公訴人當即宣讀起訴書。針對黃當年的舉報,起訴書主要列舉三項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的事實:
其一、1993年6月10日,黃漢民的海南鴻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興公司)曾轉(zhuǎn)賬157.82萬元至星座公司賬戶。該款系黃付給蔡寶銀的炒股分紅,而非黃在舉報時聲稱的對星座公司的投資款。
其二、1996年2月,星座公司更名為新大洋公司,黃在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身份為虛掛。同年9月,新大洋公司增資至600萬元。但此次增資系假增資,黃在舉報時聲稱的其投資給新大洋公司的三筆款(分別為320萬元、110萬元和554.2320萬元),皆非投資款。
其三、相關司法審計報告和會計鑒定書證實,黃在舉報時所主張的157.28萬元、320萬元、110萬元和554.2320萬元投資款只是借入資金。黃在上述公司未履行出資人義務,沒有股份,亦不能享受股東的權利。
據(jù)此,起訴書認定黃完全不具備在上述公司的任何產(chǎn)權。其在2000年10月的舉報涉嫌誣告陷害罪,之后接管公司則涉嫌職務侵占罪。
但黃顯然毫不認賬。起訴書宣讀完畢后,這位50歲的房地產(chǎn)商當即以一口濃重的廣東潮汕口音向法庭表示:“起訴書不是事實。我無罪。”“星座是我的,新大洋、海洋資源集團也是我的,唐開興、蔡寶銀是替我打工的?!?/p>
原始股本之辯
罪與非罪的界限,在于公司產(chǎn)權歸誰所有。而一系列公司的源頭,正是1993年成立的星座公司。因此,誰在1993年向星座公司作原始投資就成了關鍵。而黃所主張的匯入星座公司的157.82萬元“投資款”,更是關鍵中之關鍵。
公訴人在法庭上稱,該款是黃、蔡和江鎮(zhèn)民三人合伙炒股后,黃分給蔡的分紅款。其依據(jù)首要是三人的證言。
江鎮(zhèn)民是??诓崢I(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泰公司)法人代表。1992年,昌泰公司與海南省南洋船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洋船務公司)簽訂協(xié)議,認購后者300萬股法人股。
海南南洋船務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即為南洋船務公司)在1994年1月發(fā)布的招股書顯示,1992年8月,南洋船務公司以定向募集方式吸收法人和內(nèi)部職工入股,改組成為定向募集公司。而1992年,唐開興的身份,正是南洋船務公司總經(jīng)理。
公訴人出示蔡的證言稱,1992年,經(jīng)江介紹,蔡、江、黃三人合買南洋船務300萬股法人股,購入價每股1元。由黃、江二人出資購買,蔡則提供相關炒股信息并出20萬元風險金。按黃、蔡二人的“口頭協(xié)議”,若炒股賺錢,黃則給蔡100萬股的分紅。1993年黃將上述法人股溢價賣出,按之前的“口頭協(xié)議”,蔡應獲150萬元分紅。
公訴人又出示了江的證言,證明蔡確曾提供炒股信息并出風險金,以此獲100萬股的分紅。
此外,公訴人還出示了黃在2002年底接受公安詢問時的筆錄。黃當時承認,157.82萬元其炒股獲利后給予蔡的分紅。
對此,黃漢民當庭否定,“我和蔡沒合伙炒過股,蔡的20萬元風險金是假的?!?/p>
他并表示,2002年底之所以承認是炒股分紅,是因為受到了刑訊逼供?!?002年12月公安逼供我,用兩個手銬卡住我的手,……用鞋打我。我給打了七次。我沒辦法,你想怎么記就怎么記,我連命都沒有了,還要錢干什么?他們就記了157萬是分紅?!?/p>
辯護人則表示,單憑蔡的陳述根本無法證明蔡參與炒股。而江的證言的證明力也極低,因江與黃之間目前尚有未了的債務訴訟。而黃的這些口供是刑訊逼供的產(chǎn)物,更不足以采信。撇去大量的主觀的證人證言,黃向星座公司注入157.82萬元是不爭的事實。而蔡、鄭二人在星座公司成立前注入的100萬元,卻只在帳上呆了一天即被抽逃。誰是真正的出資人,一目了然。
投資還是借款?
