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老爹老娘只是普通的農(nóng)民,家里窮得叮當響,但總能吃飽飯。
真正挨餓是在我讀初中的時候。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在河北阜城縣古城中學(xué)讀初中,住校。每天吃的是份兒飯,一頓兩個小饅頭(有時是窩頭),可以多打,叫做加餐,但是那時我們都有一個毛病:吃正餐的時候不餓,不到正餐的時候,餓勁兒卻上來了??梢韵胂瘢康酵盹埱耙粋€多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里,一堆十幾歲的小孩伢子,湊在宿舍里四處找吃的東西,那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我們個個眼睛發(fā)藍,見到誰的床鋪上有干巴饅頭、吃剩的窩頭,馬上就像惡狼一樣撲上去,即或是見到咸菜疙瘩、蘿卜條之類的,也會奮不顧身地拿來充饑。1987年冬天,我寫的稿子發(fā)表在《少年智力開發(fā)報》上,得了1塊錢稿費,我和堂弟建華跑到外面的飯館里要了10個包子,兩人狼吞虎咽,幾口就吃完了,那是我至今難忘的一幕!3年時間,基本上就是這么熬過來的?,F(xiàn)在寫來簡單,但彼時是真餓?。∪绻@一生還有什么不堪回首的往事,我覺得這一定是其中之一。那時我最大的夢想是,吃,吃個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老婆時不時拿我的個頭開玩笑:“你長得比我還矮,出門不怕人家笑話?!”我說,在長身體的時候,天天挨餓,所以底子沒打好,不過,我能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熬過來,并且娶了你這么漂亮的老婆,不是正好證明我的生存能力嗎?我怕誰笑話!
這決非虛言,飽嘗過饑餓滋味的人,他的生存底線要比別人低很多,因此回旋余地也比別人大,這樣的人能進能退,生存能力自然旺盛!
慢慢地,饑餓于我已經(jīng)成了過去式。一天下午,我正忙著手頭的工作,忽然感到肚子里有點空落。我沒往心里去,接著做自己的事。下了班,我急著去學(xué)校找自己的女友(也就是我現(xiàn)在的老婆),走到學(xué)校寬敞的路上,忽然間頭上虛汗直冒,身子癱軟。人整個兒地沒了力氣。我坐在路邊的條石上喘了好半天。那一刻,我感到生命都要停止了。后來我強打著精神,走到幾米以外的一個烤腸攤,花3元錢買了一根烤腸,三口兩口吃下去,肚子里才稍稍充實,一種劫后余生的感覺涌上心頭。饑餓,就是這樣以嚴厲的方式在向我提示它的存在。它好像在說:“別拿我不當回事,別忘了本!”
由于工作的關(guān)系,我吃飯很不規(guī)律。因此,只要有機會吃一頓,一定是饕餮一般地吃下去,所謂饑一頓,飽一頓是也!餓著的時候肚子不舒服,但吃得過飽也不舒服,總是犯困,直想躺在一個地方睡上一覺。這樣當然就影響工作成效。與一位博士談起來,沒想到他竟深有同感。他說,很多人有個誤解,勸人多吃飯似乎是恰當?shù)亩Y儀,而事實上,吃飯吃到八分飽是最合適的。八分飽時,營養(yǎng)能跟得上,除了消化系統(tǒng)需要的體力外,還有充足的體力進行工作。吃飯跟做事一樣,悠著來,有個度,不要期望一頓吃個胖子。
何勇在一首歌里唱道:“有人在減肥,有人餓死沒娘”。的確,這年頭,天天憋著減肥的人挺多,但吃不上飯的人,誰也不能說就徹底沒有了。何苦非要把自己吃到減肥的地步?那就少吃一點吧。糧食嘛,節(jié)省著點,終究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