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說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出色的詩人。
有一次,施耐庵帶著書童從浙江青田乘船順甌江而下,前往白鹿城(溫州)。在路過溫溪碼頭時,因船漏水,只好上碼頭稍事休息。這時,施耐庵見碼頭上停靠著一條朱漆雕花的舫舟,船頭還懸掛著一面大旗,上書一斗方“秦”字。聽碼頭上的人說,這是白鹿城有名的富豪秦一彪的兒子秦小虎的船,是從石門洞游覽返家,路過此地的。事有湊巧,施耐庵船上的船老大張成正好認(rèn)識秦府船上的船老大李洪,張成托李洪征得秦公子同意,讓施耐庵主仆二人登上秦家大船,同去白鹿城。
此刻秦小虎正在船艙內(nèi)和幾個花花公子一起飲酒取樂,見上船的人服飾平常,像個落魄書生,心里便大為不悅。他氣勢洶洶地說:“何處來的窮書生?坐到船后梢去?!闭f罷,船艙里幾個惡少擠眉弄眼地哈哈大笑起來。
施耐庵心中頓時升起一股怒火,加上在船后梢被太陽曬得火辣辣的十分難受,便信口吟詩一首:
岳王一失千秋恨,
利劍當(dāng)年未斬秦。
留下奸雄無賴種,
風(fēng)波江上辱詩(施)人。
秦小虎在艙內(nèi)聽了,不禁大吃一驚:“詩人?難道他是詩人?”于是,走出船艙,皮笑肉不笑地上前問道:“請問客官尊姓大名?”施耐庵答道:“不敢驚動秦公子,我乃淮上施耐庵。”
施耐庵?誰不知道他是當(dāng)今才子?他曾出任錢塘(今杭州),后棄官歸里,閉門著述。秦小虎久聞其名,便慌忙施禮道:“原來是施大人,晚生有眼不識泰山,不知貴客光臨,有失遠(yuǎn)迎,恕罪!恕罪!”說著忙請施耐庵進(jìn)艙和他的幾位酒友相見。
秦小虎心想,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jī)會,何不求他一紙墨寶,日后也好借以炫耀。他就取出文房四寶,請施耐庵題詩留念。
施耐庵并不推辭,稍加思索,即揮筆寫了一首七絕:
一船西去一船東,
順逆行駛勢不同。
寄語順風(fēng)船上客,
明朝未必是東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