億萬財產(chǎn)的根源是星座公司,而財富積聚的關鍵時期,則是1996年新大洋公司成立之年。
黃在2000年10月的舉報中聲稱,其在1996年先后匯入320萬元、110萬元和554.2320萬元,作為新大洋公司的注冊資本和投資,因此擁有新大洋公司的全部產(chǎn)權。蔡寶銀沒有一分錢是以自己的名義投入的資本金。而公訴人則指上述三筆款項中的前兩筆,只是黃向新大洋公司的借款,最后一筆更是新大洋公司的自有資金。因此,黃毫無投資,完全不具產(chǎn)權。
公訴人舉證稱,320萬元是1996年5月黃代新大洋公司支付的購油款,后者已于1998年底之前陸續(xù)歸還。其依據(jù),在于海南海正會計師事務所和海南省物證鑒定中心的相關報告。報告指,該320萬元未在鴻興公司和新大洋公司賬上反映,“只能理解為雙方采取賬外借款,賬外還款的形式”。
公訴人還出示了證人證言。其中,蔡寶銀的證言稱,320萬元是1996年新大洋公司與南山電力公司做生意,沒錢,向黃漢民借的,“320萬元是口頭借款,后來都還了?!?/p>
為作進一步證明,公訴人又出示了相關書證和證人證言。這些證據(jù)表明,星座公司1996年2月變更登記為新大洋公司,將蔡名下的50%股份轉(zhuǎn)讓給黃,將法定代表人變更為黃。上述股權轉(zhuǎn)讓協(xié)議是偽造的,黃的簽名、簡歷也是蔡找人假冒的。1996年9月,新大洋公司重新登記,將原注冊資本由100萬元增至600萬元。經(jīng)查證,上述增資的有關憑證和銀行記賬單都是假冒的,新大洋公司的注冊資本仍為100萬元。公訴人據(jù)此證明,既然新大洋公司未曾真正增資,則黃打入該公司的320萬元就與增資無關,不能被視為注冊資本。
辯護人稱,既然上述320萬元未在鴻興公司和新大洋公司賬上反映,相關審計報告和會計鑒定為何能做出賬外借款和賬外還款的結(jié)論?為何不能理解為黃向新大洋公司的投資?即便該款后來又轉(zhuǎn)回鴻興公司,為何不能將其理解為關聯(lián)公司間的資金調(diào)撥?
辯護人指出,蔡寶銀、鄭李貴在2000年接受公安詢問時均提及,當年新大洋公司之運作,主要靠黃的資金投入,即有生意做時,就要黃投資。該筆320萬元的款項的流轉(zhuǎn)特點,與蔡、鄭二人的當初上述供述十分吻合。
關于110萬元款項,公訴人指該款為1996年8月30日新大洋公司向鴻興公司的借款,并于1997年7月歸還。
辯護人則指,新大洋公司借到鴻興公司110萬元后,于次日在公司記賬憑證上記入“實收資本—鴻興公司”賬。既然將該款記入實收資本,就表明了該款的資本金性質(zhì)。
關于554.2320萬元款項,公訴人指該款是1996年11月新大洋公司在代售一批汽油時,為免重復納稅,經(jīng)與黃協(xié)商,將公司的654.2320萬元分三筆轉(zhuǎn)到了黃指定的深圳賬戶。后黃扣下其中100萬元作為新大洋公司原先借其的320萬元的部分還款,余下554.2320萬元返還新大洋公司。因此,該554.2320萬元是新大洋公司的資金,與黃的投資無關。
辯護人指出,公訴人之所以作出上述認定,主要是基于蔡寶銀、唐開興等人的陳述。但這些陳述明顯缺乏真實性,無論如何,554.2320萬元確實是從黃的賬戶注入新大洋公司的。
盡管控辯雙方對上述款項性質(zhì)的認定完全不同,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1996年新大洋公司發(fā)展的關鍵之年,黃漢民與唐氏夫婦間確有巨額資金往來,顯示黃與新大洋等公司關系甚密。而無論是否虛掛,在當年的工商登記中,新大洋公司、海洋資源集團也確曾將黃列為股東及法定代表人。
對此,蔡氏夫婦接受《財經(jīng)》采訪時,一再強調(diào)星座公司、新大洋公司的所有產(chǎn)權皆歸其所有,這兩家公司及之后在其基礎上成立的一系列家族企業(yè),皆因夫婦倆白手起家、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得以形成上億元的資產(chǎn)規(guī)模。
既然是百分百的家族企業(yè),為何長期將作為外人的黃掛為公司股東和法定代表人?蔡寶銀解釋說,其家族企業(yè)一向多有家族成員參與,這些人對蔡獨掌家族財產(chǎn)素有微詞。為免家族矛盾,蔡只得將黃虛掛為公司股東和法定代表人,以免閑言。此外,唐開興當年在國企任職,其身份也不適合出任家族企業(yè)的重要職務。
對此,黃漢民的辯護律師楊若寒向《財經(jīng)》表示,上述解釋完全站不住腳。蔡等人長期將黃登記為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的做法,與黃一直是公司的實際出資人有著必然聯(lián)系,也是必然的結(jié)果。
誰的證言合法?
