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 2004年8月19日
Piraha是居住在巴西亞馬遜河岸的游獵部落,他們使用的計算體系里只有“1-2-許多”。
Piraha人的“1”,事實上是“大略為1”(類似于英語里面的“1或者2”),“2”指“比1多一些”(相當于英語里面的“幾個”),“許多”的對應單詞是“非常多”。哥倫比亞大學的彼得#8226;高登最近在《科學》雜志發(fā)表了一篇論文,其中對Piraha人及其計算體系進行了研究,試圖回答一個語言學問題。
這個問題由語言學家沃爾夫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沃爾夫通過對霍皮語——一種美國印第安語言的研究,提出:語言并不僅僅是影響思想,它決定了思想。
語言會影響人們所思,這一點已經無可爭議。但說到決定性作用,卻并未得到廣泛認同。
因此,高登博士花了一個月,和Piraha人呆在一起,選取其中七人,來了解他們掌握延伸數(shù)字的速度。其試驗結果支持了沃爾夫假說。
實驗使用的是熟悉的物體(比如棍子、堅果和小電池),高登博士請實驗對象執(zhí)行一系列任務。這些任務可以測試他們數(shù)數(shù)的能力。
在匹配實驗中,當面對兩個或三個物體時,參與者的表現(xiàn)相當好,但當數(shù)目增長,難度也就增加了。
在憑借記憶重復物體數(shù)量的實驗中,情況更糟糕。在這項實驗中,當物體數(shù)量增加到“許多”時,成功率降到零。畫線條的成績最壞——雖然這很可能是因為畫線不是Piraha人文化的一部分,正如處理抽象數(shù)字一樣。高登形容說,這一部分實驗都是在“呻吟和嘆息”中完成的。
Piraha人一直拒絕被主流的巴西文化同化。他們實行物物交換,不需要貨幣。當你不需要,就不必擁有。抽象數(shù)字也一樣。至少在數(shù)學領域里,沃爾夫是對的,詞匯的缺乏確實影響了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