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苦,明代人,小時家中十分貧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愁下頓。有一年,七旬老母患腹瀉,一天十幾回,若苦請來醫(yī)生醫(yī)治,但因付不起診費藥費,那醫(yī)生拂袖而去。母親肚內(nèi)空空,家中又找不出一粒糧食,若苦便挖來一些蝴蝶草、苣荬菜回來給母親熬湯,不料母親喝完后,腹瀉漸漸停止。若苦又驚又喜,原來蝴蝶草與苣荬菜能治腹瀉。從此,他愛上了醫(yī)學(xué),找來一些醫(yī)書苦讀,決心以醫(yī)病拯救貧苦患者。他學(xué)醫(yī)進步很快,不久便能醫(yī)一些小災(zāi)小病。草藥都是他翻山越嶺采來的,窮人治病,分文不收,治愈率逐漸上升,在當?shù)匾研∮忻麣?。若苦二十歲時,娶妻丁氏。妻子十分賢惠,也特別支持他從醫(yī),經(jīng)常跟他一塊兒四處采藥。
若苦二十二歲得一子,取名潤兒。為了繼續(xù)深造,若苦不遠千里,拜著名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為師。李時珍見他聰明好學(xué),人品又好,便把所有醫(yī)術(shù)傳授給他。三年后,唐若苦醫(yī)術(shù)學(xué)成,回家行醫(yī),為當?shù)匕傩蔗t(yī)治了不少疑難雜癥,深受窮苦人愛戴。
潤兒十歲時,得了一種?。焊箖?nèi)疼痛,一陣陣好似錐扎刀剜,疼起來滿炕翻滾。若苦初診為胃炎,但用藥多日不見效果;后果懷疑是胃潰瘍、胃穿孔,用藥后還是不見起色。于是他就邀來幾個同行會診。幾個同行并各開一方,用藥后不但病情未減,反而更加厲害。若苦想去找老師李時珍,可李時珍形蹤不定,難以找到。
時隔不久,潤兒在劇烈的腹痛中閉上了眼睛。若苦夫妻萬分悲痛。若苦喑自傷情,自嘆醫(yī)術(shù)淺薄。兒子到底患的什么病?就這樣糊里糊涂地將潤兒埋葬嗎?不行!他決定剖開潤兒的腹腔探個明白。
這天夜里,唐若苦安慰哭得癱軟了的妻子去休息,他守在兒子尸體旁。待到夜半子時,他脫掉兒子的衣服,用刀剖開他的腹腔仔細察看、探摸。突然,他的手觸到了一根硬棒棒的東西,他心中一驚,細細辨認,呀!原來是一根白骨,粗如飯筷,長有尺半,那白骨自左肋刺破腸胃,穿到右肋。他將白骨小心翼翼地剔了出來,擦拭干凈,收藏起來。
潤兒死亡之謎揭開了,然而若苦心中卻久久不能平靜:人吃五谷雜糧,會生百病,而百病都有百藥克之,兒子這“白骨穿腔”病癥醫(yī)書上從無記載,屬曠古奇疾,以后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人患了此癥,我可怎么醫(yī)治呢?也許是因為我讀的醫(yī)書太少了。于是他又找來扁鵲的《難經(jīng)》,華佗的《中藏經(jīng)》,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等著名醫(yī)書,逐字逐句,苦讀深研,然而卻找不到一點兒線索。
唐若苦把那根白骨折成兩段,做成一雙筷子,一日三餐用它吃飯,一是懷念兒子潤兒,二是時時提醒自己,“白骨穿腔”之方還沒發(fā)現(xiàn)。
唐若苦為窮人治病不收報酬,可是那些被治愈的患者及其家人總要感謝一番。他們有的送些米面,有的送些魚肉、點心等物,若苦若是拒收,他們就不離去,甚至跪地苦苦哀求,若苦無奈,有時就象征性地收一些。
這一天上午,唐若苦診病回來,坐在屋里翻閱醫(yī)書,忽然,鄰村黑老大笑著走了進來。他挎?zhèn)€柳籃,籃內(nèi)有幾只烏鴉。
黑老大患了絞腸痧,險些要命,是若苦親自為他診治、煎藥,他才死里逃生的,他想重謝救命恩人,可是囊中羞澀。他有一手好槍法,于是就從村北樹林子里打了幾只烏鴉來表示心意。黑老大怕若苦不收,只說了句“別看這東西長得丑,好吃著呢”,放下籃子就匆匆地跑了。
黑老大既然一片誠心,若苦只好留下。妻子立即燒水、煺毛、扒膛,不一會兒就將烏鴉收拾得干干凈凈。中午,一盆烏鴉肉擺在桌上,熱氣騰騰,香味撲鼻。若苦夫妻都沒吃過烏鴉肉,今天可要嘗嘗鮮兒了。
若苦拿著那雙白骨筷子,想挾一塊烏鴉肉,他用筷子在肉盆中翻了幾下,筷子接觸湯的部分卻軟如涼粉兒,不多時便化為湯水。若苦大驚,隨即將筷子緩緩伸入湯中,伸入多少,就化多少。若苦欣喜若狂,拍案而起,大叫:“烏鴉湯可治‘白骨穿腔’也!”