一審庭審中,控辯雙方對公司產(chǎn)權認定勢同水火,所舉證據(jù)也截然不同。
公訴人所舉的證人證言,幾乎全是2002年底黃漢民被立案后,??诠矊ο嚓P證人的詢問筆錄;而辯護人所舉的證人證言,則全是2000年底唐氏夫婦被立案后,??诠矊缀跏峭瑯拥淖C人的詢問筆錄。前后兩部分言詞證據(jù),因事隔兩年案情完全逆轉(zhuǎn)而迥然不同。
例如,關于黃有無向新大洋公司投資,蔡寶銀在2000年底的供述稱,她和唐開興都不曾向新大洋公司投資,投資人是黃,“我和黃有口頭協(xié)議,公司賺了錢后,我分七成,黃分三成”。再例如,關于157.82萬元的款項,蔡在2002年底的供述中將其主張為自己的炒股分紅款,而在2000年底其接受公安詢問時,則未曾提及這筆款項。
對于辯護人的上述舉證,公訴人辯駁稱,上述證據(jù)都是2000年底??谑泄簿值膫刹橘Y料。而??谑泄簿之斈暝谵k案過程中,有很多違法現(xiàn)象。如今,??谑泄簿滞ㄟ^對黃的立案偵查,已撤消對唐氏夫婦的立案,這恰恰說明當年對唐氏夫婦的立案是錯案。既然是錯案,則當年采集的證據(jù)不具合法性,不能被采信。
辯護人則針鋒相對地指出,海南省有關部門早已組成專案組,同時對2000年底的立案和2002年底的立案進行調(diào)查,但至今并無結(jié)論,因此無法證明海口公安2000年底對唐氏夫婦的立案是錯案。即使是錯案,與當年投資等重要事實也沒有關聯(lián)。
針對證人證言的合法性,辯護人進而反駁稱,公訴人在庭上出示的絕大多數(shù)證人證言都不足以采信。因為這些證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唐氏夫婦的家族成員,與唐氏家族有重大利益關系,且他們的證言在2000年底和2002年底前后矛盾。
對于公訴人出示的重要書證——數(shù)份司法審計報告和會計鑒定書,辯護人同樣表示質(zhì)疑。其援引其中一份海南華宇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稱,該報告中指“送審資料不齊全,殘缺嚴重……在補充新的財務資料,直接影響本報告鑒定結(jié)論時,要重新審計。對引用的證人證言不負任何責任,如果證人證言有變,則應重新審計鑒定?!鞭q護人據(jù)此指出,相關審計和會計鑒定只能就財務憑證做出鑒定意見,而不能以證人證言為依據(jù)。
5月17日,星期一。當晚7時,審判長宣布一審審理結(jié)束,擇日宣判。
宣布之時,暮色已降,旁聽席上蔡、黃兩家親朋吁嘆聲四起。耗時兩天,且中間跨過一個漫長周末的審理終告結(jié)束,吁嘆之聲也許只是表明暫時的放松,在法庭最終作出判決之前,無論是2000年底之后喪失一切財產(chǎn)的唐氏夫婦,還是如今深陷囹圄的黃漢民,都在忐忑不安地等待一個結(jié)果。而與二者利益休戚相關的眾多親朋及生意伙伴,也都在急切地等待這個結(jié)果。
畢竟,法院的審判將關乎逾億元資產(chǎn)的歸屬。時至今日,雖然新大洋公司、海洋資源集團的經(jīng)營已因無人主持而陷于停頓,但其直接或間接持股的中海油氣公司,卻依然在合作方的管理下正常生產(chǎn),其2003年的利潤已達5000萬元之巨。利益之大,顯而易見。
而自2000年底至今,近四年的漫長歲月里,因為太多的波折、太多的戲劇性轉(zhuǎn)變,這逾億元資產(chǎn)的價值已經(jīng)超出了財產(chǎn)本身的價值,其意義已上升至考驗司法公正、審視公權合法性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